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備考資料 >

    小學數學常考的10種應用題類型_考前必看

    時間: 萬蕊21277 分享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數學常考的10種應用題類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歸一問題

      1.含義

      在解題時,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單一量),然后以單一量為標準,求出所要求的數量。這類應用題叫做歸一問題。

      2.數量關系

      總量÷份數=1份數量

      1份數量×所占份數=所求幾份的數量

      另一總量÷(總量÷份數)=所求份數

      3.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單一量,以單一量為標準,求出所要求的數量。

      例1

      買5支鉛筆要0.6元錢,買同樣的鉛筆16支,需要多少錢?

      解:

      (1)買1支鉛筆多少錢?0.6÷5=0.12(元)

      (2)買16支鉛筆需要多少錢?0.12×16=1.92(元)

      列成綜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臺拖拉機3天耕地90公頃,照這樣計算,5臺拖拉機6天耕地多少公頃?

      解:

      (1)1臺拖拉機1天耕地多少公頃?90÷3÷3=10(公頃)

      (2)5臺拖拉機6天耕地多少公頃?10×5×6=300(公頃)

      列成綜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頃)

      答:5臺拖拉機6天耕地300公頃。

      例3

      5輛汽車4次可以運送100噸鋼材,如果用同樣的7輛汽車運送105噸鋼材,需要運幾次?

      解

      (1)1輛汽車1次能運多少噸鋼材?100÷5÷4=5(噸)

      (2)7輛汽車1次能運多少噸鋼材?5×7=35(噸)

      (3)105噸鋼材7輛汽車需要運幾次?105÷35=3(次)

      列成綜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運3次。

      二、歸總問題

      1.含義

      解題時,常常先找出“總數量”,然后再根據其它條件算出所求的問題,叫歸總問題。所謂“總數量”是指貨物的總價、幾小時(幾天)的總工作量、幾公畝地上的總產量、幾小時行的總路程等。

      2.數量關系

      1份數量×份數=總量

      總量÷1份數量=份數

      總量÷另一份數=另一每份數量

      3.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總數量,再根據題意得出所求的數量。

      例1

      服裝廠原來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進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來做791套衣服的布,現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這批布總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現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綜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現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華每天讀24頁書,12天讀完了《紅巖》一書。小明每天讀36頁書,幾天可以讀完《紅巖》?

      解

      (1)《紅巖》這本書總共多少頁?24×12=288(頁)

      (2)小明幾天可以讀完《紅巖》?288÷36=8(天)

      列成綜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讀完《紅巖》。

      例3

      食堂運來一批蔬菜,原計劃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費完這批蔬菜。后來根據大家的意見,每天比原計劃多吃10千克,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

      (1)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綜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三、和差問題

      1.含義

      已知兩個數量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量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和差問題。

      2.數量關系

      大數=(和+差)÷2

      小數=(和-差)÷2

      3.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兩班共有學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兩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數=(98+6)÷2=52(人)

      乙班人數=(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長方形的長和寬之和為18厘米,長比寬多2厘米,求長方形的面積。

      解

      長=(18+2)÷2=10(厘米)

      寬=(18-2)÷2=8(厘米)

      長方形的面積=10×8=80(平方厘米)

      答:長方形的面積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兩袋共重32千克,乙丙兩袋共重30千克,甲丙兩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

      甲乙兩袋、乙丙兩袋都含有乙,從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大數,丙是小數。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千克。

      例4

      甲乙兩車原來共裝蘋果97筐,從甲車取下14筐放到乙車上,結果甲車比乙車還多3筐,兩車原來各裝蘋果多少筐?

      解:

      “從甲車取下14筐放到乙車上,結果甲車比乙車還多3筐”,這說明甲車是大數,乙車是小數,甲與乙的差是(14×2+3),甲與乙的和是97,因此甲車筐數=(97+14×2+3)÷2=64(筐)

      乙車筐數=97-64=33(筐)

      答:甲車原來裝蘋果64筐,乙車原來裝蘋果33筐。

      四、和倍問題

      1.含義

      已知兩個數的和及大數是小數的幾倍(或小數是大數的幾分之幾),要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做和倍問題。

      2.數量關系

      總和÷(幾倍+1)=較小的數

      總和-較小的數=較大的數

      較小的數×幾倍=較大的數

      3.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直接利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園里有杏樹和桃樹共248棵,桃樹的棵數是杏樹的3倍,求杏樹、桃樹各多少棵?

