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安全應急預案(2)
吊裝安全應急預案篇二
一、編制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起重吊裝施工事故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對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主動進行評價,識別應急響應需求,提高應急處理能力,規范應急行動,對發生和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進行準備和控制,以便減少緊急情況或事故可能帶來的安全方面的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二、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標段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三、編制依據
1、《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2、《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3、《汽車吊的安全操作規程》;
4、《起重吊裝技術手冊》
四、重要危險源預測和防范措施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分析一下為主要危險點的
主要危險點預測和防范措施
五、應急準備
1、應急救援機構組織
1)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A、組長:項目經理(羅輝)
B、副組長:專職安全員(張堂群)
C、通訊聯絡組 :組長(姚寶權)
D、技術支持組:組長(崔登峰)
2)應急事故處理組織機構
以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為基礎,成立應急反應處理組織機構(應
急救援工作組),下設:
A、搶險小組:組長(汪明強)
B、后勤保障組:組長(余錦華)
C、各施工班組:電氣、起重工、機械
D、武漢中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信寧項目部事故應急機構圖
2、項目應急機構成員職責
1)總指揮職責:
負責組織成立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在事故發生時親臨現場指
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B、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地方有關職業安全衛生與環境的法律、
法規,落實公司的各項管理文件。組織制定事故、事件的應急預案。
C、履行合同,對項目職業安全衛生與環境管理負全責,行使指揮權。
D、領導組織緊急情況事故、事件的搶救、救護、調查、上報和處
理。
E、 組織專業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檢查
D、定期應急預案的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采取演練。
E、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廠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 F、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
G、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H、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
I、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
事故的分析和處理。
J、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
2)副指揮(專職安全員)職責:
A、按國家規定配臵應急救援(消防)設施和器材、設臵安全標志及報警、通訊設施,并定期組織檢查維修,確保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B 、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或控制各類事故隱患。
C、協助項目經理組建一支以他為組長的,經過應急培訓演練的應
急救援小組。并確保應急小組人成員熟知各種危險品及機械設備的性質及應急處理方法;熟練掌握各種應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保持與各小組成員之間的通訊聯絡暢通,一旦事故報告后,能立即通知應急小組前往處理。
D、協助項目經理制定并實施項經部應急救援培訓、演練計劃,組織對應急救援小組及全體職工進行應急救援相關知識的培訓及演練。 E、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
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
F、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G、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H、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I、負責現場職業安全衛生與環境的具體管理和組織實施。
J、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安全衛生與環境管理知識培訓。
K、經常性對員工進行宣傳教育,定期組織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演習。 L、對項目施工現場進行日常檢查,并定期對現場管理的狀況進行監測、檢查與評估。
M、對應急預案的實施及事故、事件進行搶救、救護、調查和報告。
3) 通訊聯絡組長職責
A、為項目施工人員提供安全生產及安全事故應急知識咨詢服務.
B、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C、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D、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E、協助項目經理領導組織緊急情況事故、事件的搶救、救護、
調查、上報和處理。
G、 組織專業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檢查
H、定期應急預案的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采取演練。
4)技術支持組長職責
A、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B、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
C、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D、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5)搶險搶修組組長職責
A、設臵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
B、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
C、保護受害人財產
D、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
E、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
F、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G、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
H、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6)后勤保障組組長職責
A、負責項目部危險物品的管理,確保危險品專用倉庫符合有關安
全、防火規定,并據危險品的種類、性能、設臵相應的防火、防爆、 監測、報警、防曬、避雷等安全設施。
B、定期對危險品儲存倉庫進行檢查,并隨時掌握危險品的儲
存、保管、發放及使用情況。
C、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
D、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
E、必要情況下參與現場救援行動。
7)各個班組組長及成員職責
A、對管轄班組負責,保證本班組熟悉本崗位操作程序,掌握應急知識。
B、嚴格按照施工作業程序和有關規范要求施工。
C、根據職業安全衛生風險評估內容落實好預防措施。
D、及時將發現的險情和事故、事件上報項目部、公司和通知員工。 E、事故、事件發生時,組織所轄人員進行搶險和救護工作。 F、每位員工均應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項目施工中安全與環保責任。 G、上崗前應掌握本崗的操作規程,了解本作業的風險程度和風險控制和消減預防措施。
H、上崗時穿戴工裝,并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用具。
I、對事故隱患、不安全行為及時向班組長及項目部應急小組報告。 J、遵守各項管理規定,制止不安全行為,服從班組長和項目的管理,進行安全作業。
