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學習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知識點是要有坐穩“冷板凳”的毅力,七年級是學習好生物知識點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下面小編整理了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P2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對照實驗)。
4、調查步驟:①選擇調查范圍②分組③設計調查路線④歸類⑤將歸類好的資料進行整理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節 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點);厚度約為20千米。
6、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有:營養物質、陽光、水、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7、探究的步驟: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表達和交流
8、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環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生物因素[捕食關系(最常見)、競爭關系(個體)、合作關系(群體)]。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9、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指生物隨環境的改變而具有的相應特征。如秋天一些樹要落葉,水多的地方植物葉片肥厚多汁等。
10、環境能影響生物,同樣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它們可以相互影響。(具體題目具體對待,搞清誰影響誰,還是相互影響)
第四節 生態系統
11、在一定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環境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
12、食物鏈只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寫法為:生產者→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終級消費者。其中一級消費者為植食性動物,二至終級消費者為肉食性動物。(要會分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數量關系,有增就有減,有減就有增)
13、物質(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14、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為生產者數量最多。食物鏈中越往后數量越少,積累的有毒物越多。(終級消費者數量最少,毒素最多)
15、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表現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6、在生態系統示意圖中,環境與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系為:環境與生產者打雙向前頭,分解者前頭只指向環境,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要指向分解者。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7、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8、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濕地、農田、城市生態系統。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P36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19、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0、顯微鏡的結構:鏡座、鏡柱、鏡壁、反光鏡、遮光器、載物臺、壓片夾、通光孔、物鏡、轉換器、鏡筒、目鏡、細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
21、實驗室光線較暗,應使用大光圈、凹面鏡;實驗室光線較亮時,應使用小光圈、平面鏡。
2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目鏡倍數×物鏡倍數,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目越少。從目鏡內看到的像是倒像(左右倒、上下倒)。[實在不理解就把書反過來看就行了]
23、順時針(向外)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第二節 觀察植物細胞 第三節 觀察動物細胞
24、顯微鏡下的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得到。
25、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三種:切片、涂片、裝片。
26、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①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液體(清水、生理鹽水)③取材料、放置材料(葉內側、內側壁)④蓋蓋玻片(避免出現氣泡)⑤染色(一側滴,另一側吸引)
27、動植物都有的細胞結構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液泡(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有葉綠體。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P51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28、細胞中的物質有:有機物(分子較大,一般含碳)主要有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無機物(分子較小,一般不含碳)主要有水、無機鹽、氧等。
29、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的物質進入,廢物(尿素、二氧化碳)排出。
30、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線粒體是能量“發動機”,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第二節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31、受精卵內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是父母遺傳下來的,因而叫做遺傳信息。受精卵是生命的起點。
32、遺傳信息儲存在細胞核中。供核母羊提供細胞核,供卵細胞母羊提供細胞質,克隆羊像供核母羊。
33、遺傳信息的載體-DNA,DNA是一個大分子,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34、基因是DNA上的小片段?;蚩刂粕锏男誀钐卣?。
35、染色體是細胞核中的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且是成對的。多或少會引起遺傳疾病。
36、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37、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不開的的。(細胞體積的增大和數量的增多)
38、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變化最明顯。染色體數量加倍,分別進入兩個細胞中。新細胞和原細胞中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P62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39、動物細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種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組織按一定次序構成器官,并以其中一種組織為主。
40、動物的八大系統:運動、消化、呼吸、循環、神經、泌尿、內分泌、生殖系統。
41、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第二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4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43、植物細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種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能不斷產生新細胞,再重新分化形成四種組織,分生組織一般存在于芽和根尖中)
44、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第三節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45、單細胞的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線蟲。
46、草履蟲的基本結構:細胞膜(表膜)、細胞質、細胞核。還有其他結構如:纖毛、口溝、食物泡、胞肛、收集管和伸縮泡。
47、草履蟲靠吸收外界的有機物生活。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P72
48、病毒根據寄生細胞不同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49、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50、病毒對人的利處:①疫苗②以病毒治蟲③用于基因
生物的學習方法
最重要的是做題與總結
1.把做題當成積累
在做題中你會逐漸摸清哪些地方經常成為考點。尤其是大題,出題套路會比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質是”這樣字眼的題一般要答與基因、DNA有關的知識點;又如,問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為什么是單向傳遞的,要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生物是很有規律的一個學科,掌握這些??贾R點,會保證得一個中等、穩定的分數。
2.將經典的題收入記憶中
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并不難,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但出題人往往會將學生在不同階段學到的知識歸納,找出其共性進行考察,這樣就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性,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種題一般為選擇題。例如:問:下列哪個細胞器可以產生水?然后列出了如下細胞器: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溶酶體、液泡等等,A、B、C、D四個選項分別包含了上述細胞器中的幾種,需要學生動用之前學過的所有關于細胞器內的反應的知識點:在學蛋白質時,學了脫水縮合可以產生水,場所:核糖體;在學細胞呼吸時,學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時會產生水,場所:線粒體內膜,所以答案為:線粒體、核糖體。通過這道題,學生可以歸納出: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這就轉化成學生自己的積累了。這樣一來,做題不僅檢驗了學生知識掌握得怎么樣,還替學生歸納、總結了知識點,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所以,對經典的題適當加以記憶,會讓學生的知識網交織得更緊密,不失為沖擊高分的良策。
3.選擇兼顧速度與準度
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套題往往會包含30-40道選擇題,每道題大約分值在1-2分,但可別小瞧了選擇題,正式的高考中一個選擇要占6分,相比較而言,大題的一個空也就1-2分,所以,選擇對試卷的分數起著很大的決定性。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同學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繼續做題準確率就大大下降。對于這種情況,學生不妨嘗試此法:按從前往后的答題順序,先把考察概念、定義、識圖(甚至看一遍題就能給出答案的)的簡單題先答上,然后回頭攻克涉及分析較繁瑣、計算量較大的繁瑣題目或難題。這樣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難題卡住,造成簡單題沒時間考慮的情況。此外,記錄自己每次在選擇題上花費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爭取每次都能在速度與準確性上有所突破。
做好筆記的方法包括要做好閱讀筆記、聽講筆記、觀察筆記等。閱讀的時候要準備筆記本,做好摘要然后還要寫上出處,以備日后查找;還要在書上做好批語寫上自己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還要在原文上做好符號標記以加深理解,其中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驚嘆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學生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并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學生看完一本書后還要寫下自己對整本書的認識,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概述就行了。做好閱讀筆記后學生還要做好聽講的筆記,聽講的筆記是學生的第二個老師。上課筆記學生應該做到: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還有最后一點就是觀察筆記了,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注意前后比較和過程變化,并要抓住特征。魯迅先生說:“無論什么事,如果繼續收集資料,積累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毕嘈胖灰獙W生可以堅持不懈地做好這些筆記,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