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安全應急預案(3)
吊裝安全應急預案篇三
一、簡介
施工過程中,物件吊裝十分頻繁,由于場地限制,吊裝作業經常在施工區上方進行,危險因素多。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前的預防以及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確保迅速、正確地處理突發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項目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定吊裝安全應急救援預案。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部令第13 號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DBJ08-903-2003)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寧波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地下土建工程TJ2109標合同段投標文件 三、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項目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單位起重機使用中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1、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
2、操作不檔;違章違紀蠻干,不良操作習慣;判斷操作失誤,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發的事故。
3、超過安全極限或衛生標準的不良環境,比如在高粉塵、高溫、高濕、低溫、高噪聲、大風天、照明不良等環境下從事起重作業,將分散注意力,直接影
響作業人員的反應能力、技術發揮的穩定性,使誤操作、違章作業的機會增多,導致的事故
五、應急領導機構和職責
1、應急領導機構
項目部成立應急搶險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組 長:羅興元
副組長:胡斌、閆濤、戚明華
成 員:張志宇 高超 朱光闊 于書克 張志奇 付強 宋阿三
下設機構及負責人: 通訊聯絡組 組長: 張志奇
技術處理組 組長: 閆 濤
消防保衛組 組長: 朱光闊
搶險搶修組 組長: 高 超
醫療救護組 組長: 于書克
后勤保障組 組長: 宋阿三
危險源風險評估組 組長: 張志宇
善后工作組 組長: 戚明華
事故調查組 組長: 胡 斌
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1)組長的職能及職責:
①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叟c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苤苯颖O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葑畲笙薅鹊乇WC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迏f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邞狈磻M織的啟動;
⑧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嵬▓笸獠繖C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鉀Q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副組長的職能及職責
?、賲f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谙蚪M長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③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④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⑤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⑥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3)通訊聯絡組職責: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③ 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4)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俑鶕鞴c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趹鳖A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③ 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5)消防保衛組的職能和職責
?、賳訄鰠^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
?、趨f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
?、蹖鰠^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④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
(6)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①搶救現場傷員;
?、趽尵痊F場物資;
?、劢M建現場消防隊;
?、鼙WC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⑤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⑥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邠尵瓤梢赞D移的場區內物資;
?、噢D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
(7)醫療救治組
①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蹍f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組的職能及職責
?、傺杆僬{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谔峁┖蜋z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
③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苎杆俳M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
(9)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賹Ω魇┕がF場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②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弁晟莆kU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苈鋵嵵苓厖f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荽_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蘅茖W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10)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
①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
?、谧龊檬軅藛T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③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芪繂栍嘘P傷員及家屬。
(11)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
?、俦Wo事故現場;
②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壅{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馨?ldquo;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 六、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1、培訓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項目部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①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谑┕ぐ踩雷o、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
?、蹖ξkU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苁鹿蕡缶?
⑤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蕃F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2、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的應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七、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
項目部設立專項基金帳戶,根據項目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項目工地的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
1、工作原則
事故發生后,救援工作應有序進行,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擴大為主;統一領導指揮、人員分工、分級負責、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現場自救與上級或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人員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員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步驟:
(1)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調查人、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工地、工廠大型事故現場,更是如此。
(2)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
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3)呼救,應請人去呼叫救護車,你可繼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
(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
2、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急救措施
當機械性傷害發生時,應盡快將傷員搬支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
(1)止血
①出血的種類
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對象小噴泉一樣噴出,時間捎久,就會有生命危險;
靜脈出血:血色暗紅,出血時慢慢流出,時間久了也有危險;
毛細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時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常自動凝固。
?、谥寡椒?/p>
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種,即加壓包扎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
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折成比比稍大的墊子蓋住傷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指壓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掌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臟的一頭)用力壓向其下面的骨頭,阻斷血液來源,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
堵塞止血法:把消毒過的棉花或紗布堵塞在傷口處,在用加壓法包扎,在此適用于腋窩、肩部、大腿部傷口的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適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當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時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帶,也可用繃帶、三角巾、布帶等代替,使用止血帶時要記住六個字:快、準、墊、上、適、放。 快:動作快,搶時間;準:看準出血點,準確包扎止帶;墊:墊上墊子,
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上:扎在傷口上方,接近傷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適:松緊適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放:每隔半小時放松2~3分鐘,松止血帶時,應同時用指壓法壓迫止血,緩緩放松。
(2)包扎
包扎的目的: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傷膚、減輕疼痛。
①扎注意事項:動作要輕而熟練,不可碰撞傷口。包扎部位要準確接觸、覆蓋傷口的敷料要干凈,最好經過消毒。包扎要牢固,緊松合適,打結應避開傷口。
?、谠闷鞑模河袟l件時可用三角巾,四頭帶和專用繃帶等包扎救護材料。當無專用材料時,可靈活的采用身邊干凈的衣服、毛巾等進行包扎。
3、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1)建筑起重機械必須按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執行,并辦理產權登記、安裝告知和使用登記等相關手續,各種防護措施應齊全、有效,并經檢測、驗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2)項目部必須制訂起重機械操作規程和設備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3)建筑起重機械應配備持建筑特種作業物料提升機操作工上崗證的人員,并由專人負責操作。
(4)每班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離合器、保險棘輪、傳動滑輪等,確認安全可靠,方準操作。
(5)作業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嚴禁違規作業、嚴禁超載,操作時不準擅離崗位。工作中要聽從指揮信號,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停止操作,待弄清情況后方可繼續作業。
(6)吊運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時,除使用制動器外,應同時使用棘輪保險卡牢。
(7)作業中突然停電,應立即拉閘刀,并將運送物送下。
(8)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鎖緊電源控制箱,防止無關人員隨意操作。
(9)起重機械應定期保養、定期檢查,確保機械完好、防護設施齊全有效,杜絕帶病運作。
九、啟動程序、聯系電話
1、建設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啟動程序:
(1)副組長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
(2)向組長報告事故情況及救援情況;
(3)在第一時間向110、119、120發出求救信號;
(4)向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及救援情況;
2、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羅興元 18868653336
總 工: 閆 濤 13705170114
安全總監: 朱光闊 15058841947
十、應急救援預案響應
1、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吊裝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
2、發生事故時,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即救人。救人時應先排除危險,防止搶救時事故的再發生。
3、遇到安全事故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的外部支援;支援時必須講明地點、基本情況、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5、將信息迅速傳遞給項目部;傳遞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6、項目部領導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7、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8、事故處理完畢后,施工現場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
9、當事人被送入醫院接受搶救后,總指揮即指令善后處理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1) 做好與當事人家屬地接洽善后處理工作;
(2)按職能歸口做好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
10、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和編寫事故調查報告
(1)事故調查分析:由相應的熟悉設備、工藝、技術和職業防護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組成,從設備設施、生產工藝、職業防護、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操作等角度對事故進行鑒定分析,并起草事故調查報告。
(2) 編寫事故調查報告
應說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單位名稱、事故類別以及人員傷亡情況和直接經濟損失等,事故調查組人員組成情況:說明事故發生經過及搶救情況。
事故原因分析:說明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主要原因及事故性質。
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事故責任者的基本情況及處理意見。 十一、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1、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組長啟動應急預案
2、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組長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組長下達應急終止。
3、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
4、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
猜你感興趣:
3.安全生產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