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習方法>備考資料>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

    時間: 淑娟0 分享

    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知得失;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這就闡明了歷史的最高層次的社會功能,即歷史的揭示社會發展奧秘、預示社會前進方向的獨特功能.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清朝歷史人物簡介,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一)

    林則徐

    個人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于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沒收鴉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系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

    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廣州禁煙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則徐在兩湖總督任內向道光皇帝上書言事,痛陳西方國家對我國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道光讀后深為所動,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使粵查禁鴉片。

    在廣州禁止鴉片的過程中,林則徐意識到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而且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為抗擊鴉片侵略,戰勝敵人,他進行了大量的“師夷之長技以制敵”的軍事變革實踐。林則徐在廣東一邊禁煙,一邊積極備戰,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屢敗英軍的挑釁。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擊戰的勝利。

    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查禁鴉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則徐兩廣總督職止,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煙抗英軍事斗爭共19個月。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于侵略的決心。

    虎門銷煙是我國近代史上反帝斗爭中的光輝一頁,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第一個偉大勝利,這一壯舉,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增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發配新疆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奮力抗英而聞名中外,成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為后人稱頌。但也是因為禁煙和抗英,使林則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壯的流放生活。1841年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 “從重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

    林則徐不顧年高體衰,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識。林則徐所譯資料中發現沙俄對中國的威脅,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國防思想,成為近代“防塞論”的先驅。于是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有備無患。

    林則徐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治水專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視并努力舉辦水利事業,興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運河、黃河、長江。林則徐治水注重深入實際,事必躬親,同時還重視賑災濟貧,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則徐曾著《北直水利書》。《北直水利書》除經濟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來林則徐的學生馮桂芬將《北直水利書》改編成《畿輔水利議》。在新疆期間他還領導群眾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人們為紀念他的業績,稱為“林公井”“林公車”。

    林則徐根據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結合當時沙俄脅迫清廷開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脅的嚴重性,臨終時曾大聲疾呼,告誡國人:“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當見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數百萬領土已被蠶食鯨吞,歷史證明了林則徐是正確的!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二)

    愛新覺羅·奕劻

    有道是:做官沒工夫,全靠天線粗。清末官場流行認干爹,其方法有二:一是自己認大佬為干爹,做他們的干兒子;二是讓妻女認大佬們做干爹,或者讓她們認大佬的妻、母為干娘。

    第一種情況,如盛宣懷認李鴻章為干爹,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也記載了某個戶部官員拜某太監為干爹:惠祿是戶部員外郎,拜在當朝最有權勢的一位老太監膝下做了干兒子,十分得寵,無論京外各官,要走內線的,若走了他這條門路,沒有不通的。第二種情況,如湖北巡撫胡林翼為了與湖廣總督官文拉關系,除了自己收官文之小妾為義妹、和官文結拜兄弟外,還讓自己的愛妾拜官文的太夫人為干娘。再如毓郎是民政部尚書善耆的下屬,為了巴結他,讓自己的夫人拜善耆母親為干娘,當奕劻權勢大了,他又讓自己的夫人拜奕劻的五姨太為干娘,結果在奕劻主持內閣期間當上了軍機大臣。

    在清末眾多干爹中,地位最高的干爹是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奕劻因為在庚子之亂中表現忠誠,父子追隨慈禧逃到西安,與列強交涉,列強答應不再追究對慈禧利用過“拳匪”的責任,算是立了大功,從此得到慈禧信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熏天,一言可決定官員生死,因此許多官吏都想認他做干爹,其干兒子、干女兒滿天下。在眾多的干兒子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陳夔龍、陳璧。

    陳夔龍(1857—1948)清末大臣

    陳夔龍曾娶過三任老婆,前兩個都是因病離世,最后娶的徐夫人是浙江的名門望族,上代共有7 個弟兄,盡是科第出身。門楣上有“七子登科”的匾額。這位徐夫人為人大方,禮節也十分純熟,在京城很快就同王公眷屬混得面熟,旗門子的夫人(福晉)、格格,對這南國佳人特別親近,很快,她和奕劻的三個女兒打得火熱,以姊妹稱呼,便時常在慶王府走動。慶王府奕劻的福晉看她乖巧,便認她做了干女兒,她自然就拜奕劻為干爹了。

