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北師大版教材的內容主要是語言、文學、歷史和哲學。這些內容都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因此北師大版教材也是高等教育的基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1】獲取一年級語文、一年級數學、一年級英語電子課本資源。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一生活中的數
(一)本單元知識網絡:
(二)各課知識點:
可愛的校園(數數)
知識點:
1、按一定順序手口一致地數出每種物體的個數。
2、能用1-10各數正確地表述物體的數量。
快樂的家園(10以內數的認識)
知識點:
1、能形象理解數“1”既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集合。
2、在數數過程中認識1-10數的符號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數除了表示幾個,還可以表示第幾個,從而認識基數與序數的聯系與區別:基數表示數量的多少,序數表示數量的順序。
玩具(1~5的認識與書寫)
知識點:
1、能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
2、會正確書寫1-5的數字。
小貓釣魚(0的認識)
知識點:
1、認識“0”的產生,理解“0”的含義,0即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和分界點。
2、學會讀、寫“0”。
文具(6~10的認識與書寫)
知識點:
1、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10的物體的個數。
2、會讀寫6—10的數字。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1、讀數、寫數
1讀20以內的數順數:從小到大的順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數:從大到小的順序20191817······
單數:1、3、5、7、9······
雙數:2、4、6、8、10······
(注:0既不是單數,也不是雙數,0是偶數。在生活中說單雙數,在數學中說奇偶數。)
2兩位數(1)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十個物體為一個整體的情況,實際上十個“1”就是一個“10”,一個“10”就是十個“1”。
如:A:11里有(1)個十和(1)個一;
11里有(11)個一。
12里
12里有(12)個一13里有(1)個十和(3)個一;
13里有(13)個一14里有(1)個十和(4)個一;
14里有(14)個一15里有(1)個十和(5)個一;
15里有(15)個一······
19里有(1)個十和(9)個一;
或者說,19里有(19)個一20里有(2)個十;
20里有(20)個一B:看數字卡片(11~20),說出卡片上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個位上的1顆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1顆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個十)
(3)先讀11、12、13、14、15、16、17、18、19、20,再寫出來。
如:14,讀作:十四,寫作:14。個位上是4,表示4個一,十位上數字是1,表示1個十。
2、比較大小和第幾
1、給數字娃娃排隊
5、6、10、3、20、17,可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也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注意做題時,寫一個數字,劃去一個,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內的兩個數,能夠用誰比誰大或誰比誰小說一句話。
如:16比15大,寫出來就是16>159比13小,寫出來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誰,比幾大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加1,比幾小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減1。
如:比5小2的數是(3),比4多3的數是(7)。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1.幫助孩子掌握數的概念。
孩子在入學前,可能會數會認20以內的數,但不等于了解這些數的實際意義。家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建立數的概念。
(1)認識一個數的數值,建立基數的概念。如“5”是一個抽象的數值,要求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說明“5”所表示的實際數量。如“國旗上面有五個五角星,每個五角星又有五個角”,“一只手有5個指頭,家里有5口人,5個蘋果……。”還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連續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長5尺的麻繩,時鐘敲了五下……。從而使孩子知道一個抽象的數可能表示的實際數量是很豐富的。
(2)認識一個數的序數,建立序數的概念。就是要認識一個數或一個物體在一個自然數列或一組物體中的位置和次序。如:應知道“7”在“6”和“8”中間;7大于6,但7小于8,訓練孩子用多種方式練習計數。首先,按自然數數列逐個出現以數軸上的點表示數,有利于對數序的理解。
同時還可以利用兒童生活實際中的數字材料讓兒童順數、倒數或嵌數。教孩子知道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叫做基數。如1個、2個、3求書、4輛車、5個茶杯……用來表示次序的數叫做序數。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輛、第五個座位……。
(3)認識數位,掌握十進制的概念。知道10以內的數是以“個”為計數單位的。認識20以內的數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進一的情況,要求孩子認識滿了十就要有一個大的新計數單位出現,即,10個“一”就是1個“十”,10個“十”就是1個“百”……掌握數位的順序和進率,這是讀數和寫數的基礎。
(4)正確的讀數和寫數。孩子第一次學習讀數和寫數,可將數字形象化,并編成兒歌:1象小棒,2象小鴨,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稱鉤。6象電燈泡。7象鐮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導孩子寫數要求嚴格掌握每個數字筆順和結構,寫得正確、勻稱、規范、迅速,不能亂畫或倒筆,區別易混的6和9、9和7,著重練習難寫的數字8和0。
(5)正確認識“0”的意義。家長如果問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會說。“0”表示一個也沒有。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不全面的。“0”還可以表示溫度,攝氏0度時,水就結冰了,能說沒有溫度嗎?“0”還可以表示起點,如:數軸和米尺的起點就用0來表示。0在1的前面。“0”還可以占住數位,少了0或多了0,數就會發生變化。
2.讓孩子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打好加、減運算的基礎。
掌握數的組成、建立數群的概念。數的組成就是說一個數由哪幾個數組成的,或一個數有幾種分法。數的組成知識是計算加、減法的基礎,兒童掌握數的組成越多,越牢固,計算的方法就越靈活,越快。
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是20以內數的計算基礎,20以內數的計算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所以說指導孩子學好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很重要的。 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熟練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決于學生對10以內的組成與分解的熟練程度。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對數的組成與分解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3.加強口算訓練,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現行教學大綱要求一年級學生要能夠熟練地口算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這說明一年級的學生口算訓練是很重要的一項訓練。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1、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一方面就是作業的按時完成, 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本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孩子必須學好,并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所以要經常性的練習。 一年級要多讓孩子借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說一說計算思路。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學期學習的一個難點,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借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系。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參照物的問題,如兩人面對面時,如何判別對面之人的左右邊。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讓學生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積極動腦思考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如在學習“10的分與合”時,在復習鋪墊的基礎上,提問:“10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引導學生一邊涂珠算一邊思考,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多問幾個“為什么”比直接告訴學生“是這樣的”要好得多。,學生在相互之間的思維撞擊中學會了知識,獲得了積極的成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