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化學 >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測試題

    時間: 小恒20 分享

    一些重要的化學知識點,我們要把它背誦下來。然后在測試中將他們正確的寫下來是考試所需要做到的,這依賴于我們日常的學習積累。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32分)

    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酒精揮發B.蠟燭熔化C.木炭燃燒D.電燈發光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3、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支持燃燒B.化學性質比較穩定C.具有可燃性D.能供給呼吸

    4、下列物質中不能在氧氣里燃燒的是()

    A、氮氣B、木炭C、紅磷D、鐵

    5、今年春天,不同尋常的低溫導致北極上空差點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屬于()

    A.氧氣B.空氣污染物C.混合物D.稀有氣體

    6、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冒出濃烈的黑煙,放出熱量.生成黑色粉末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濺,放出熱量,生成紅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產生沒有氣味的氣體

    7、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顏色、狀態B.熔點、沸點C.氧化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

    8、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9、生活中常見的下列變化沒有氧氣參加的是()

    A.電燈發光B.動植物的新陳代謝C.食物腐爛D.金屬器皿銹蝕

    10、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B.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C.氧氣具有可燃性D.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11、實驗室里有一瓶標簽殘缺的鹽酸。為能立即確定它是否為濃鹽酸,你認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設B.查閱資料C.進行試驗D.交流討論

    12、焊接金屬時,能用作保護氣的一組氣體是()

    A、氫氣、氮氣B、氮氣、氧氣C、氫氣、氧氣D、氮氣、稀有氣體

    13、集氣瓶裝滿某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某一種:①二氧化碳②氧氣③空氣④氮氣,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滅,則該瓶氣體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4、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忘記加二氧化錳,其結果是()

    A、不放出氧氣B、放出氧氣速率慢C、放出氧氣總量會減少D、放出氧氣總量增加

    15、某市空氣質量報告:空氣污染指數為64,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空氣質量狀況為良,空氣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屬于可燃物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16、下圖為實驗室用等質量的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錳),分別制取氧氣的數據分析示意圖。下列依據圖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確的是()

    A、同時開始加熱,先收集到氧氣的是氯酸鉀

    B、用相同容積的試管制取較多量的氧氣時,宜選擇氯酸鉀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使氯酸鉀產生的氧氣質量增加

    D、反應時間較長的是高錳酸鉀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

    17.根據下列現象說明空氣中存在著某種物質,請將物質的名稱寫在空格內。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內存在著。

    (2)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會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說明空氣中有。

    (4)空氣可以用于制氮肥,說明空氣中有。

    18、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請從下列常見儀器圖示中,選擇恰當的字母序號填空:

    ABCDEFGH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②木炭燃燒時,用來夾持木炭的儀器是;③用酒精燈加熱時需要墊上石棉網的儀器是;④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用到的儀器是;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試劑的儀器是;

    ⑥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19.某同學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紅磷燃燒的現象是;

    (2)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是;

    (3)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l/5,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兩點)、

    (5)若⑶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大于l/5,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點)。

    (6)由本實驗可以推測氮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20、化學反應的程度與反應物的濃度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某實驗小組各取等質量的木炭和等質量的硫分別在容積相同的集氣瓶中燃燒。記錄如下:

    實驗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A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①木炭紅熱放熱,產生的氣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②_________

    B③硫在空氣中燃燒③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熱,產生的氣體都有刺激性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在氧氣中燃燒④________

    通過A、B兩組對比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4分)

    21、下表是空氣中的氣體成分和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含量對照表:

    氣體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其他氣體

    空氣中的氣體(﹪)78210.030.070.9

    呼出的氣體(﹪)781641.10.9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驗證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個主要操作步驟如圖(1、2、3、4)所示,請依據圖示將主要實驗操作步驟及驗證依據填入下表中的空白處:

    實驗步驟驗證依據

    1、用排水法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另收集兩瓶空氣。

    2、將澄清石灰水分別滴入盛有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根據,判斷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3、