    陳夔龍便是奕劻的干兒子兼干女婿,一時間紅得發紫。陳夔龍搜刮了大量財富后,對干爹極為恭敬,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孝敬給干爹,除了送給奕劻好幾萬兩銀子外,還有大量的綢緞、藥材、古玩等。奕劻一次假惺惺地對陳夔龍說:“太讓你費心了,以后還是節省些吧。”陳夔龍恭恭敬敬地說:“區區薄利,略表兒婿敬意,又何勞大人操心?以后大人就不要管這些小事了。”一席話說得慶親王一股暖流涌心頭,從此對他更加疼愛有加。

    陳夔龍老婆徐氏對奕劻也很會來事,常居住在奕劻府中,噓寒問暖,投其所好。奕劻上朝都是這個干女兒為他親手掛上朝珠,遇到冬天太冷,則必先將朝珠放入胸乳前捂暖好了再為干爹掛上,如此孝順的干女兒,干爹自然喜歡得不得了。陳夔龍的忠誠得到豐厚的回報,他位高權重,最后官至封疆大吏——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清朝倒臺后,由于陳夔龍在任上撈了足夠多的錢,便不問世事,任誰來請,不管是袁世凱還是蔣介石,就是不出山,在上海租界做起了悠然自在的寓公,直到1948 年逝世,享年91 歲。

    陳璧

    陳璧(1852-1928),福建閩縣人,1877年進士及第,歷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湖廣道監察御史等職務。官場未發達的時候,陳璧想送厚禮不僅囊中羞澀,何況也沒有摸到送禮的門檻。陳璧有個本家,在北京一家金店打工,混上了掌柜,便常常出入慶王府。一天,他幫陳璧出了個主意。根據事先的策劃,這位陳掌柜弄到一盒價格昂貴的珠寶、瑪瑙、翡翠、珍珠等,找了個機會送給奕劻手中,奕劻問多少錢,陳掌柜莞爾一笑說,不要錢,是他一個親戚陳璧呈獻給您的幾件小禮物。奕劻不解,素昧平生,我咋敢收他的禮物。陳經理說:“請慶王笑納,陳璧仰慕您很久了,不敢造次來訪,您老人家先收了禮物,人家才敢上門請安。”

    奕劻答應接見陳璧。陳璧想到自己宦海沉浮多年,一直坐冷板凳,孤注一擲,湊了5萬兩銀子。

    陳璧拜見奕劻時,應對極為恭順,同時獻上5萬兩銀票的敬儀,博得奕劻好感,他順勢提出想做干兒子,奕劻痛快地答應了。陳璧有了過硬的保護傘,很快升為戶部侍郎,后又升為郵傳部尚書,負責大清帝國的海運、鐵路、郵政、電報等肥差,很快便富得流油。發跡后的陳璧對立功的陳掌柜和奕劻的回報也相當豐厚。

    奕劻收了陳璧的好處,不但幫他升官發財,還救過他的命。陳璧因家事背負了人命官司,后來他向干爹求救,同時花了大筆銀子打通關節,才免除了牢獄之災。

    奕劻的兒子載振也收了一些干兒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安徽巡撫朱家寶的兒子朱綸,朱綸既然是載振的干兒子,也就是奕劻的干孫子,陳夔龍便是朱綸的姑父,于是,陳夔龍、朱家寶、載振之間便結成郎舅、兄弟的關系。

    有眾多干兒子、干女婿、干孫子供奉錢財,慶王府短短兩三年便富得流油,干兒子們每年都少不了冰敬、炭敬,干兒子進京或外放,都必須拜見慶親王,每日其門庭若市。慶王府門房僅門敬每年就要收幾十萬兩銀子,對這筆錢,奕劻也不放過,他和門房仆人按比例分成。

    1907年,剛升任首席軍機大臣的奕劻過70大壽,大辦慶典,從北京到地方的干兒子們紛紛來送禮祝壽。奕劻表面假惺惺地叫大家別送禮,但他早就秘密地備好幾個禮簿,所收的壽禮現金共計50萬兩銀子,物不下100萬兩銀子,這次祝壽,僅陳夔龍就送了6萬兩銀子的壽禮,后來因一個廣東富豪送了10萬兩,名列第一,他又補送了4萬兩銀子。奕劻的福晉等家眷在3天祝壽期,光打麻將就輸掉了30萬兩銀子。