      解

      (1)杏樹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樹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樹有62棵,桃樹有186棵。

      例2

      東西兩個倉庫共存糧480噸,東庫存糧數是西庫存糧數的1.4倍,求兩庫各存糧多少噸?

      解

      (1)西庫存糧數=480÷(1.4+1)=200(噸)

      (2)東庫存糧數=480-200=280(噸)

      答:東庫存糧280噸,西庫存糧200噸。

      例3

      甲站原有車52輛,乙站原有車32輛,若每天從甲站開往乙站28輛,從乙站開往甲站24輛,幾天后乙站車輛數是甲站的2倍?

      解

      每天從甲站開往乙站28輛,從乙站開往甲站24輛,相當于每天從甲站開往乙站(28-24)輛。把幾天以后甲站的車輛數當作1倍量,這時乙站的車輛數就是2倍量,兩站的車輛總數(52+32)就相當于(2+1)倍,

      那么,幾天以后甲站的車輛數減少為

      (52+32)÷(2+1)=28(輛)

      所求天數為(52-28)÷(28-24)=6(天)

      答:6天以后乙站車輛數是甲站的2倍。

      例4

      甲乙丙三數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數各是多少?

      解:

      乙丙兩數都與甲數有直接關系,因此把甲數作為1倍量。

      因為乙比甲的2倍少4,所以給乙加上4,乙數就變成甲數的2倍;

      又因為丙比甲的3倍多6,所以丙數減去6就變為甲數的3倍;

      這時(170+4-6)就相當于(1+2+3)倍。那么,

      甲數=(170+4-6)÷(1+2+3)=28

      乙數=28×2-4=52

      丙數=28×3+6=90

      答:甲數是28,乙數是52,丙數是90。

      五、差倍問題

      1.含義

      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大數是小數的幾倍(或小數是大數的幾分之幾),要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這類應用題叫做差倍問題。

      2.數量關系

      兩個數的差÷(幾倍-1)=較小的數

      較小的數×幾倍=較大的數

      3.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直接利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園里桃樹的棵數是杏樹的3倍,而且桃樹比杏樹多124棵。求杏樹、桃樹各多少棵?

      解

      (1)杏樹有多少棵?124÷(3-1)=62(棵)

      (2)桃樹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果園里杏樹是62棵,桃樹是186棵。

      例2

      爸爸比兒子大27歲,今年,爸爸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歲?

      解

      (1)兒子年齡=27÷(4-1)=9(歲)

      (2)爸爸年齡=9×4=36(歲)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齡分別是36歲和9歲。

      例3

      商場改革經營管理辦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還多12萬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萬元,求這兩個月盈利各是多少萬元?

      解

      如果把上月盈利作為1倍量,則(30-12)萬元就相當于上月盈利的(2-1)倍,因此

      上月盈利=(30-12)÷(2-1)=18(萬元)

      本月盈利=18+30=48(萬元)

      答:上月盈利是18萬元,本月盈利是48萬元。

      例4

      糧庫有94噸小麥和138噸玉米,如果每天運出小麥和玉米各是9噸,問幾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麥的3倍?

      解

      由于每天運出的小麥和玉米的數量相等,所以剩下的數量差等于原來的數量差(138-94)。把幾天后剩下的小麥看作1倍量,則幾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138-94)就相當于(3-1)倍,因此

      剩下的小麥數量=(138-94)÷(3-1)=22(噸)

      運出的小麥數量=94-22=72(噸)

      運糧的天數=72÷9=8(天)

      答: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麥的3倍。

      六、倍比問題

      1.含義

      有兩個已知的同類量,其中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若干倍,解題時先求出這個倍數,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數,這類應用題叫做倍比問題。

      2.數量關系

      總量÷一個數量=倍數

      另一個數量×倍數=另一總量

      3.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倍數,再用倍比關系求出要求的數。

      例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現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解

      (1)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3700÷100=37(倍)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40×37=1480(千克)

      列成綜合算式40×(3700÷100)=1480(千克)

      答:可以榨油1480千克。

      例2

      今年植樹節這天,某小學300名師生共植樹400棵,照這樣計算,全縣48000名師生共植樹多少棵?

