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艾灸的好處多
艾灸是常見的一種中醫療法,艾灸的好處有很多,艾灸可以治療很多婦科疾病,如痛經,那么經期能艾灸嗎?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經期艾灸的好處,一起來了解吧。
經期是可以艾灸的
經期有些人量比較大,那么艾灸可以活血化瘀,疏經通絡,如果此時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并且導致經量更大。
如果經量比較少,那么經期可以艾灸的,正好趁著艾灸的時候活血化瘀疏經通絡,并且排出體內的一些瘀阻,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我們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因人而異,不能肯定的說經期不能艾灸,也不能說經期肯定能艾灸,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經期艾灸有些時候會有很好的效果,借著經期排血量,可以幫助體內排污、垃圾、一些血塊等等。
艾灸治療痛經
艾灸治療痛經的方法,取中極穴(臍上一寸)和關元、氣海、三陰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時可以采用仰臥姿勢,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絨放于姜片上,點燃后施灸,如果感覺溫度過高可以稍移動一下位置,以免燙傷皮膚,而三陰交則可采用懸灸方法施灸,在月經開始的前幾天開始,月經停止后在灸數日,每個穴位灸20至30分鐘。
艾灸治痛經是通過艾葉的特有氣味與溫熱的刺激,來調整體內機能,達到緩解子宮肌肉反射性痙攣、解痙活血通絡止痛的目的。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艾灸治療月經不調
血虛血寒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后期,量少色淡或色暗有塊,質清稀,伴有小腹冷痛,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加灸陰陵泉、命門、血海、足三里。
氣郁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色紅質稠,行而不暢,有小血塊,精神郁悶,兩肋乳房脹痛,加灸氣海、命門、太沖。
腎虛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初潮較遲,經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質薄,伴有腰酸背痛,加灸腎俞、八髎穴、歸來。
閉經
逾18周歲,尚未初潮稱為原發性閉經,月經周期已經建立,再發生連續3個月以上停經的,為繼發性閉經,閉經加灸足三里、血海。
不適合做艾灸的人群
1、高血壓患者,雖然在各種專業書籍上都有灸法介紹,但是要視嚴重程度來定,比較穩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壓,再辨證取穴。
2、良性腫瘤,需要嚴格辨證。
3、惡性腫瘤,不建議艾灸,艾灸會導致熱血妄行。
4、體內有金屬埋件者,謹慎艾灸,簡單的物理原理,不再細說。
5、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6、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之人。
7、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8、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9、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艾灸注意這10個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于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
5、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后立即施灸。
6、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后,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于熄滅。
7、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8、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
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經期能艾灸相關文章:
1.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3.冬至艾灸養生方法
經期艾灸的好處多





上一篇:三伏灸有哪些好處
下一篇:艾灸治療麥粒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