    錢多了得想法找地方存放,清末瑞士銀行還沒有進入中國,奕劻的辦法是將錢分開存在洋人的銀行,其中有筆60萬兩銀子的存款分存在日本人在天津開設的正金銀行,后來覺得不保險,又轉存到老資格的英國匯豐銀行。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三)

    和珅是乾隆時期的第一權臣,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個貪污犯。他深受乾隆的寵幸,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他一生帝寵之深,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乾隆明知和坤驕橫跋扈,貪婪無度,卻一直將其護在羽翼之下。1799年,乾隆去世僅僅過了三天,嘉慶就宣布和坤的20條大罪狀,下令逮捕并處死和坤,這離乾隆去世才剛剛15天。

    和珅是正紅旗滿洲人,鈕枯祿氏。他的童年生活非常艱苦,三歲喪母,九歲喪父,父親雖然為官,卻只是個副都統兼三等輕車都尉。父親死后,和坤和弟弟跟著繼母生活,但他們的繼母脾氣并不好,稍有不如意動輒打罵。和珅可以說是看著繼母的臉色過活,時間久了,很有些察言觀色、與虎謀皮的本事。這為他以后升官發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和珅19歲襲了父親的三等輕車都尉,因為能說會道,且有些能力,三年后被授為三等侍衛,旋即挑補粘竿處侍衛,即管理皇帝奎輿的侍衛。當時雖是滿人的天下,不過卻崇尚儒學正統,以這樣的身份入仕,即使同是官身,也仍然是一個卑賤的差使。但這樣一份差事,卻是和坤晉身的一個臺階,因為這是一個能接觸到皇帝的工作。有一次,乾隆心血來潮,要出去走走,因為事出突然,出行的車攆等物,都沒有準備好。乾隆很生氣,厲聲喝問:“是誰之過軟?”所有人都不敢答言,唯和珅應聲答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乾隆聽此人聲音洪亮,就讓和珅出列,見他儀態清雅,不同凡俗,頓生好感。從此,記住了和坤。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被破格提拔為乾清門侍衛。這個職位通常來說,只有皇帝近臣以及權貴之后,才能獲得。和珅能擔任這一職位,就已經是一個正式的官僚了。 和珅剛當官的時候,也曾壯志凌云,一心報效國家,為民請命。他和朝中的清官一起打擊福康安、福長安等貪污官員。擔任管庫大臣的時候才26歲,一邊學習理財,一邊管理布庫,沒多久就讓庫存大增,乾隆因此越發賞識他。乾隆四十五年,海寧揭發大學士兼云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污,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寧阿、和珅和錢沫遠赴云南查辦李侍堯。和珅在此次案件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在查抄李侍堯家產的時候,卻私吞了一大份,正是這次貪墨,讓他嘗到了權、財的滋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乾隆自認文成武德,是盛世之君,因此很喜歡聽些奉承之詞。和珅做事漂亮,又善于鉆營,阿談奉承更是看家本領:乾隆咳嗽,他立即捧痰孟,乾隆按脖子,他馬上揉肩捏背。乾隆如何能不喜歡他。乾隆把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了和坤的兒子做媳婦。文武百官見和珅圣寵不衰,炙手可熱,爭相巴結。和坤開始的時候,還能堅持不收禮,可是時間長了,且已經貪過一次,也就放開了手腳。他開始拉攏皇后的侄子福長安,將他調到軍機處當助手。又在六部衙門及各省督撫大員中安插親信,讓弟弟和琳做了四川總督。各地大員見此,紛紛走和珅的門路,將他視為靠山。御史們上奏彈劫和珅貪贓枉法,可是乾隆全不理會,還和和珅說:“你我是一家人,你喜歡錢,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御史喜歡說,就隨他們說。”和珅聽了這話,愈發肆無忌憚。他掌管著國庫,以及皇帝、宗室的私產。各地向皇帝進貢的金銀珠寶,和坤都要先過一遍,好的自己留下,剩下的才送進皇宮。有一次,協辦大學士孫士毅從越南回京,正在宮門口等著皇帝召見。

