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的養生方法
進入九月,人們首先迎來的節氣就是白露。作為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時節的秋意漸濃,氣溫迅速下降,綿雨也下了起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露時節的養生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白露相關內容推薦↓↓↓
白露的養生方法
一、白露節氣養生:注意起居,身不著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是說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氣溫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了,以免著涼。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二、白露節氣養生:飲食宜營養清淡
白露時節,要注意飲食,特別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人,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肺氣大腸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緣故。因此,從飲食上看,注意注意滋陰潤肺,要多些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黃蘿卜等。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過于甘肥油膩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
三、白露節氣養生:要注意運動鍛煉
秋季也是支氣管哮喘等病發病率很高,有些體質容易過敏的患者,很容易鬧上癥狀像感冒的“花粉熱”。因此,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每天進行散步、慢跑,周末可進行登山等。還要注意心理養生, 保持愉快的心情, 多與朋友進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
節氣變化對人體的影響顯而易見,民間就有“疾病跟著節氣走”的說法。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天和夜晚的溫度相差可達10多攝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易發季節,因而白露前后注意養生,顯得十分重要。
白露節氣有哪些禁忌講究
1、白露日宜祭蜀王
白露節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它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和向往。
2、白露日宜采集“十樣白”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3、白露時節宜天炙
白露這天,上海的人們會將取來的露水和墨水抹在小孩的額間、背心,說是能祛除百病,當地人稱為“天灸”。家里有孕婦的,會在這天清晨割~些苦草并儲藏起來,給孕婦煎湯,以保證其順利生產。
4、白露時節宜“秋興”斗蟋蟀
在白露農閑的時候,農村的人們就會玩斗蟋蟀的游戲,稱為“秋興”。從宋代開始民間就流行白露斗蟋蟀,當時主要盛行于王孫貴族之間。明清時期,此風更盛。清顧祿的《清嘉錄》對此就有詳細記載:“白露前后,馴養蟋蟀,以為賭斗之樂,謂之‘秋興’,俗名‘斗賺績’,白露時節人們¨提籠相望,結隊成群,呼其蟲為將軍。"斗前挑選蟋蟀很有講究,“以頭大足長為貴,青、黃、紅、黑、白正良為優。”蟋蟀選好后,“大小相若,銖兩適均,然后開柵門。”斗時,在臺上“兩造認色,或紅或綠,日‘標頭’。“臺下觀者,即以臺上之勝負為輸贏,謂之‘貼標門’。分籌碼,謂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錢一百二十文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憑兩家議定;勝者的彩,不勝者輸金,無詞費也。
直到現在,斗蟋蟀仍是平民百姓的一大娛樂活動,北京尤其盛行。進入白露,人們就會拿上自己精心養育的蟋蟀,來到開闊場地參斗,觀眾也是興致高昂,聚精會神觀戰,場面十分熱鬧。
5、白露日忌刮風下雨
在民間,白露日忌刮風下雨。人們認為白露日見風雨將會對農業收成造成不利影響,諺語說道:“白露日落雨,到一處壞一處”,“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還有諺語說:“處暑雨甜,白露雨苦。"農民認為白露的雨水是苦的,雨水會使蔬菜變苦;收割的稻子沾上白露的雨水之后也會生蟲被蛀空。
二十四節氣白露的意思
白露是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陽歷9月7日—9日之間,從太陽達到黃經165度時開始。歷書中的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呈白色,經早晨陽光照射后,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
民間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正值秋季,秋季五行屬金,對應肺。所以在養生方面,主要是養肺。《黃帝內經》曰: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秋主肺也。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位高近君,猶之宰輔”說的則是肺在人體中的重要性。
白露后天氣涼爽,但比較干燥,最易傷肺,而肺氣損傷也會引起胃氣下降,肺腎兩虛者尤其需要注意。土金相生,土乃金之母,葡萄,板栗,柿子等“秋燥”易傷胃的食物不可多食,瓜果類的食物也要少吃,以避免“秋瓜壞肚”而產生的食欲降低和脾胃方面的疾病。
白露時節的飲食重點是潤肺、護胃、養腎。秋屬金,金色白,所以白色的食物在秋天的時候應該多食用。較為合適的水果有梨,甘蔗,龍眼,柚子,石榴等。但是都需適量。
白露時節的養生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