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政工論文 > 自強政治論文3000字(2)

    自強政治論文3000字(2)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自強政治論文3000字

      自強政治論文3000字篇二

      淺談大學生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培養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青年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青年的文化自覺對自身的成長、社會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大學生作為青年當中知識最豐富、思維最活躍、受各類文化沖突影響最大最深的群體,再加上應試教育和功利性學習導致的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等因素,也最容易在文化交流融合中出現全盤否定或盲目效仿等極端現象。本文從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內涵、意義、學生特點等方面探討了實現大學生文化自覺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覺;培養

      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梁、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精力最充沛、知識最豐富、思維最活躍、受各類文化沖突影響最大最深的群體。但由于應試教育和功利性學習等因素導致傳統文化教育和人文素養缺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對各種文化的沖突碰撞以及西方強勢經濟支持下的強勢文化對發展中國家校園文化舞臺的侵蝕和占領,大學生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覺和對各類外來文化的辨別能力,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就是妄自菲薄、盲目效仿。在當前全國上下努力實現“提升文化自覺 增強文化自信 實現文化自強”的潮流和行動中,大學生更應該也更需要走在國人的前列。

      一、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內涵及意義

      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因素。但由于歷史的原因,相對于其他方面,我們的國民素質和文化修養已成為制約發展的短板之一。

      面對全球一體化趨勢對文化建設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費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覺的概念,之后胡錦濤在講話中引申出文化自信,后署名云杉的作者在2010年《紅旗文稿》中發表文章《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簡稱《文化“三自”》),最終演化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文化自覺一般指一個民族或一個黨團體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深刻認識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的地位作用,正確把握文化發展規律,主動擔當發展文化歷史責任,本質是對文化價值的覺悟覺醒。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不僅影響文化自身的繁榮興盛,還決定著一個民族或政黨的前途命運;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本質上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信念,是在充分理解自己的文化后產生的發自內心的信仰;文化自強本質上是對文化發展、文化強國的向往追求,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實現文化自強。文化自強的“自”,就是立足自身實際、依靠自身力量、突出自身特色,走自己的文化發展道路,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文化自強的“強”,就是要使文化具有強大吸引力影響力、強大活力創造力、強大實力競爭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直以來都稱我國是文明古國、文化大國,《文化“三自”》率先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二、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客觀要求和一般原則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文化自覺的關鍵時期,面對外來文化及思潮的沖擊,加之國內現行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輕文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的激烈競爭,造成了相當部分大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薄弱,面對西方文化無法做到去粗取精、兼收并蓄,而是盲目地推崇和仿效。民族文化自覺性的缺失是可怕的,它可以讓一個民族失去傳統,讓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改變軌跡。文化決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國本。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的重任,培養并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義不容辭、刻不容緩。

      1.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客觀要求

      提升文化自覺需要我們深度認同文化的意義、地位和作用,勇敢擔當對文化建設、發展、進步的責任;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我們理性審視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包容借鑒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現代文明成果;實現文化自強需要我們正確把握文化道路、方向、靈魂,協同推進文化創造傳播、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人才隊伍培養。

      2.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一般原則

      (1)堅持文化教育的精英化。高等教育作為社會文化體系的中心,精英文化表現出了獨特的文化性格,并以理性的思考張揚著中國文化精神,深刻影響著社會文化體系。大學生的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實現有賴于大學獨特的文化性格。

      (2)堅持文化的自主性。在多種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大學生要強化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堅持文化的自主性。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歷史發展的積累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在該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起著維系社會秩序、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全球化背景下必須要堅持文化的自主性,否則就沒有了民族特色和民族認同的標志、思想凝聚的基礎,最終民族文化難免走向衰亡。

      (3)堅持文化交流的雙向性。雙向性交流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形成對不同文化兼收并蓄的開放態度,理解文化雙向傳播的意義、價值。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文化以雄厚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實力為基礎,強勢推進發展中國家,文化單向傳播愈演愈烈。我們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旗幟,幫助大學生進一步認識文化對國家安全、民族獨立的重要性,培養一代代欣賞中國文化的接班人;然后在未來才可能有優秀的中國文化產品、文化產業、文化資本,真正讓中國文化贏得世界認同。

      三、當代大學生的一般特征

      1.價值取向方面

      單一選擇轉向多元選擇;更多地采用生產力的標準而不是意識形態的標準;更多地采用市場經濟的標準而不是傳統道德的標準;更多地采用世界標準而不僅僅是中國標準;更多地采用具體利益的標準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標準。

      2.學習與教育方面

      傳統文化學習不夠,對西方文化和各類外來文化缺乏辨別能力,不是全盤否定、固步自封就是妄自菲薄、盲目效仿,容易走極端;同時,增長才干是第一需要,最愿學習和掌握實用技能,如英語、計算機等;學習途徑大大拓寬,如網絡和打工創業等;部分學生人文精神缺失、實用技術主義盛行。   3.人際交往方面

      交往心理日益主動、開放;師生關系期待平等互動;受網絡影響巨大;部分學生對誠信重視不夠,助學貸款還貸情況不理想。

      4.消費方面

      學習消費占大部分;凸顯實用性、多樣性、個性化、差異性和前衛等特點;需向理性消費、健康消費方面引導。

      5.性健康與婚戀方面

      性生理成熟提前,性心理問題不少;對大學期間談戀愛多數持肯定態度;“擇偶”重人品。

      6.就業與創業方面

      以平穩的心態對待交費上學和自主擇業;就業市場“操縱”大學生的人生定位;職業價值觀世俗化傾向明顯,名利雙收的職業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就業行為更加務實。