    和珅從此路過,見孫士毅手上拿著件稀罕物。和珅就問是什么。孫士毅拿出來給他看,是一顆用明珠做成的鼻煙壺,有鳥蛋那么大,晶瑩剔透,很是漂亮。和坤非常喜歡,就問,“不知孫大人肯不肯割愛?”孫士毅為難地說:“若是我的,送給和大人也沒什么,可惜我在奏折中已經說了鼻煙壺的事,實在不能如此了。”和砷聽了,說:“我也只是隨口一說,你不必當真。”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誰知沒幾天,和坤邀請孫士毅去和府參觀他自己的鼻煙壺。孫士毅去了,發現和珅的那些鼻煙壺確實也都非常精致,尤其是其中一個,和自己送給皇帝的簡直一模一樣。他問和珅這是怎么回事,和珅說皇帝又把鼻煙壺轉送給他了。孫士毅聽了,不由感嘆和珅果然深受皇寵,可是后來才知道,那個鼻煙壺是和珅自己從宮里偷回來的。和珅的貪婪狂妄由此可見一斑。史稱:“乾隆中,自和相秉政后,河防日見疏懈。其任河帥者,皆出其私門,先以巨萬納其努庫,然后許之任視事,故皆利水患充斥,借以侵蝕國帑,。乾隆原本非常重視河工,可是因為和坤賣官鬻爵,將河工領事的官職給了跟他行賄的人,這樣的人上任之后,自然要把行賄的錢,盤剝出來,哪里會用心梳理河道,致使水患橫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樓諸決口,其患尤倍于昔,良可磋嘆”,“竭天下府庫之力,尚不足充其用。”

    據史料記載,和府門前,來拜見求官的能排出好幾條街,但銀錢不夠,想見到和珅,確是難如登天。山東的一個縣令,想著要是能與和珅見一面,回去之后,也能有些夸耀之詞。可是到了和府,光賄賂看門的人,就得兩千兩銀子。他見到和珅回府,在門前長跪相迎,卻不想和珅坐在轎,譏諷他說:“縣令是個什么東西,亦來叩見!”有一個張姓的守備,想要求見和坤,陜西巡撫告訴他最少也得帶上二十萬兩銀子。張守備到了和府投書求見,可是等了幾天都沒消息。他花了五千多兩才見到一個衣著華美的仆從。那仆人問他,他獻的東西是黃是白?張守備回答說,是白。仆從滿臉不屑,讓人收到外庫。原來在這個仆從看來,白銀不過是些粗貨,二十萬兩,也是小數目。張守備還以為這個仆從是和珅的心腹,誰知不過是其他奴脾驅使的下仆。“其心腹司閻,豈數千金能見顏色?”別說普通的官員想跟和珅行賄送禮,就是皇親貴戚,也常常討好和坤。皇子嘉慶即位后還得恭敬和想要承襲肅親王的爵位,先做的事就是把前門外的兩處鋪面給了和珅。 和珅除了收受賄賂,還將受賄得來的土地拿去收租,金銀用來放高利貸,以此壯大財富。他出租的土地有1260余頃,出租的房屋有1000余間。另外,在大城、新城、容城、天津、靜海、青縣、交河等地,囤積的糧食有11065石。一趕上天災人禍就拿出來高價出售,牟取暴利。除此他還有當鋪、銀號等營生。和珅家最常蓋的建筑就是裝金銀的倉庫,可是金銀財物流水般的涌進來,倉庫總也蓋不夠。

    和珅權勢滔天,貪贓枉法,不論朝中大臣眼紅還是厭惡,都想將他剿滅。和坤最大的把柄就是貪污,自然成了鏟除他的一大突破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史錢津在劉墉等人的支持下,彈劫和珅的同黨、山東巡撫國泰及布政使于易簡貪污索賄,致使庫存虧空。乾隆命和坤、劉墉往山東辦理此案,錢沫隨行。國泰被抓后,和砷雖然冒領了錢津的功勞,卻失一臂膀。乾隆五十一年御史錫寶乘和珅陪乾隆到熱河避暑之機,參奏和珅家丁劉全”服用奢侈,器具完美”,多有“逾制”,指斥其“倚勢營私”。雖然針對的是劉全,但他的最終目標無疑是和坤。可惜被和珅得了消息,等人奉旨回京查看時,劉全已經銷毀了所有“逾制”東西。和珅的家產編號有109個,其中已估價的有26個,共值銀233890萬兩。未估價還有83個,照此推算,應值8億兩有余,全部合計約值11億兩。當時滿清政府的財政,每年國庫收入是7000萬兩。也就是說,和坤20多年宰相所得的資產,抵得上整個國庫15年的全部收入。當時人們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其實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很好。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四)

