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語文 >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

    時間: 燕純20 分享

      《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是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內容主要關于黑人種族平等。對美國甚至世界影響很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一

      【學情分析】

      西方的宗教生活,美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歷史,是學生不熟悉、不了解的,他們對美國的種族歧視、隔離政策全無感受,所以要理解作者反映的嚴酷事實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鄉鎮的學生,很難理解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因此,要想真正讀懂馬丁·路德·金演講的深遠意義,了解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的其中一篇演講詞,單元目標要求學生初步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和有關知識,所以本課也將緊扣這個目標。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本文從一百年前林肯簽署的解放黑奴宣言講起,聯系當前黑人生活的現狀,要求美國政府兌現諾言,否則將動搖國家的基礎,同時,也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爭的策略和方式,號召黑人為實現目標斗爭到底,滿懷憧憬地表達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強烈愿望。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這篇文章要抓住演講詞的特點,理清文章思路,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語言。通過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斗的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把握本文的情感線索,借助朗讀體會本文是如何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感人的。

      2、能夠以此文為例,初步歸納、掌握使演講詞具有感染力的要點。

      (二)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誦讀中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探究語言的深層含義。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領會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情實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2、學習馬丁·路德·金恪守信念、不屈不撓的崇高品質和生命不息、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本文的主題思想,體悟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獻身精神,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難點:了解黑人的歷史及現狀,了解馬丁路德金的演說的背景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前面兩個單元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愿望被賦予了壓力,前途、志向、夢想也就由然而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在古代,懷才不遇的文人,人盡其才、大顯身手是他們的夢想;精忠報國的武將,殺敵衛國,馳騁沙場是他們的夢想;在現代,企業的高層干部,利潤翻一番是他們的夢想;國家的領導,安定與繁榮是他們的夢想。臺灣作家李樂薇的夢想是有一座屬于自己的“空中樓閣”,詩人海子的夢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俄國浪漫詩人普希金的夢想是能像大海一樣自由奔放,青年毛澤東的夢想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上個世紀60年代,在美國,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金,你知道他的夢想是什么嗎?

      我們的前途尚存荊棘坎坷。可對我來說這不算什么。因為我已達至頂峰。我不會在乎。和任何人一樣,我愿意生命長久。長壽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現在不執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讓我攀登險峰。我極目遠眺。前方就是樂土。或許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讓你們知曉,我們就是將要抵達樂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雙目已看到上帝蒞臨的光芒。

      這段話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講中表達出的對追求理想的決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有人說:這位偉大的思想者是人類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顆耀眼的啟明星,他說“愛心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1963年8月28日,金率領25萬黑人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前召開集會,要求政府給予黑人自由平等權利。金在集會上即興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說。隨后在全美引起強烈反響,各地紛紛爆發了黑人民權運動。

      走近作者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美國牧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獎獲得者。(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的生日也被確定為全國假日。他不但成為本國良知的代表,也成為世界良知的代表。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顆耀眼的啟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人類。

      三、背景介紹:

      1963年8月28日, 25萬人響應馬丁路德金的號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游行,爭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權利。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前的石階,對群眾發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演說,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整體感知

      1、字詞積累:注意以下詞語讀音及意義:

      祈禱(qí dǎo) 鐐銬(liào kào) 枷鎖(jiā) 萎縮(wěi suō)  締造者(dì)

      履行(lǚ) 戳子(chuō) 侈談(chǐ)  拯救(zhěng) 磐石(pán) 心急如焚(fén) 嶄新(zhǎn)

      蛻變(tuì) 窄小(zhǎi) 贖罪(shú) 匿跡(nì)  蜿蜒(wān yán)

      駭(hài)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空頭支票(因票面金額超過存款余額或透支限額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義憤填膺(yīng)(由不義的人或者事情所激起的憤怒之情充滿胸膛)

      安之若素(對于困難危險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安然處之)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聯,比喻關系密切。

      無濟于事(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濟,對事情有益,成)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2、探究:從全文脈絡看,我有怎樣一個夢想?

      回顧: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現實:我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夢—→夢想:人人生而平等

      3、小試牛刀,看誰能答對下列問題:

      演講對象: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時間:1963年8月28日

      地點:華盛頓廣場,林肯雕像前

      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25萬人的集會上

      涉及內容:要求民主、自由、種族的平等

      演講目的: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4、結構分析: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的決心與信念。

      五、語段精讀

      (一)分析第一段

      1、 “偉大的美國人”指誰?