    。根據木條燃燒情況的不同,判斷氧氣含量不同。

    4、

    。根據,判斷水含量不同。

    22、實驗室采用下圖裝置加熱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

    ①,②。

    (2)指出裝置圖中的一處錯誤是;

    這處錯誤將導致的后果是

    (3)該實驗中收集氣體的方法是,現測知用該方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凈(水蒸氣不計)的可能原因是。

    (4)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5)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導致試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要求填寫兩點)。

    (6)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氣時,其余操作不變,下列主要操作步驟中:

    ①撤出酒精燈;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把集氣瓶裝滿水倒置在水槽中;④點燃酒精燈;⑤收集氣體;⑥撤出水槽中的導管;⑦往試管中裝入高錳酸鉀固體;⑧選擇好儀器進行連接組裝;⑨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正確的順序是(用序號填空)。(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ADABCCCAACDCBBB

    二、填空題

    17、⑴O2(氧氣)⑵CO2(二氧化碳)⑶H2O(水)⑷N2(氮氣)

    18、(1)I(2)A(3)D(4)G(5)B(6)C

    19、(1)產生大量的白煙(2)瓶內的氧氣消耗完(或瓶內的氧氣濃度太低了)

    (3)水經導氣管流向集氣瓶中約1/5體積處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大約為l/5

    (4)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裝置氣密性不夠好;紅磷量不足;集氣瓶中的氧氣沒有消耗完

    (5)燃燒的紅磷剛插入集氣瓶時沒有塞緊,燃燒一段時間后再塞緊;沒有先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導氣管中的氧氣參與了反應等。

    (6)難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20、發白光碳+氧氣二氧化碳發出藍紫色火焰硫+氧氣二氧化硫

    氧氣的濃度越高,燃燒越旺,燃燒的現象越明顯

    21、石灰水變渾濁的程度不同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盛有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對其中一塊呼氣玻璃片上水蒸氣的多少

    22、(1)試管集氣瓶

    (2)試管口沒有放一小團棉花固體粉末隨氣流直入導氣管

    (3)排水法集氣瓶未裝滿水就倒立于水槽中等

    (4)防止水進入試管的熱處炸裂試管

    (5)試管外壁有水就加熱(或試管口比試管底高或沒有進行預熱就集中藥品部位加熱或試管接觸燈芯加熱等)

    (6)⑧②⑦⑨④⑤①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15?蘭州)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納米銅的性質B.C60的組成

    C.單晶硅的結構D.無人機的研發

    2(2016?安徽)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B.棉紗織布C.火藥應用D.瓷器燒制

    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發光、發熱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B.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質生成

    C.我國古代化學工藝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藥、燒制瓷器

    D.觀察物質變化時伴隨的現象,就一定能判斷有無化學變化發生

    4(2016?山東濰坊)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B.鐵釘生銹C.酒精揮發D.蠟燭燃燒

    5下列變化中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是()

    A.食鹽溶于水,火藥爆炸B.鎂帶燃燒,鐵生銹

    C.食物腐敗,電燈發光D.汽油揮發,酒精燃燒

    6汽油在空氣中燃燒時會伴隨著下列實驗現象,其中最能說明汽油燃燒是化學變化的現象是()

    A.產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熱

    C.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壁上出現小水滴

    D.將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迅速倒過來,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7李明同學在做蠟燭燃燒的探究實驗時,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他驚奇地發現蠟燭又能重新燃燒起來。由此,他大膽地做了一個推測,此白煙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棉線D.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8(2015?蘭州)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揮發性B.溶解性C.穩定性D.導電性

    9“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句話是指氧氣的()

    A.物理性質B.物理變化C.化學性質D.化學變化

    10下列能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A.量筒B.燒杯C.試管D.燃燒匙

    11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A.生活中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B.利用石油制合成纖維

    C.利用煤炭燃燒取暖

    D.用蠟燭燃燒照明

    12下列對蠟燭燃燒過程中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A.火焰分為三層B.罩在火焰上的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C.蠟燭逐漸變短D.生成了氣體二氧化碳