K、全體職工個人在搞好安全生產的同時,必須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相關文件及本預案的各項規定,熟知各類危險品的特性及應急處理方法,并配合做好危險品的儲存、管理及使用等工作,積極配合做好應急處理、救援行動和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
L、積極參加消防急救等演習,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患于未然。 M、一旦事故、事件發生,都有義務全力以赴投入搶救和救護工作。
六、應急響應
1、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項目經理或副經理的指揮下分頭進行工
作。
1)首先搶救組和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低壓電線是否帶電;吊裝構件、其它構件是否有潛在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救方案后,副經理向項目總工請示匯報批準,然后組織實施。
2)在項目經理的帶領下,救援工作組人員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3)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
4)搶險組在排除潛在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搶救,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
5)對傾翻變形吊車的拆卸、修復工作應請吊車廠家來人指導下進行。
6)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副經理、技術員、安全員和吊車司機及起重工等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
2、現場救援措施
1)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救治
創傷性出血現場急救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采取暫時性地止血,清潔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
2)止血
A、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
B、指壓動脈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腔前后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C、彈性止血帶止血法:當肢體動脈創傷出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當嚴重創傷骨折時,常伴有動脈出血,傷情緊急,這時,就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以免扎緊止血帶時損傷局部皮膚。止血帶必須扎緊,要加壓扎緊到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同時記錄上止血帶的具體時間,爭取在上止血帶后2小時以內盡快將傷員轉送到醫院救治,若途中時間過長,則應暫時松開止血帶數分鐘,同時觀察傷口出血情況。若傷口出血己停止,可暫勿再扎止血帶;若傷口仍繼續出血,則再重新扎緊止血帶加壓止血,但要注意過長時間地使用止血帶,肢體會因嚴重缺血而壞死。
3)包扎、固定
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既可以保護創口預防感染,又可減少出血幫助止血。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二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
4) 搬運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不正確的搬運,可導致繼發性的創傷,加重病痛,甚至威脅生命。
A、在肢體受傷后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畸形變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斷端可因搬運震動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繼發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傷加重。
B、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己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臵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
C、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懷疑有脊椎受傷可能的,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屈曲或者過分伸展,致使己受傷了的脊惟移位,甚至斷裂將造成截癱,導致死亡
七、吊裝事故預防控制措施
1、汽車起重機運行的安全技術要求:
1)吊車司機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準違章作業,嚴格執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
2)吊裝施工前,應由吊裝工程師和安全部門向參加吊裝作業的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全體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吊裝方案,掌握必要的起重安全知識,熟悉有關規程規范的規定,勝任本職工作并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
3)參加吊裝的起重人員,應經醫務部門檢查,認為身體健康,適合登高作業。
4)各種機、索具和材料在使用前應認真檢查,清除發現的缺陷和隱患。
5)吊前必須進行試點。試吊中應檢查全部機索具等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先向吊裝指揮報告,將工件放回原地,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后才能正式吊裝。
6)共同工作時,啟、停動作要平衡、協調一致,避免工件振動和擺動,設備就位后應及時找正、找平,固定前不得松開吊裝索具。
7)吊裝時任何人員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它危險地方停留。
8) 吊裝過程中,如發生突然情況或因故暫停,施工人員不得慌亂,要聽從指揮,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強現場警戒,迅速排除故障,不得使吊件長時間處于懸吊狀態。
9)設備未固定前不得松鉤。起鉤、回鉤、轉桿時應緩慢,避免所吊設備與其它物件相碰觸。
10)高空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11)吊裝前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逢雨天或風力大于5級時,不得進行吊裝作業。
12)嚴禁電焊把線與鋼絲繩接觸,一旦發現擊傷,必須向吊裝指揮匯報,進行處理。
13)嚴禁各種車輛碾壓鋼絲繩,如不可避免的交通要道,應采取架空線路或其它有效的保護措施。
14)吊裝作業警戒區應設明顯標志,吊裝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或通過。
15)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不允許從高處向地面拋扔工具、材料、上下傳遞需用繩索進行,且上呼下應。
16)吊裝現場應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和醫務人員,防止突然事故發生。
17)為保證吊裝及安裝人員的安全,吊裝施工現場閑人勿進
18)禁止斜吊,應避免超載吊裝。禁止在六級風的情況下進行吊
裝作業。
19)綁扎構件的吊索需經過計算,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
20)指揮人員應使用統一指揮信號,信號要鮮明、準確,塔吊司機應聽從指揮。
2、防止高空墜落措施:
1)操作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
2)在高處使用撬杠時,人要站穩扶穩。
3)操作人員在需在高處行走時,應思想集中,防止踏上探頭板。
3、防止高空落物傷人措施:
1)地面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2)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向下丟擲。
3)地面操作人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起重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
4)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接確定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
5)設臵吊裝禁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的人員入內。
>>>下一頁更多“吊裝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