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有哪些禁忌 艾灸養生注意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醫的特色療法之一,通過艾灸養生的時候,有哪些禁忌事項嗎?艾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艾灸養生注意十大禁忌,一起來了解吧。
艾灸養生注意十大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頸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同時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后,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入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于熄滅。
禁忌七: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舊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時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禁忌九: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時,或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適用于艾灸治療的病證
1、內科病證
艾灸可以治療的內科病癥包括感冒、急性細菌性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肝硬化、支氣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高血壓病、流行性出血熱、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肥胖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中風、遺傳性共濟失調、急性脊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雷諾病、紅斑性肢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不寧腿綜合征、精神分裂癥、癲癇、慢性腎炎、腎下垂、陽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癥、精液異常癥、惡性腫瘤、放射反應等。
2、外科病證
艾灸可以治療的外科病證包括急性炎癥、癤、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頸椎病、骨折、切性腰扭傷、急性乳腺炎、褥瘡、狹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關節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結核、血栓性淺靜脈炎、腹股溝斜疝、痔、直腸脫垂、輸血輸液反應、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癥等。
3、皮膚病證
艾灸可以治療的皮膚病證包括帶狀皰疹、白癜風、斑禿、銀屑病、凍瘡、神經性皮炎、尋常疣、黃褐斑、腋臭、雞眼等。
艾灸可以治療的婦產科病證包括子宮脫垂、習慣性流產、外陰白色病變、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5、兒科病證
艾灸可以治療的兒科病證包括腦積水、流行性腮腺炎、嬰幼兒腹瀉、小兒厭食癥、小兒遺尿癥等。
6、五官科病證
艾灸能夠治療的五官科病證包括近視眼、麥粒腫、單純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內耳眩暈癥、顳下頷關節紊亂癥、復發性口瘡等。
常見的艾灸方法
1、中脘灸
中脘是胃的募穴,為強壯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補后天之精的作用。灸中脘具有溫運脾陽,補中益氣的作用,臨床實踐證明,中脘灸能夠調理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補益氣血。每次灸30分鐘,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
2、足三里灸
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灸足三里穴具有溫中健脾益胃、培補后天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足三里灸能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延年益壽、改善免疫功能,對腸胃、心血管系統有顯著的調養作用。方法:隔日一次每月灸15次,或每月初一至初八(農歷)連續灸8天。
3、關元灸、氣海灸
關元又名丹田,為一身元陽之所;氣海為諸氣之海,是大補元氣、調節下焦氣機的養生保健重要穴位。灸關元、氣海能補腎陽、益精血、調沖任、行氣通瘀、散寒止痛。長期施灸可壯一身之氣,恢復虛損,調養陽氣不足、身體衰弱、怕冷乏力、遺精陽痿早泄以及月經不調等。每次灸3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隔日一次;連續灸30天為一療程,休息10-20天再灸,共灸3個療程。
4、命門灸
命門即為生命之門,是滋腎壯陽養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多用于腎氣不足、形體虛寒者,尤其是遺精陽痿早泄帶下泄瀉肢冷腹寒者效果尤佳。每次灸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連續灸3-6個月。
5、大椎灸(身柱灸、膏肓灸)
大椎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交會穴,總督一身之陽氣,為振奮陽氣強壯保健的重要穴位,能防治各種虛損和感冒等病癥,還能醒腦寧神,增強智力、調節大腦功能?,F代研究發現,大椎穴具有良好的消炎、退熱、解痙、預防感冒和增加白細胞的作用,灸大椎還能促進頭部供血,預防中風的作用。每次灸30分鐘,隔2日灸一次,每月灸15次,連續灸1-3個月。
艾灸養生禁忌相關文章:
2.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3.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艾灸養生有哪些禁忌 艾灸養生注意十大禁忌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