    13某些金屬工藝品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同學們認為它可能和鐵一樣,有磁性。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引一下”。“拿磁鐵來吸引一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假設B.交流評價C.設計實驗D.作出結論

    14根據維生素C能夠使淀粉-碘溶液藍色褪去的原理,應用右圖實驗可以測定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確的結論,實驗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控制的條件是()

    A.燒杯中溶液的體積

    B.兩個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

    C.燒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濃度

    D.膠頭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數

    15下列關于實驗方法的歸納錯誤的是()

    A.玻璃儀器都可以用作反應器

    B.給試管里的固體藥品加熱時,應先均勻加熱,再在固定部位加熱

    C.取用固體藥品可以用藥匙,有些塊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D.用過的滴管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嚴禁采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別的試劑

    16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化學實驗的順利進行。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將固體藥品直接放在托盤天平的托盤上稱量

    B.給試管中的藥品加熱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C.為了節約藥品,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應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時,仰視或俯視讀數

    17化學實驗過程中,下列對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A.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B.稀酸飛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

    C.堿液沾到皮膚上,用水沖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D.少量酸滴到實驗臺上,應用濕抹布擦凈,再用水沖洗抹布

    18(2016?山東濰坊)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聞氣體氣味B.添加酒精C.加熱液體D.滴加液體

    19(2015?湖北黃石)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體。如果將量筒舉過頭頂讀數,則讀取的體積讀數與液體實際體積相比()

    A.偏小B.偏大C.沒有影響D.與人的身高有關

    20(2016?天津)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BCD

    二、填空題(共38分)

    21(4分)(1)正確量取15mL液體,應選用下列______(填序號)量筒。

    ①20mL②50mL③10mL和5mL

    (2)某同學量取食鹽水,讀數時量筒平放在桌面上且面對刻度線,當視線仰視時讀數為

    38mL,其正確的體積數應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22(12分)選擇儀器下方的字母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1)用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2)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3)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是;

    (4)排水集氣法會用到的儀器是;

    (5)量取液體時,需要用;

    (6)少量溶液相互發生反應時,需要用。

    23(6分)給物質加熱時,應用酒精燈燈焰的部分,因為這部分溫度;用托盤天平稱量時,應把砝碼放在盤;加砝碼時,應先加質量的砝碼,砝碼要用_____夾取;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在實驗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撲蓋。

    24(4分)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鍛煉獨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斷是否刷凈的標準是。

    25(12分)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如右圖所示,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內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填字母)處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溫度。

    (2)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燒杯內壁出現,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后發現。

    結論:蠟燭燃燒以后的生成物是。

    三、實驗探究題(共22分)

    26(10分)某同學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

    ①點燃一支蠟燭,用一只燒杯倒扣在燃著的蠟燭上,蠟燭燃燒片刻后熄滅,如實驗一。

    ②再點燃蠟燭,然后吹滅,看到燭芯產生一縷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重新被引燃,如實驗二。

    ③將粗細均勻的木條水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稍加熱后觀察木條燃燒現象,如實驗三。

    (1)操作①中,蠟燭能燃燒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關于白煙的成分,有同學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煙是水蒸氣;B.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C.白煙是二氧化碳。你認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同學在做實驗一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木條處于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的外焰溫度最______________。

    27(12分)通過對我們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成分的研究,比較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所含有二氧化碳、氧氣、水蒸氣的多少,得到初步結論,并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用排水法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

    (2)向一盛空氣的集氣瓶中和一盛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盛有空氣和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

    (4)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對著其中一塊吹氣,觀察玻璃片上水蒸氣的情況,并與另一塊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作對比

    1D解析: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因此納米銅的性質、C60的組成、單晶硅的結構都是化學研究的范疇;無人機的研發不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

    2B解析:糧食釀酒的過程中有酒精等其他物質生成,此過程涉及化學變化;棉紗織布的過程中沒有其他物質產生,此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火藥在應用的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質產生,此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瓷器燒制的過程中有其他物質產生,此過程涉及化學變化。

