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
一個人的目標是從夢想開始的,一個人的幸福是從心態上把握的,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在行動中實現的。因為只有行動,才是滋潤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高考加油!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
一、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經典力學、相對論、量子論的主要內容
難點:認識物理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二、課前預習:
自主完成情景導學{基礎知識整合},做好課前預習
三、課堂討論
1、說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力學體系的關系。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2、物理學漫長的發展史猶如群山萬壑,令無數人仰視并傾倒的巔峰無疑當屬牛頓和愛因斯坦。那么他們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四、課堂練習
1.古語云:“潮者,據朝來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對這一自然想象作出科學解釋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 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C.普朗克的量子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 20世紀初,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光電效應問題的科學家是
A.普朗克 B.麥克斯韋 C.玻爾 D.愛因斯坦
4. 2009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華裔科學家高錕。下列有關近現代物理學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伽利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②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
③普朗克使人類認識開始深入到微觀世界 ④愛因斯坦提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2010年7月5日,歐洲航天局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下列有關物理學家普朗克的介紹,不正確的是( )
A.他是德國科學家 B.他在1900年提出量子假說
C.他的理論否定了“自然無跳躍”的原則
D.他的研究使人類對宏觀世界的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進步
6. 2006年8月24日,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式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將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發現當時是根據
A.哥白尼日心說的推算 B.牛頓力學的推算
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8.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之后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基礎貢獻是( )
A.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 B.創立了進化論 C.提出了量子論假說 D.提出了相對論
9.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繼承與發展關系的是 ( )
A.智者學派思想——人文主義思潮 B.牛頓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
C.君權神授說——社會契約論 D.羅斯福新政——二戰后西方國家經濟調整
10. 1922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主要是為了表彰他
A.深刻提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B.修正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
C.證明了空間、時間和質量都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
D.在光電效應方面的突出成就
11.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科學與近代世界》一書中寫道:“伽利略說地球是動的,太陽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則說地球是固定的,太陽是動的,而牛頓派的天文學家則采取了一種絕對空間的理論,認為地球與太陽都是動的。”作者意在說明( )
A.宗教法庭曾經熱衷于科學研究 B. 地球與太陽的運動關系難以判斷
C.科學家與宗教法庭的觀點難以調和D.科學家曾經繼承了宗教法庭的觀點
12.有一次,愛因斯坦與卓別林共同出席一個宴會,他們都受到了熱烈歡迎。卓別林對愛因斯坦開玩笑說:“大家歡迎我是因為他們都理解我,大家歡迎你是因為他們都不理解你。”卓別林所要表達的是( )
A.絕大多數人盲目歡迎愛因斯坦 B.相對論有悖于人們的常理
C.經典物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很近 D.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受人尊敬
七.4 向“距離”挑戰
一、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明概況及其對社會的影響(變化和問題)
難點:感受信息時代帶來的社會生活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加深對“科學發展和人文關懷并重”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
二、課前預習:
一、立體交通的誕生
1.立體交通誕生的背景:
(1) 的進行,使人類從蒸汽時代跨入電氣時代。
(2)19世紀70年代起,高效率的 進入推廣使用階段,推動了 、 的產生和發展。
2.19世紀末20世紀初交通運輸領域發明成就:
(1)1855年,德國工程師 和戴姆勒二人以汽油機為動力分別制成最早的 。
(2)1887年,人們把內燃機裝配到 上。
(3)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制成一架 。
3.立體交通的形成:
隨著一系列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現,人類從平面交通時代迅速步入 、 、 立體交通時代。
二、穿越大洋的電波
1. 19世紀有線電報事業的發展:
(1)1837年,美國人 發明了有線電報機。隨后,歐美各國紛紛架設電報線路。
(2)1851年,橫跨 海峽將英、法連接起來的海底電纜鋪設成功。
(3)1866年,橫跨 連接歐美兩洲的海底電纜鋪設成功。
2. 19世紀末20 世紀初電話和無線電報發展:
(1)電話:l875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 。隨后,電話通信飛速發展。
(2)無線電報:意大利人 將電磁波理論首先運用到無線電通信上。1902年.他橫跨大西洋傳送無線電信息的試驗獲得成功。1916年,他再次完成 試驗,奠定了幾乎所有現代遠距離 通信的技術基礎。
三、改變世界的網絡
1. 20世紀科技發展中,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1)20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
(2)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階段:電子管、晶體管、 和 四個階段。
2. “信息高速公路”以及中國政府舉措:
(1)互聯網的建成,使信息迅速到達各個計算機 。這種高效率的信息傳輸網絡,被稱之為“信息高速公路”。
(2)中國政府制定并開始實施規模空前的國家 網、中國 網和 建設計劃。
3.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的影響:
(1)四通八達的 大大縮小了全球空間距離,使人類進行相互間的信息交流與 、 與匯集成為可能。
(2)互聯網正在快速、高效地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三、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教材習題
四、課堂練習
二戰后,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新材料為支柱的高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和飛速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人類的生活。科技日益滲透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因素,并且歸根結底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現代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江澤民《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起來》
請回答:
(1)材料中認為二戰后改變世界面貌和人類生活的因素是什么?
(2)在目前的電子技術中,影響最廣泛的是什么?
(3)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的認識。
2020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相關文章:
2020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