    封疆大臣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周王朝將所轄區域劃分為多個行政區域或是自治區域,任命信得過的“諸侯”去治理,諸侯們在劃歸給自己的土地上,就是實質意義上的最高掌控者,后來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也就是這么來的。

    等到大一統的時代,科舉制的橫空出世,普天之下,也就莫非王臣了,在由皇帝的親自任命下,一些親信大臣成為總攬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的一方要員,也就類似于古代封疆裂土的諸侯,他們在民間也被稱作為“封疆大臣。”

    清朝時期,有著九個最高級別的封疆大臣,他們不僅掌握著所轄區域的最高權力,在朝廷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歷史的走向。而能做上這位置的人物,也都是些官場的精英人物,是當時清王朝的重臣,其中還不乏現如今都為我們熟知的歷史知名人物。

    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的正式官銜比較長:“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掌管著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區域的軍政大權。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正式設立直隸總督,苗澄成為“第一任直隸總督”,當時駐地為大名。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駐地移為保定,之后,保定一直是直隸省的政治核心所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直隸總督兼任為直隸省巡撫,權限進一步擴大。同治九年(1870年),直隸總督被授銜為北洋通商大臣,管理與外國人的通商事宜。

    曾經出任過直隸總督的都不是泛泛之輩,雍正年間的大紅人李衛就曾經三次出任直隸總督,民間傳說極多的劉墉卻是任期較短的直隸總督時間為二十天,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曾國藩也曾是直隸總督的不二人選,被譽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的李鴻章也是多次在直隸總督位置上徘徊,近代史上爭議聲不斷的袁世凱也曾任職過直隸總督。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東三省等處地方兼管三省將軍、奉天巡撫事”,主要掌控奉天(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軍政大權,駐地在奉天。因為東三省是清人的老家也是發跡的地方,這個職位名義上被看作是“疆臣之首。”

    清初時期,作為清廷的“龍興之地”,東三省自成體系,主要施行八旗駐防為主、州縣民政為輔的旗民并治政策,清末隨著游民移入,東三省的體質也逐漸向內地行政機制靠攏。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首次將原來的盛京將軍改為東三省總督,東三省正式改為行省制度。東三省總督的實權非常大,所能擁有的權限實質上已經超越了內地各省的總督。

    因為是在清末時期才設立,任職過東三省總督的只有三位:曾經做過袁世凱謀士的徐世昌,以正直清廉、勤政務實著稱的錫良,主編《清史稿》的趙爾巽。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掌管四川的軍政大權,駐地在成都。

    早先清廷在四川只設四川巡撫,未有總督。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專設四川總督,后又改為川湖總督。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又復置四川總督。乾隆十四年(1748年),清廷對金川用兵期間,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

    四川總督的位置上,也是人才濟濟,雍正朝的知名人物年羹堯,俘虜石達開的駱秉章,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 誅殺安德海的丁寶楨,還有先前提到的錫良、趙爾巽,都曾經做過四川總督。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掌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政大權。

    兩廣總督早在明代就有設置,但當時不成形,直到清朝時期才算是基本確立。清初順治年間曾在廣州設置廣東總督,兼轄廣西。康熙年間,設立過廣西總督,與廣東總督同等級別,后又被裁撤。雍正時期,廣西政務一度歸屬于云貴總督管轄,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有了兩廣總督的稱號。乾隆年間,兩廣總督遷駐廣州再也沒有變過。光緒、宣統時期,兩廣總督還兼任了廣東巡撫。

    近代英雄式人物,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兩廣總督了,而洋務派運動中的幾位代表人物張之洞、劉坤一也曾做過兩廣總督,李鴻章與他的哥哥李瀚章兄弟倆也是不賴先后做了兩廣總督,曾國藩的九弟因善于圍城被稱作“曾鐵桶”的曾國荃也不落人后做過兩廣總督。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福建、浙江二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掌控福建、浙江兩省的軍政大權。

