元宵節為何不是法定假期
元宵節算是春節期間最后一個比較盛大的節日了,過了今日生活秩序也就恢復以往的樣子,很多人也會選擇在正月十五回來,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那么元宵節為何不是法定假期呢?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重要的一個節日,自古上元佳節就有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習俗的傳承使得元宵節在人們心中地位頗高,但是元宵節仍然不屬于我國的法定假期。
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建議將元宵節也設立為國家法定節日,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元宵節不屬于法定假期,主要考慮到目前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不宜在增加,而元宵節距離春節較近,中秋節雖然也與國慶節相鄰,但相比之下中秋節影響更大,所以暫時沒有把元宵節列入法定假日之中,其實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學校和企業都會在元宵節當天放假。
在民間說法中龍是吉祥的象征,每到新年、元宵或者廟會都會進行舞龍表示慶祝。
龍是古人根據想象,將多種動物形象進行融合創造出來的一種形象,與鳳、龜、麒麟并成為四靈。龍的造型流暢優美,充滿力量,在傳說中掌管著人間雨露,所以和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全國各地都有龍王廟,農民會在春耕之前就祭拜龍神,祈禱這一年風調雨順。皇帝也會在干旱之年祭拜龍神,進行祈雨。
早在商朝,青銅器上具有了龍的形象,元宵節雖然在漢代就確立,但祭祀龍的儀式在這之前就已經存在。
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物放在祭祀慶典中,在祭祀的時候進行舞龍這種舞蹈,祈禱自己與龍同在,可以得到龍的庇佑。
后來人們開始用彩色的布料做成龍的身體,用長竹竿挑高,幾個人一組開始進行舞蹈的時候。祭祀的肅穆感就開始逐漸褪去,舞龍開始有了娛樂性質。
后來在新春、元宵、廟會、或者慶祝豐收的時候,都會進行舞龍,地點一般是在龍王廟,現在大多在廣場上,伴隨著鑼鼓聲龍身游走,氣勢十分壯觀。
看花燈、掛燈籠
所謂看花燈就是看燈會,里面全是由花燈所組成的,以前有這么一個傳說,天上的神仙想把下界燒了,由于善良的仙女將此消息給下界的人們說了,所以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利用燈籠,每家都掛上燈籠,這樣天上的神仙就以為人間被燒了……所以就留下了看燈會和掛燈籠這么一個習俗。
猜燈謎
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耍龍燈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所以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代表著喜慶、紅紅火火。
逛廟會
元宵節的時候都會有廟會,所謂廟會就是賣什么的都有,有娛樂表演,有燒烤,各種各樣的都有,非常熱鬧。
草莓
草莓可以治療便秘嫩白皮膚。草莓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纖維素、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C。草莓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素,足足有橙的兩倍,在幫助過年期間消化,通暢大便,降低膽固醇等方面功效極佳。內含的維生素C更可抑制黑色素,讓皮膚保持嫩白幼滑,皮膚受油膩食物影響之時,正好吃一些來補充養分,拯救肌膚。
菠蘿
菠蘿含有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同時含有維生素B1,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菠蘿的消食作用主要因其含有豐富的菠蘿蛋白酶,又稱菠蘿酵素,有類似木瓜酵素的作用,能分解蛋白質,有效地溶解脂肪,特別是能幫助肉類的蛋白質消化,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因此,春節飯后吃菠蘿更加適合。
西柚
西柚可消食去腸中惡氣。西柚營養價值非常高,蛋白質、粗纖維質、醣類、鈣質、鈉質、磷質、鐵質、維生素C及P都含量豐富。在不少減肥餐單中,都可見到西柚的蹤跡,西柚的營養價值甚高,其豐富的纖維亦有助保持腸胃暢通。而據中藥學記載,西柚有消食及去腸中惡氣之效,故能舒緩因過飽而致的腸胃不適。
獼猴桃
春節期間,大魚大肉上桌,很多人總忍不住多吃幾口,而吃過之后,往往會后悔,感覺又撐又脹。新西蘭的一項最新研究提示,吃個獼猴桃便可使上述狀況得到緩解。因為獼猴桃中特有的獼猴桃堿可以加速消化,讓吃掉的蛋白質更易被吸收。在富含蛋白質的飲食中,適當吃些獼猴桃,是促進消化、保護腸胃的有效措施。另外獼猴桃更有改善高血壓的奇妙功用,亦可有助消除疲勞。
元宵節為何不是法定假期相關文章:
元宵節為何不是法定假期





下一篇:元宵節可以作叫湯圓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