      解

      (1)48000名是300名的多少倍?48000÷300=160(倍)

      (2)共植樹多少棵?400×160=64000(棵)

      列成綜合算式400×(48000÷300)=64000(棵)

      答:全縣48000名師生共植樹64000棵。

      例3

      鳳翔縣今年蘋果大豐收,田家莊一戶人家4畝果園收入11111元,照這樣計算,全鄉800畝果園共收入多少元?全縣16000畝果園共收入多少元?

      解

      (1)800畝是4畝的幾倍?800÷4=200(倍)

      (2)800畝收入多少元?11111×200=2222200(元)

      (3)16000畝是800畝的幾倍?16000÷800=20(倍)

      (4)16000畝收入多少元?2222200×20=44444000(元)

      答:全鄉800畝果園共收入2222200元,全縣16000畝果園共收入44444000元。

      七、相遇問題

      1.含義

      兩個運動的物體同時由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這類應用題叫做相遇問題。

      2.數量關系

      相遇時間=總路程÷(甲速+乙速)

      總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時間

      3.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長392千米,同時從兩港各開出一艘輪船相對而行,從南京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8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1千米,經過幾小時兩船相遇?

      解

      392÷(28+21)=8(小時)

      答:經過8小時兩船相遇。

      例2

      小李和小劉在周長為400米的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鐘跑5米,小劉每秒鐘跑3米,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反向而跑,那么,二人從出發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長時間?

      解

      “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為二人跑了兩圈。

      因此總路程為400×2

      相遇時間=(400×2)÷(5+3)=100(秒)

      答:二人從出發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時間。

      例3

      甲乙二人同時從兩地騎自行車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15千米,乙每小時行13千米,兩人在距中點3千米處相遇,求兩地的距離。

      解

      “兩人在距中點3千米處相遇”是正確理解本題題意的關鍵。從題中可知甲騎得快,乙騎得慢,甲過了中點3千米,乙距中點3千米,就是說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時間=(3×2)÷(15-13)=3(小時)

      兩地距離=(15+13)×3=84(千米)

      答:兩地距離是84千米。

      八、追及問題

      1.含義

      兩個運動物體在不同地點同時出發(或者在同一地點而不是同時出發,或者在不同地點又不是同時出發)作同向運動,在后面的,行進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進速度較慢些,在一定時間之內,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這類應用題就叫做追及問題。

      2.數量關系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時間

      3.解題思路和方法

      簡單的題目直接利用公式,復雜的題目變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馬每天走120千米,劣馬每天走75千米,劣馬先走12天,好馬幾天能追上劣馬?

      解

      (1)劣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75×12=900(千米)

      (2)好馬幾天追上劣馬?900÷(120-75)=20(天)

      列成綜合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馬20天能追上劣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時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須知追及時間,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時間。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則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200)÷[40×(500÷200)]

      =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軍追擊一股逃竄的敵人,敵人在下午16點開始從甲地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軍在晚上22點接到命令,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開始從乙地追擊。已知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問解放軍幾個小時可以追上敵人?

      解

      敵人逃跑時間與解放軍追擊時間的時差是(22-16)小時,這段時間敵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時間=[10×(22-6)+60]÷(30-10)

      =220÷20=11(小時)

      答:解放軍在11小時后可以追上敵人。

      例4

      一輛客車從甲站開往乙站,每小時行48千米;一輛貨車同時從乙站開往甲站,每小時行40千米,兩車在距兩站中點16千米處相遇,求甲乙兩站的距離。

      解

      這道題可以由相遇問題轉化為追及問題來解決。從題中可知客車落后于貨車(16×2)千米,客車追上貨車的時間就是前面所說的相遇時間,

      這個時間為16×2÷(48-40)=4(小時)

      所以兩站間的距離為(48+40)×4=352(千米)

      列成綜合算式(48+40)×[16×2÷(48-40)]

      =88×4

      =352(千米)

