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31省市最低工資標準
2024年10月起,你的工資不能低于這個標準。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更新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
2024年全國31省市最低工資標準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數據顯示,月最低工資標準方面上海最高,為2690元;江蘇省、浙江省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490元;吉林、湖南、云南等地均有所上調。
25地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
經梳理發現,此次更新后,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地區有25個,分別是上海(2690元)、江蘇(2490元)、浙江(2490元)、北京(2420元)、天津(2320元)、廣東(2300元,其中深圳2360元)、湖北(2210元)、河北(2200元)、山東(2200元)、陜西(2160元)、吉林(2120元)、四川(2100元)、遼寧(2100元)、湖南(2100元)、重慶(2100元)、河南(2100元)、西藏(2100元)、黑龍江(2080元)、云南(2070元)、安徽(2060元)、寧夏(2050元)、福建(2030元)、甘肅(2020元)、海南(2010元)、江西(2000元)。
從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看,第一檔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在20元及以上地區有26個,北京以26.4元排名居首。
什么是最低工資標準?
2003年12月30日,原勞動部公布《最低工資規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明確了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那么,什么是“正常勞動”?
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勞動者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間,以及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最低工資和底薪有什么區別嗎?
在中國大陸,最低工資標準與底薪存在區別。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確保勞動者獲得的基本生活保障的薪資底線。這個標準通常按月度計算,并且可能因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各省級行政區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設定不同檔次的最低工資標準。在廣東、江蘇等地,下級市、縣政府也有權在上級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制定不低于上級標準的本地最低工資標準。
另一方面,底薪通常指的是員工在企業中所規定的起始薪資,它可以高于最低工資標準。底薪是根據企業的薪資結構、員工的職位、工作內容等因素來確定的,并不受國家最低工資標準的直接約束。
總的來說,最低工資標準是一個法定概念,用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底薪是企業內部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的薪資起點,兩者的目的和制定依據不同。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基本工資嗎?
1. 最低工資標準并不等同于基本工資,它是指在法定工作時間或根據勞動合同約定工作的時間內,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2. 基本工資通常是固定的,由企業按照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來設定。
3. 與之相對的績效工資則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和企業經營狀況而變動,通常被視為提成。
4. 因此,當我們談論最低工資標準時,通常是指的基本工資,而不包括績效工資。
5.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第三條,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6. 在此規定中,“正常勞動”指的是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約定的工作時間內進行的勞動。
7. 勞動者在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或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參加社會活動時,都被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