    順治時期,先前設立過福建總督,兼轄浙江,駐地在福州,后又改為浙閩總督,兼轄福建,駐地在衢州,再之后福建、浙江兩省分開來,各自設立了總督。康熙年間,浙江總督被裁撤,福建總督兼轄浙江。雍正年間,兩省又是分分合合,變化不斷。乾隆三年(1738年),兩省再次合并,設立閩浙總督,至此成為定制。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建省,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由劉銘傳出任,并歸屬于閩浙總督管轄,閩浙總督的權限也就延伸到了福建、浙江、臺灣三省。

    在閩浙總督這個位置上,我們還是可以認出些熟人,比如說“刺馬案”的主角人物馬新貽,曾推薦過曾國藩的李鶴年,追隨過左宗棠、曾國藩的楊昌濬,傳說中慈禧太后的干兒子許應骙,協助李鴻章興辦洋務的周馥。

    陜甘總督

    陜甘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陜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掌控陜西、甘肅和伊犁三省的軍政大權。

    這個有點復雜。順治時期,曾經設立了陜西三邊總督,管的是陜西、甘肅,后來又加入了四川,改為川陜三邊總督,之后,四川又被剝離出來,改為陜西總督,還是管陜西、甘肅。康熙時期,還加入過山西,改為山陜總督,山西后來剝離后又加入四川,改為川陜甘總督,后四川也是被剝離又加入,改為陜西總督以及川陜總督。雍正時期,四川又被剝離,改為陜西總督,甘肅依然是管轄范圍內。乾隆時期,川陜曾合并,又分期,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川被剝離,陜甘總督成為定制,再也不變。

    做過川陜總督的知名人物有年羹堯、岳鐘琪,做過陜甘總督的有劉墉的老爹劉統勛,乾隆的寵臣福康安,就連左宗棠,林則徐這樣的人物,曾經也做過陜甘總督。

    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掌控湖南與湖北的軍政大權。這是個很容易混淆的稱呼,“湖廣”實際指的是兩湖,明朝時期湖南、湖北屬于湖廣省,因而他們的“老大”就要做湖廣總督,按照實際管轄范圍,最為貼切地說法,應該是叫做“兩湖總督”。

    清廷早在順治初年就設置了湖廣總督,當時駐地在武昌。康熙年間,湖廣總督曾一度被廢,后又重新設立,曾改名為湖北湖南總督。光緒時期,湖北湖南總督還兼任湖北巡撫,可以說權限還是比較大的。

    能夠任職湖廣總督的人物,也并非等閑人物,其中有著諸多知名人物,如李瀚章、李鴻章兄弟,林則徐,張之洞,趙爾巽等,不僅是在當時,對后世也是有著深遠的影響。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巡撫事”,掌控江蘇(上海也屬于其管轄范圍)、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政大權。兩江總督的所轄范圍與浙江沒什么關系,清朝初年,江蘇與安徽同屬于江南省,外加上江西,權力最高的人,稱作為兩江總督。

    順治年間,設立過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駐地在南京,后來曾改為江西總督,不久后,恢復舊制。康熙年間,兩江總督正式成為定制。雍正年間,兩江總督又被授予了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銜。道光年間,兩江總督開始兼管兩淮鹽政。同治時期,兩江總督又被授予了南洋通商大臣職位。

    兩江總督因為存在的歷史較長,任職的官員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對后世產生過重要作用的人,諸如于成龍、陶澍、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等,無一不是當時清廷中的舉足輕重人物。

    云貴總督

    云貴總督,的正式官銜“總督云南,貴州兩地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掌管云南、貴州兩省的軍政大權。

    早在順治年間,云貴總督就已經設立。康熙初年,分別設立了云南總督與貴州總督。之后,云南總督曾一度被廢除,由貴州總督兼任,再后來,康熙又恢復了云南總督。雍正年間,云貴總督又被恢復,掌控云南與貴州兩省。光緒年間,云貴總督開始兼任云南巡撫。

    出任云貴總督的官員,來頭自來也是不會小的,第一任的云貴總督即是聲譽很有爭議的洪承疇,我們所熟知的林則徐、雍正帝的心腹之一鄂爾泰、平定三藩之亂的重要功臣趙良棟、乾隆年間的大紅人福康安,參與辛酉政變的桂良等等,都曾經是做過云貴總督的位置。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五)