      答:甲乙兩站的距離是352千米。

      九、植樹問題

      1.含義

      按相等的距離植樹,在距離、棵距、棵數這三個量之間,已知其中的兩個量,要求第三個量,這類應用題叫做植樹問題。

      2.數量關系

      線形植樹棵數=距離÷棵距+1

      環形植樹棵數=距離÷棵距

      方形植樹棵數=距離÷棵距-4

      三角形植樹棵數=距離÷棵距-3

      面積植樹棵數=面積÷(棵距×行距)

      3.解題思路和方法

      先弄清楚植樹問題的類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

      一條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頭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解

      136÷2+1=68+1=69(棵)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例2

      一個圓形池塘周長為400米,在岸邊每隔4米栽一棵白楊樹,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楊樹?

      解

      400÷4=100(棵)

      答:一共能栽100棵白楊樹。

      例3

      一個正方形的運動場,每邊長220米,每隔8米安裝一個照明燈,一共可以安裝多少個照明燈?

      解

      220×4÷8-4=110-4=106(個)

      答:一共可以安裝106個照明燈。

      例4

      給一個面積為96平方米的住宅鋪設地板磚,所用地板磚的長和寬分別是60厘米和40厘米,問至少需要多少塊地板磚?

      解

      96÷(0.6×0.4)=96÷0.24=400(塊)

      答:至少需要400塊地板磚。

      例5

      一座大橋長500米,給橋兩邊的電桿上安裝路燈,若每隔50米有一個電桿,每個電桿上安裝2盞路燈,一共可以安裝多少盞路燈?

      解

      (1)橋的一邊有多少個電桿?500÷50+1=11(個)

      (2)橋的兩邊有多少個電桿?11×2=22(個)

      (3)大橋兩邊可安裝多少盞路燈?22×2=44(盞)

      答:大橋兩邊一共可以安裝44盞路燈。

      十、年齡問題

      1.含義

      這類問題是根據題目的內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兩人的年齡差不變,但是,兩人年齡之間的倍數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發生變化。

      2.數量關系

      年齡問題往往與和差、和倍、差倍問題有著密切聯系,尤其與差倍問題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要緊緊抓住“年齡差不變”這個特點。

      3.解題思路和方法

      可以利用“差倍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例1

      爸爸今年35歲,亮亮今年5歲,今年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幾倍?明年呢?

      解

      35÷5=7(倍)

      (35+1)÷(5+1)=6(倍)

      答:今年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7倍,

      明年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6倍。

      例2

      母親今年37歲,女兒今年7歲,幾年后母親的年齡是女兒的4倍?

      解

      (1)母親比女兒的年齡大多少歲?37-7=30(歲)

      (2)幾年后母親的年齡是女兒的4倍?30÷(4-1)-7=3(年)

      列成綜合算式(37-7)÷(4-1)-7=3(年)

      答:3年后母親的年齡是女兒的4倍。

      例3

      甲對乙說:“當我的歲數曾經是你現在的歲數時,你才4歲”。乙對甲說:“當我的歲數將來是你現在的歲數時,你將61歲”。求甲乙現在的歲數各是多少?

      解

      這里涉及到三個年份:過去某一年、今年、將來某一年。列表分析:

      過去某一年 今年 將來某一年

      甲 □歲 △歲 61歲

      乙 4歲 □歲 △歲

      表中兩個“□”表示同一個數,兩個“△”表示同一個數。

      因為兩個人的年齡差總相等:□-4=△-□=61-△,也就是4,□,△,61成等差數列,所以,61應該比4大3個年齡差,

      因此二人年齡差為(61-4)÷3=19(歲)

      甲今年的歲數為△=61-19=42(歲)

      乙今年的歲數為□=42-19=23(歲)

      答:甲今年的歲數是42歲,乙今年的歲數是23歲。


    相關文章:

    1.小升初考試必備數學數值與難點詳解

    2.高考語文考前必看:文言文提分詞匯(2)

    2366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xxxx69hd老师|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黄色毛片| zzzzzzz中国美女|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开心色99×xxxx|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丰满少妇AAAAAA爰片毛片| 色吊丝最新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日本| 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毛片|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动漫人物差差差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aaa大片|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地址| 图片区小说区校园|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看黄色免费网站|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91热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