    3D解析:物理變化也會有發光、發熱的現象,如開著的電燈;只觀察物質變化時伴隨的現象,不能判定是否發生化學變化。

    4C解析: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酒精揮發是酒精由液態變成氣態,酒精分子不斷運動到空氣中的過程,并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糧食釀酒過程中生成了酒精、鐵釘生銹的過程中生成了鐵銹(Fe2O3)、蠟燭燃燒過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三者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5C解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A中食鹽溶于水,只是物質的溶解,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是物質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B中鎂帶燃燒,鐵生銹,二者均屬于化學變化。C中食物腐敗,有其他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電燈發光屬于能量的轉化,沒有其他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D中汽油揮發,是分子間間隔大小的改變,屬于物理變化;酒精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6D解析:將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迅速倒過來,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因為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能說明汽油燃燒是化學變化。

    7D

    8C解析: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穩定性是物質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以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揮發性、溶解性、導電性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9A

    10C

    11A解析: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氣味、導電性等。A中是利用了金剛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質。

    12D解析: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且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我們觀察不到。

    13C

    14D解析:控制變量法要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本實驗測定兩種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固定淀粉-碘溶液的量,測定需要果汁的量可以求出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所以滴數是要求量,不需控制。

    15A解析:量筒是玻璃儀器,但不能用作反應器。

    16B解析: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藥品前,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干凈的、大小相同的稱量紙,稱量易潮解的或有腐蝕性的藥品時,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實驗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應放到指定容器內;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或仰視讀數都會產生誤差。

    17C解析: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8B解析:聞藥品氣味時,要用手扇,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故A正確;使用酒精燈時,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故B錯誤;加熱少量液體藥品時,使用試管,試管夾夾至距離試管口1/3處,液體的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故C正確;使用膠頭滴管時,膠頭滴管應豎直懸空于試管口正上方,下端不能伸入試管內,也不能接觸試管壁,故D正確。

    19A解析:量筒的正確讀數是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將量筒舉過頭頂讀數,相當于仰視讀數,會使讀取的體積讀數小于液體實際的體積,故A選項正確。

    20D解析: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要用酒精燈的外焰,試管夾要夾持在距試管口1/3處,試管內的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A中試管里的液體超過了試管容積的1/3,A不正確;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豎直、懸空在試管口正上方,防止污染試劑,B不正確;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試劑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標簽要向著手心,試劑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C不正確;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D正確。

    21(1)①(2)大于

    解析:為了盡可能減小誤差,選擇量筒量程時應選擇比所量液體體積稍大的量程。量筒讀數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先把量筒放平,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仰視讀數偏小,會使量得的液體體積大于讀數;而俯視讀數偏大,量得的液體體積小于讀數。

    22(1)f(2)d(3)g(4)h(5)c(6)d

    23外焰右大鑷子1/3濕抹布

    24先用洗潔精刷洗,再用水沖洗(合理即可)碗碟表面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洗干凈碗碟的標準和實驗室洗滌玻璃儀器的標準是相同的。

    25(1)外焰a外焰(2)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和水

    26(1)燒杯內有一定量的空氣(2)B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燒,石蠟能燃燒

    (3)C(4)高

    解析:(1)蠟燭能燃燒片刻的原因是燒杯內有一定量的空氣。(2)關于白煙的成分,因為白煙能燃燒,故選B,理由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燒,石蠟能燃燒。

    27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盛空氣的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盛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

    盛空氣的集氣瓶中木條燃燒無明顯變化,盛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多

    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上無明顯變化,被吹氣的玻璃片上有水霧出現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少

    解析:人呼吸時把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同時從體內帶出水蒸氣,所以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含量不同。應根據這三種氣體的性質:氧氣的助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水蒸氣遇冷能凝結成小水滴來進行實驗。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測試題相關文章:

    九年級化學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下學期化學教師工作總結

    7060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2021乱理片宅它网|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蝴蝶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hinese中国hdxxxx| 中文字幕一级片| 精品视频久久久|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网站|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色多多网站入口| 好男人在线社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1314成人网|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中午字幕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色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小雄和三个护士阅读|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小视频91|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