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北師大版數學知識點
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學習成功,事業才成功。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數學作為最燒腦的科目之一,需要不斷的練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數學《多邊形的面積》練習知識點
一、填空題
1.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 )和( )。
2. 2.3㎡=( )d㎡ 3200c㎡=( )d㎡
0.25㎡=( )c㎡ 6500平方米=( )公頃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都是1.4m,它的面積是( )㎡,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 )㎡。
4.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是0.3cm和0.4cm,斜邊長0.5cm,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 )c㎡。
5.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40㎡,高是40m,底是( )m。
6.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 )。
7.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32dm,那么它的邊長是( )dm,面積是( )d㎡。
8.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36㎡,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縮小到原來的3倍,得到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
9.一個梯形的上底擴大2倍,下底也擴大2倍,高不變,那么它的面積擴大( )倍。
10.設計一個面積為24平方米的三角形,底為( ),高為( )。
二、判斷題
1.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
2.兩個花園的周長相等,它們的面積也一定相等。( )
3.一個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不變,它的面積也擴大2倍。( )
4.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形狀不一定相同,但它們的面積一定相等。( )
5.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紙片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三、選擇題
1.一個平四邊形的面積是4.2c㎡,高是2cm,底是( )cm。
A.2.1 B.1.05 C.2 D.4.2
2.學校籃球場占地面積約是0.6( )
A.公頃 B.平方米 C.米 D.平方千米
3.能拼成一個長方形的是兩個完全一樣的( )三角形。
A.銳角 B.等腰 C.鈍角 D.直角
4.已知梯形的面積是45d㎡,上底是4dm,下底是6dm,它的高是( )dm。
A.9 B.4.5 C.2.25 D.45
5.等腰梯形周長是48厘米,面積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則腰長( )。
A.24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D.36厘米
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除法》知識點
一、除數是整數
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
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除得的商的哪一數位上不夠商,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
二、除數是小數
一看:看清被除數有幾位小數。
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也就是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被除數是不是整數不重要,只要擴大相同倍數就行)。
三算: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進行計算。
a÷b=c(b≠0),b=1時,a=c;b>1時,a>c;b<1時,a
三、商的近似數
求商的近似值:計算時要比保留的小數多一位。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積的近似值:計算出整個積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四、循環小數
1、循環小數的定義: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2、循環節的定義: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如5.33……循環節是3。7.14545……的循環節是45。
3、循環小數必須滿足的條件:①必須是無限小數;②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4、循環小數的記法:
①省略后面的“……”號;
②在第一個循環節首尾的數字上分別加點。
5、小數分類:可以分為無限小數和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就是無限小數中的一種。
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不一定是循環小數。
五、解決問題
應用題中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和“去尾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根據題目實際情況選擇“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五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統計與可能性
一、統計圖的分類及點
(1)條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作用: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2)拆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作用: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3)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
作用: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折線統計圖不但能反映數據(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某一項目在某一時間內的數據(量)增減變化情況.
二、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比較
相同點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的相同之處主要表現在:都是來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都可用來反映數據的一般水平;都可用來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
不同點
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定義不同
平均數: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個數所得到的商叫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2、求法不同
平均數:用所有數據相加的總和除以數據的個數,需要計算才得求出。
中位數:將數據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個數是奇數,則處于最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簡單的計算。
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不必計算就可求出。
3、個數不同
在一組數據中,平均數和中位數都具有惟一性,但眾數有時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組數據中,可能不止一個眾數,也可能沒有眾數。
4、呈現不同
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通過計算得到的,它不是數據中的原始數據。
中位數:是一個不完全“虛擬”的數。當一組數據有奇數個時,它就是該組數據排序后最中間的那個數據,是這組數據中真實存在的一個數據;但在數據個數為偶數的情況下,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它不一定與這組數據中的某個數據相等,此時的中位數就是一個虛擬的數。
眾數:是一組數據中的原數據,它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