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二學習方法 > 八年級物理 >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人教版

    時間: 夢熒0 分享

    初中生對于八年級上冊物理的知識點都掌握了嗎?課后一定要及時總結和復習哦。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人教版,僅供參考。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人教版

    八年級(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歸納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 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 km/h;關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 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 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 聲現象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常考點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3、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2、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4、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點

    1、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2、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3、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常考點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選擇題)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溫度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常考點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化的條件:⑴ 達到熔點。⑵ 繼續吸熱。

    ② 凝固 :

    定義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 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 :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 達到凝固點。⑵ 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 點: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 液化:

    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溫度;⑵ 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作用:液化 放 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 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 熱

    ☆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干,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后寒”。

    第四章 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為什么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

    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 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 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 汽車后視鏡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于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于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混合之后為白光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混合之后為黑色

    看不見的光:紅外線, 紫外線;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 淺 是因為光從 水中斜射向 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藍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云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虛像 ,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虛像 。

    二、透鏡

    1、 名詞: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2、 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

    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倒、正 放、縮 虛、實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

    f2f 幻燈機

    uu 放大鏡

    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⑵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⑶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⑷成實像時:

    ⑸成虛像時:

    四、眼睛和眼鏡

    1、成像原理: 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

    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 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后成一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 一只雞約2k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4、測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⑵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臺上, 游碼歸零, 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橫梁平衡.具體如下:

    ①“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③“調”:調節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④“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⑤“記”:被測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 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項:A 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⑶ 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的質量B、特殊測量:液體的質量、微小質量。

    二、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 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ρ不變,m與 V成正比;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⑵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體積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質量成正比。

    5、圖象:左圖所示:ρ甲>ρ乙

    6、測體積——量筒(量杯)

    ⑴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⑵使用方法:“看”:單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臺上。“讀”: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測固體的密度:

    說明:在測不規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

    8、測液體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④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應用:

    ⑴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⑵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⑶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

    例如: 體積是 5×10-3m3 的鐵球, 測得其質量是 25kg, 試判斷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ρ 鐵=7.8×103kg/m3) 分析:利用密度判斷物體空、實心情況有下列幾種方法:

    (1)用公式ρ 物體=m/V 求物體的平均密度,若ρ 物體=ρ 物質為實心,ρ 物體<ρ 物質為空心。

    (2)用公式 V 物質=m/ρ 求出物體中含物質的體積,若 V 物質=V 實際為實心,V 物質 < V 實際為空心。

    (3)用公式 m 物質=ρ V 求出物體中含物質的質量,若 m 物質=m 實際為實心,m 物質 > m 實際為空心。

    這三種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判斷出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但如果題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體積,則用第 二種方法更簡便些。

    初二上冊物理常用公式歸納

    速度公式:

    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

    密度的公式: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千克(kg)V——體積——立方米(m3)

    重力公式:

    G——重力——牛頓(N)m——質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壓強公式:

    P——壓強——帕斯卡(Pa)F——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平方米(m2)。

    液體壓強公式:

    P——壓強——帕斯卡(Pa)h——深度——m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浮力公式: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物體浮沉條件

    功公式:

    W——功——焦耳(J)F——力——牛頓(N)S——距離——米(m)

    功率公式:

    P——功率——瓦特(W)W——功——焦耳(J)t——時間——秒(s)

    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八年級上冊物理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計44分)

    1.(山西)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人們就能聽到聲音

    B.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地球離月球的距離

    C.“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

    D.學校周圍禁止機動車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湖北黃石)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 正確的是( )

    A.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員能夠進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夠傳聲

    C.蝙蝠是靠次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

    D.古詩“少小離家 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鄉音無改”是指音調未變

    3.(杭州)與聲音傳播速度有關的是( )

    A.聲音的音調 B.聲音的響度 C.聲音的頻率 D.傳播聲音的物質

    4.(廣東深圳)“神十”上天,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進行講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王亞平說話發出聲音是因為聲帶在振動

    B. 地球上的學生 聽到王亞平的聲音是靠聲波傳回地球的

    C. 在“天宮一號”里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0×108米/秒

    D. 王亞平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頻率很高

    5.(河北廣陽區一模)有些成語來源于聲現象,以下幾個成語中,與聲音的音色相關的是(  )

    A.人聲鼎沸 B.繞梁三日 C.晨鐘暮鼓 D.聲振屋瓦

    6.(安徽)下列圖1中各項描述的實驗中,用來說 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

    7.(成都)如圖2所示,與圖中情景相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2

    8.(哈爾濱)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吉他聲是由琴弦的振動產生,并能像光一樣在真空中進行傳播

    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壓,可以彈奏出音調不同的聲音

    C.超聲波可以粉碎結石,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D.合理利用噪聲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遲發芽,以此來除掉雜草

    9.(四川 綿陽)時值仲夏,常聽見“蛙聲一片”、“聲聲蟬鳴”,有時覺得悅耳,有時又打擾我們的休息,為了減輕蛙聲和蟬鳴的影響,我們常常緊閉門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緊閉門窗是通過防止噪聲的產生來控制噪聲

    B. 戴上耳塞是通過阻斷噪聲的傳播來控制噪聲

    C. 我們能分辨蛙聲和蟬鳴,是因為它們的音調不同

    D. 蛙聲和蟬鳴都是由該動物身體的某部分振動產生的

    10.(福建漳州)下列事例中,沒有利用超聲波的是( )

    A.蝙蝠利用聲波導航 B.用聲吶探測海深 C.用B超做體檢 D.用聽診器檢查身體

    1 1.(蘭州)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低聲細語”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C.只要物體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 D.聲音只能傳播信息,不能傳播能量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2.(遼寧錦州)“中國好聲音”比賽現場,吉他手彈奏電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琴聲是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都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  減弱噪聲。

    13.(山東濟寧)小滿用手機往家里打電話。他聽出是媽媽在接電話,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不同來判斷的。媽 媽讓他說話大聲些,這是要求增大聲音的 。

    14.(集約題)學習了聲音的相關知識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揚的笛聲是空氣 產生的;

    (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 ;

    (4)如圖3所示,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由圖形可知:圖 是噪聲的波形;

    (5)在繁華鬧市區設立的噪聲監測器測定的是聲音的 (響度/音調/音色/頻率).某時刻該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58. 60的數字,這個數字的單位是 ;若此時有一輛大卡車路過此地,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將 (增大/減小);噪聲監測設備 (能/不能)減弱噪聲的強度;

    (6)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鳴喇叭”,這是在 (聲源處/傳播途中/人耳處)減弱噪聲.噪聲也是一種能源,最近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T恤衫,它能在 噪聲環境下發電,把聲能轉化為電能,為隨身攜帶的小電器及時充電。生活中聲除可以傳遞能量以外,還可傳遞 。

    三、計算題(26分)

    15.一門反坦克炮瞄準一輛坦克,開炮后經過0.6s看到炮彈在坦克上爆炸,再經過2.1s聽到爆炸的聲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遠?(2)炮彈的飛行速度多大?


    198968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69|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最新jizz欧美| 又粗又硬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玩物无删减版180分钟|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校花哭着扒开屁股浣肠漫画|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8| gav男人天堂| 日本大臿亚洲香蕉大片|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色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理论片| 香蕉网在线视频|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中文字幕丰满孑伦| 最近国语免费看|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4hu四虎永久免在线视|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啊灬啊灬啊灬岳| 黑人太粗太深了太硬受不了了| 在厨房里挺进美妇雪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