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是怎么來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氣功和太極拳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并且,氣功的好處有很多是鮮為人知的。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氣功是怎么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詳解氣功作用和太極拳的區別
氣功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經歷了劇烈的變化,文化衛生保健方面也受到影響,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的活躍氣氛。在醫學方面,《黃帝內經》系統總結并提出了氣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并將氣功列為養生保健治療方法的首位。儒家則由孔子提出了意念專一、聽之以心,然后心息相融,神氣合一即坐忘的儒家氣功方法,道家的老子和莊子主張順應自然規律,去物欲以養形,致虛靜以養神、形神不虧,便可長生,提出了無為自然的養形養神的養生方法。這些都與當時醫學氣功的發展協調一致,互相影響并各有側重。至于佛教,一般認為是在漢朝佛教由印度傳到中國后才出現的。佛教大小乘學說中,本無相當于本來意義的氣功的術語。藏傳佛教密宗無上瑜珈雖有相當于練氣意義上的氣功術語及修練方法,但在漢地佛教界流傳不廣。從佛教傳統觀點和一般佛教徒的信仰立場看,佛教的禪定與氣功有所不同;從客觀上看,佛教中也含有一些類似氣功的內容,尤其是明心見性的理論和實踐,對后世氣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至宋明理學派,致力于勾通和統一儒、釋、道三大學派的理論,也相應出現了各家氣功取長補短、融匯貫通的局面,使氣功養生的理論和技術更趨于完善和系統。
那么,氣功和太極拳又有哪些區別呢?
氣功和太極拳的區別
從形成和發展上來講,太極拳是為了在戰場上拼殺、取勝的需要而產生的,并在不斷的技擊實踐當中逐步發展起來;而氣功主要是在醫療實踐上為實現健身養生需要而形成并發展起來的。
從鍛煉的方法和要領上來講,氣功主要是通過身體放松、精神放松而達到入靜的氣功態,從而實現健身的目的,調神是其核心內容;太極拳則從身體動作入手,經過由松入柔、積柔成剛的過程而鍛煉出一種柔性的、連續不斷的、具有穿透性的纏絲勁。
從它們的最終目的和作用上來講,太極拳是通過以意領氣,以氣引力的不斷練習,最終達到意、氣、力完美結合的境界,從而做到在技擊當中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氣功的最終目的是醫療作用,是通過氣功練習之后,強健身體,延年益壽。
與此同時,氣功的作用是怎樣的?
氣功的作用
氣功治療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影響人體內部的心理生理形態反應環節實現的。我們知道,引起疾病的因素有許多種,其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則直接傷害機體的功能或形態造成疾病。而精神刺激因素則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心理緊張通過神經和神經內分泌途徑影響機體,使生理功能失調形成病變,包括免疫功能降低。嚴重的功能失調也可進一步造成機體形態損傷。氣功鍛煉中,尤其是在入靜狀態時,可使練功人體驗到一種極其愉快的舒適感,這種美好的情緒狀態,以及在這種形態下的自我主動調整,會使失調的生理功能向著協調的方向發展,甚至進一步引起病變的形態實質得到相應的修復,從而實現氣功防治疾病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氣功的大體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1.怎樣練氣功
2.氣功修煉方法
3.如何練習氣功
5.練氣功的方法
6.練氣功怎么呼吸
氣功是怎么來的





上一篇:不同蜂蜜的作用與功效
下一篇:冷敷及熱敷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