    郭嵩燾(1818年-1891年),乳名齡兒,學名先杞,后改名嵩燾。字伯琛,號筠仙、云仙、筠軒,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湖南湘陰城西人。唐朝大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晚清官員,湘軍創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咸豐四年(1854年)至咸豐六年(1856年)佐曾國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為蘇松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廣東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回籍,在長沙城南書院及思賢講舍講學。光緒元年(1875年),經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不久出任駐英公使,光緒四年(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于壓力稱病辭歸。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終年73歲。

    葉赫那拉·瑞麟(1809年-1874年),字澄泉,葉赫那拉氏,滿洲正藍旗人,清朝大臣。歷任太常寺少卿、內閣學士、禮部侍郎、軍機大臣、戶部侍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兩廣總督、文淵閣大學士。文生員出身,咸豐三年,入值軍機。同治五年,奉旨接替吳棠擔任兩廣總督,一任九年。十三年卒,追贈太子太保,謚文莊。有子葉赫那拉·懷塔布是清末大臣。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毛昶熙(1817年-1882年),字旭初,號鏡海。河南武陟縣人。晚清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字旭初。道光進士。咸豐十年(1860)以左副都御史銜,在籍辦團練圍攻捻軍。次年任內閣學士。同治元年(1862)隨僧格林沁在魯、豫、鄂、皖等地鎮壓捻軍,授禮部侍郎。先后調吏部、戶部,授左都御史。八年兼署工部尚書,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上行走。十一年改任吏部尚書。十三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光緒八年(1882)任兵部尚書。曾在河南陽武縣帶頭續修毛氏族譜,其譜系字輩為:“錫恩篤祐,裕慶廣淵。燕翼克紹,孝緒世傳。家聲丕振,世澤長延。

    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號鈍叟,謚勤恪,后人多尊稱其李勤恪公,合肥東鄉人(今合肥市瑤海區磨店鄉祠堂郢村人)。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與曾國藩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文安有六子,瀚章居長,鴻章居次,以下依次為鶴章、蘊章、鳳章、昭慶。有《合肥李勤恪公政書》、《李勤恪公奏議》等傳世。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

    左宗棠曾就讀于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但此后在會試中屢試不第。 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陜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

    著有《楚軍營制》,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曾國藩出生于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后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沈桂芬(1818~1880年)字經笙,又字小山,順天宛平人,祖籍江蘇吳江。晚清洋務運動中央主要負責人之一。道光二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咸豐七年,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同治二年(1863年),署山西巡撫,嚴禁種植罌粟。六年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九年遷兵部尚書,十一年加太子少保。光緒六年,卒,贈太子太傅,謚文定,入祀賢良祠。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漢族,字慰亭,號容庵,河南省項城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北洋新軍的創始人。早年在朝鮮駐軍,擊敗日軍,歸國后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統一國家,并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選擇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在位期間袁世凱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1914年5月23日,袁世凱改革全國地方官制,1914年6月30日,袁世凱下令各省“都督”變“將軍”。1916年建立年號為洪憲的中華帝國,未能成功。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癥不治而死,歸葬于河南安陽,享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市。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相關文章

    清代人物杜受田生平簡介

    清代花鳥畫名家

    Q版清朝宮廷人物的簡筆畫圖片欣賞

    清朝人物

    清朝歷史人物簡介

    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知得失;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這就闡明了歷史的最高層次的社會功能,即歷史的揭示社會發展奧秘、預示社會前進方向的獨特功能.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清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中國古代歷史中所出現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單純記憶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希望能夠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

      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想要學好歷史,就要找對方法,正確的方法可以提升我們的學習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復習提綱,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

    • 滬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
      滬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

      我們要學好歷史這門課程,還需要認識和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點。不過,我們在記憶之前,還是需要認識和熟悉書本上的基本內容,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

    476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和男人一起差差|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71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日本波多野结衣电影| 浮力国产第一页| 午夜福利啪啪片|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爽免费视频|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真实伦实例| 一级做a爱片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国产三级免费观看|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变态视频网址网站|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AAA日本高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中国黄色a级片|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国产电影麻豆入口|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