      林肯·A(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國總統(1861~1865),共和黨人,曾任律師,1848~1849年當選為眾議員,主張維護聯邦統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當選為總統后,南方各州相繼宣布脫離聯邦,內戰爆發。戰爭初期,曾竭力設法與南方諸州托西,遭拒絕;在群眾運動高漲和軍事失利的情況下,1862年開始采取革命措施,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戰爭成為群眾性的革命斗爭,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內戰結束時,被北南方奴隸主指使的刺殺。

      《解放黑奴宣言》:

      美國南北內戰期間,林肯總統于1862年9月22日頒布的宣言,它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成為自由人,但沒有明確廢除奴隸制,也沒有規定給黑人以土地。宣言當時受到國內外人民群眾的支持,并使戰爭形勢轉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憲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條廢除了奴隸制,但戰爭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視。

      2、為什么作者要提到林肯和《解放黑奴宣言》?

      一方面表示對政府的不滿,在另一方面昭示明眾:我們并非無理取鬧,因而我們必須奮斗。

      (二)分析第二段:(朗讀、研討、總結)

      1、這段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排比比喻

      2、三個“一百年后的今天”從哪幾個方面揭示了美國黑人的生活處境?

      揭示了黑人物質生活貧困,精神備受歧視,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的悲慘現實

      (三)分析第四段:(朗讀、研討、總結)

      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之庫里已沒有足夠的儲備。

      1、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空頭支票”是個巧妙的比喻。自從林肯總統簽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樣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現實卻如此令人失望,就象空頭支票一樣,聽起來不錯,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美國這樣一個商業社會,空頭支票的內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來作比,形象且易為人們理解。

      (四)分析第10~14段(朗讀、研討、總結)

      1、這一連串排比句式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講演的?效果如何?

      答:從生存到政治權利。這一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排比句式的誓言增加了氣勢,鼓勵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

      2、為什么要實現夢想呢?哪些段落寫到?1~5集會的原因和目的。(60字內)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美國沒有實現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美國將出現叛亂。

      3、怎樣實現夢想?段落是6~16段(40字內)

      斗爭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爭的手段:團結白人、長期堅持以徹底達到目的

      斗爭的態度:堅決、毫不退縮、徹底。

      引申:墨子曾經說過:使天下人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愛得萬民……愛人者必見愛,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1 GB3 ① 了解演講稿寫作的特點并能夠寫作演講稿。

      = 2 GB3 ② 了解馬丁·路德·金生平。

      2.能力目標:

      ①培養演講能力。

      ②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

      3.情感目標:

      ①體悟馬丁·路德·金的崇高獻身精神。

      ②自由、民主、平等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而不斷奮斗。

      二、教學重難點

      1.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并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 1 GB3 ① 情景激趣法。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教學情境。

      = 2 GB3 ② 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

      2.學法

      = 1 GB3 ① 誦讀法。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本文激情飛揚、富有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 2 GB3 ② “自主、合作、探究”法。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質疑”的精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總有一些面孔,總有一些聲音,當時空過往的時候,在人們心中留下感動的痕跡。

      也許沒有偉岸的身影,有的只是堅定的目光,但是卻能將自由與希望注入絕望者的心田;

      也許沒有動人的臉龐,有的只是布滿皺紋的滄桑,但是卻能用最無私的愛向人們詮釋什么才是天使的模樣;

      也許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發自心底細若游絲的心聲,但是卻能用他們正義的聲音,一次一次的震撼我們的心靈。

      “我有一個夢想”是馬丁.路德.金發自心底的呼喚,是二十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是劃過漫漫長夜的一道閃電。今天就讓我們借助這堂課去走進馬丁〃路德〃金,去走進他的夢想!

      (二)背景簡介

      這篇文章寫于1963年8月28日,這一天在美國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這天,美國25萬人在華盛頓集會,浩浩蕩蕩的從華盛頓紀念碑出發,分兩路游行到林肯紀念堂前。在林肯紀念堂前,一位30多歲的黑人漢子, 站在高高的石階上演講,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己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此文《我有一個夢想》的誕生。

      (三)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1929年出生于美國一黑人家庭,19歲大學畢業。26歲獲得博士學位。此后他積極參加和領導美國黑人的民權運動。

      1956年他組織黑人進行抵制公共汽車歧視黑人的斗爭。全城5萬黑人拒乘公共汽車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實施種族隔離為違法。

      1963年8月他率領25萬人向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自由進軍”,并發表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他一生三次被捕,三次遇刺。

      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

      1968年,遇刺身亡,終年39歲。

      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金的誕辰為1月15日)為全國紀念日。

      (四)、合作探究,質疑解惑

      (1)本文的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 題眼是哪個詞?

