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論文
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論文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為切實發揮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有必要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對策研究。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我國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與政治形式的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還將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對學生傳授法律、道德等基本準則與唯物主義的哲學觀念之外,還擔負著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的作用。當前時期是一個信息交流發達的互聯網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不斷地沖擊著剛剛成年的學生們,使得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中高等教學大綱規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其貫穿整個中學教育階段,并且在高等高職教育階段還肩負著重要的任務。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高等院校中的沒有多少差距,主要包含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基礎等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對接受高等教育的學子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觀方法論的教育,或許也可以認為是意識形態教育。隨著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結束,互聯網時代全面到來,個人電腦、高速網絡不僅普及而且其消費也降低到了幾乎人人都能夠承受的地步,而智能手機發展所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更是一個隨時隨地就能進行信息溝通的社會。思想的自由時代,不可避免的到來,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傳統思想教育領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的同時,也潛藏著一絲機遇。
1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意義
1.1 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長期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巨大的意識形態的分歧,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私有制的對立決定了只要中國社會經濟還有一天以公有制經濟為主,或者為骨干,就與自由資本存在巨大對立。當前,我國的經濟政治是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推行,而且在現階段也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繼續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相當長時期內的基本國策,需要一代代傳承。而且,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傳承,有很多價值觀念與其他文明格格不入,也是被納入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之中。比如八榮八恥、傳統忠孝道德,在西方所謂的自由世界是沒有的,如果年輕人都受了西式思想的侵染,不忠家國,不孝父母,則華夏不復存。
1.2 傳授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理念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還是鄧小平理論,都是屬于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個分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些思想是繼續發展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核心哲學觀念。而且,改革開放發展至今三十多年,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制造業,制造業更是要求辯證唯物主義的觀念來從事各類工作。高職院校學生,可以說是職業技能教育為制造業輸送人才的最大來源之一,有很大比例的高職畢業生畢業后將從事制造業,因此讓他們形成辯證唯物助理的哲學理念,具有實際意義。
1.3 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傳授解決問題方法的課堂。社會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時候并不是像學校里的考題和作業那樣,一是一、二是二,清楚分明。很多時候,在社會上處事待人、解決問題,更多地需要方法而不是答案。思想政治教育從中學時代開始,就融會了法律、道德、準則,在看似死板的教條中有大量的案例供學生參考。
2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
2.1 不良信息傳播難以遏制
互聯網,尤其是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往往是各種各樣不良信息滋生傳播之處,而且對于警察等行政部門而言,并不具有那么大的精力能夠面面俱到地做好網上執法管理。對于剛剛成年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各類淫穢、犯罪、反華、傳銷等不良信息。這些信息以非法網站、廣告、郵件,甚至是木馬病毒的形式,不斷侵襲學生們。尤其是過去遭受國內打擊的邪教團體等,不斷散布反華言論妄圖對學生們進行洗腦,是最大的危害。
2.2 互聯網信息流沖擊學生三觀
當前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流數量之巨大,已超出人們想象,借助門戶網站、社交媒體軟件,這些信息流幾乎是以秒為單位在每一個關注互聯網的年輕人的手機上更新。而娛樂信息、影視信息、小說和論壇、雜條新聞等,很多都含有一些悖離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理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觀點,而且很多借助斷章取義的手段,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沖擊學生三觀。經常能聽到學生們說“三觀盡毀”,雖未嘗不是一種調侃,但是可見其已見怪不怪。
2.3 互聯網答案使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
互聯網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應試教育產生巨大挑戰的各類答案。互聯網上有往屆畢業生、專業學者、退休老師、職業培訓機構,他們幾乎對每一個課程都歸納出了各種答案。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原本就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教育,需要學生主觀思考、主觀接受。但是,如果老師布置的論文、思考題都能在網絡上找到現成的答案,學生們長此以往就會失去主動思考,尤其是進行主動的哲學思考的能力。
3 化被動為主動利用互聯網提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1 以互聯網互動拉近師生距離
思想政治教育在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刻板的課程與教學模式,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隔閡,教師往往較難真正接近學生們,無法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就難以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來糾正這些觀念。但是,互聯網無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3.2 在網上引導使學生接觸有益信息
思想政治教師是沒有辦法控制學生在課余接觸的信息類型,很可能辛苦講解了一個學期的思想政治課,卻不及一個觀點偏頗的視頻造成的影響大,甚至可能在期末考試或者結課作業上收到學生滿紙荒.唐的答卷。因此,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社會媒體,在平時拉近與學生們心靈距離的基礎之上,適當引導學生們在網上接觸有益信息。
結語
在當前這個高速信息時代,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在互聯網繽紛繁雜的信息之中搖擺,從小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也隨時可能遭受毀滅性打擊。比起上個世紀的軍事入侵、經濟殖民而言,本世紀中國面對文化入侵的形勢也并不容多么樂觀。如美國好萊塢體系的自有資本主義文化與英雄主義散漫文化已經對年輕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互聯網也成為各種反華勢力利用的工具,還沒有多少社會閱歷與社會政治事件判斷能力但是幾年后就是社會主力之一的大學生們就成為了反華勢力侵蝕的首選目標。但是,互聯網的特點就是它是無數信息發表的平臺,即使動用技術手段也難以遏制各類信息的傳播。就如同各類不良信息總能鉆入法網的漏洞,而謠言也總會被破謠信息所攻破。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到的信息質疑,可能回歸網絡上去引導向真實的信息,才是正確的處理去路。
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