      “夢想”!

      (2.)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正面描述夢想的段落。

      17—25段

      (3)既然這些段落就已經正面描述了夢想的內容,那么1-16段,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不能,

      介紹背景,在情感上作鋪墊

      (4)下面讓我們進行小組討論,在1-16段中最為打動你的句子、段落,反復朗讀,了解其中所表達的內容,品味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預設:

      第一段:運用比喻,形象的點名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偉大意義。

      第二段:“然而”筆鋒陡轉,揭示了黑人的生存狀況

      物質生活貧困;精神生活備受歧視;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

      情感—痛苦(板書)

      (出示幻燈片“黑奴貿易和黑奴受壓迫的生活”)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三

      一、內容及其解析

      內容:《我有一個夢想》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

      解析:本文是高一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的第2篇課文,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澎湃的演講詞。

      二、目標及其解析

      目標:1、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2、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解析:教學過程中應以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為重點。

      三、教學問題及診斷

      學生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認識不足,解決方法是課前收集查閱資料,教師也可補充一些有關資料。

      四、教學支持條件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從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提供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六、教學設計過程

      (一)、教學基本流程:

      激趣導入——誦讀——內容分析——寫法鑒賞——小結

      (二)、 相關資料

      1.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該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__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特別喜歡踢足球。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為了賺點錢,他還送報紙。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可以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就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己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花在黑人兒童身上的教育經費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通過一項閱讀測驗。

      1948年到1951年間,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深造。他畢生相信,如果人們得不到民權,那么要求社會變革則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他認為,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的權利。

      196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為法律。從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選舉權。

      由于馬丁·路德·金從事黑人解放運動的工作,所以樹敵眾多。有一次,一枚炸彈爆炸,毀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個永遠值得被所有人記住的日子,馬西·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城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2、背景簡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要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了好多傳單,傳單說:“你去上班時,請乘公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讓步,而要繼續斗爭。他的房子被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后該州首府的政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分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關進了監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待了三百四十年!”斗爭在繼續,一周后所有的監獄都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一篇演說,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己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三)、教學情境

      1、激趣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過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提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美國)。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要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現有知識,提起學生學習興趣。

      2、誦讀課文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問題1 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

      (3)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

      (4)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

      明確:(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8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的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3、內容分析

      問題2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明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顧、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義。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現狀,抨擊美國社會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己正當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一定能夠到來。

      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揭露事實”“諷刺許諾”“提出要求”“提醒當局”“講究策略”“表明決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問題3 “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夢想包含哪些內容?試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明確:(見教師用書P123)

      問題4 這篇演講為什么能激勵人心?

      明確:(見教師用書P123)

      問題5 本文在藝術上有什么特點?(提示:演講詞的特點)

      明確:演講詞為了增強語勢,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辭。用整句,如本文中“現在是……時候”構成排比,氣勢強大,情感撲面而來。多用短句,呼喚語等,富于感召力,極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問,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的一個窮困的孤島上”“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由此可見,演講詞是頗講究藝術性的。

      除了語言方面的特點,在內容方面的特點,我們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針對性、邏輯性、思想性。

      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眾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之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悟到這一點很重要,愿同學們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七、小結

      本文情感充沛,詞句優美,設喻巧妙,感召力強。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以展望美好的未來而作結。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邏輯性。整個演講詞,不僅體現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愿同學們也能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早日成材,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八、目標檢測

      1、給下列詞語注音。

      簽署( )( ) 鐐銬( )( ) 戳( )子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一語文《我有一個夢想》導讀學案

    2.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3.高一語文必修二《我有一個夢想》導學案

    4.老師精彩習作:我有一個夢想

    5.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范例五篇

    6.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我有一個夢想》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

    7.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范文5篇

    8.關于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

    9.《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稿

    10.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范文【五篇】

    4217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国产性色av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粗大挺进朋友孕妇|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免费很黄很色裸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男人j进入女人p狂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第一页|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在线免费看片a|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黄色毛片在线播放|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国产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无遮挡se |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无人区|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一欧美一区二三区性|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99热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视频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