      7.心理方面

      熱情、開放與沉默孤獨并存,大部分大學生都充滿活力,善于言談,但多數僅限熟人或宿舍內;獨立性和依賴性并存,不希望別人打擾,但在日常事務、經濟、情感上對父母的依賴非常大,但同時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在網絡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追求新鮮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學習能力也很強,思維活躍、創造性強;責任感往往體現在關鍵時刻,比如“5・12”大地震中爭先恐后捐錢、獻血等;心理承受力不強;人際交往缺乏自信和包容。

      四、對大學生培養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方法

      根據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的客觀要求和一般原則,針對學生的具體特征,大學生提升文化自覺自信自強可以從提升學生自主能力、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和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長效機制三方面入手。

      1.提升大學生自主能力

      提升大學生自主能力首先要加深大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知,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專業課,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加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增強大學生對外來文化的辨別取舍能力,引導學生既反對“文化霸權主義”,又反對“文化割據主義”,堅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最后,提升大學生創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參與意識和能力,引導大學生從先進文化的受益者逐步發展成為傳播者、創造者。

      (1)開展專業相關的各類競賽活動。以外語專業為例,可以開展各類中英文演講比賽、英文辯論賽、英文相聲小品大賽、外文電影配音大賽、外文卡拉OK大賽等,將第一、二課堂結合,將專業知識學習與文體競賽、綜合素質提升相結合。引導學生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同步學習、共同提高,加強不同文化碰撞,促使學生自主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比較中實現民族文化自覺自信。在其他文史哲或農醫理工科專業中也可以開展類似知識競賽活動,加強國情教育和本專業的研究歷史教育,增強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

      (2)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研活動。鼓勵學生在課余自由結合,以4-6人為準,自由組隊,聘請指導老師,自主選題立項,學校每年拿出一定配套資金,用以資助和獎勵。年初公開申報優中選優、年末公開答辯驗收評比,以此來提高學生科研意識和能力,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和團隊協作溝通能力。

      (3)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以迎新生、送畢業生或國慶、元旦等各類晚會、運動會、節日慶典等為載體,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多方面健康興趣愛好,提高人文素質,增強創造先進文化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4)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實踐活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以大學生軍訓、寒暑期社會實踐、植樹、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等為載體,引導大學生了解國情民情民意,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2.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營造良好校園氛圍首先要樹立成才報國的主流意識,引導學生避免用西方一時一地的理論和觀點看世界,避免人才培養的功利化和實用主義;其次,引導學生深入開展文化思考、催生先進文化,面對近年來西方文化對發展中國家校園文化舞臺的巨大攻勢,要守住陣地就必須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創造創新;最后,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1)大力開展校史院史教育。校史是高校發展歷程的反映與總結,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通過德育課、入學教育、參觀校史館、設立展板、紀念物等形式,以校慶院慶等重大慶典活動為契機開展校史校情院史院情教育。深入挖掘院訓內涵,制作完善院徽、院歌等,從而增強身為母校一份子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2)大力舉辦人文社科類報告會。通過人文社科類報告、思想政治理論課、業余黨團校等陣地大力開展主流文化和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素質和認識水平,同時讓黨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進課堂、進大腦。

      (3)不斷深化制度建設。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新學子新特征,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工作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工作規范程度,建立長效機制,明確政策導向。

      (4)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十佳大學生、單項獎、五四團組織評先、七一黨組織評先、黨員民主評議等為抓手,大力開展典型教育。

      (5)加強網站建設。通過網絡加強和改進對內宣傳,使工作重心下移,更多關注班團組織及大學生社團活動,同時積極深入開展文化比較和學習,加大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加強人文關懷,提高學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營造學子精神家園。

      3.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長效機制

      校園文化是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重要依托,集中表現為辦學理念、師生的價值取向與觀念以及在這些觀念指導下所表現出來的校風、學風和教風等。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更是大學生和教職工培養文化自覺的需要。其要點如下:

      (1)以堅持“先進文化”導向為基本要求。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師生,深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

      (2)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重要目標。高校是形成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定位要以人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

      (3)以提升“文化品位” 為重要任務。一是從基礎文明抓起,主要是指校園環境衛生、秩序,學生的行為、習慣等;二是突出思想性,弘揚時代精神和主旋律;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賞罰嚴明。

      (4)以突出“個性特色” 為建設方針。一是立足學校實際包括地域特征、學校類型、歷史傳統等,找準特點和優勢;二是從師生員工教學科研日常活動中去創造、發現,并及時歸納總結和升華。

      (5)以立足“整體推進” 為堅實基礎。校園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漸進的過程,要從整體上推進、在全局上構建。一要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二是納入學校長遠的整體發展規劃,不斷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和評比獎勵制度;三是建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四是完善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切實解決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6)以形成“全員共建” 為可靠保證。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且全校收益,故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二要全員參與,全體師生員工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三要進一步擴大參與范圍,延伸到社會,與社區、企業結合。

      參考文獻:

      [1]云杉.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紅旗文稿.2010.15―17

      [2]王冀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加強大學文化問題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2.(11):10-13

      [3]何濤.大學的重要使命: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文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7):86-87

      [4]潘玉駒.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及其培養.光明網.2012年1月28日

      
    看了“自強政治論文3000字”的人還看:

    1.形式政治論文3000字

    2.中國夢政治論文3000字

    3.關于創新的政治論文3000字

    4.關于傳統文化政治論文3000字

    5.大學政治論文3000字

    26617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a级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日韩激情淫片免费看|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国产大学生系列|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日韩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男女性接交无遮挡免费看视频|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日本aⅴ日本高清视频影片www| 国模沟沟冒白浆视频福利|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日产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视频| 乱子伦xxxx| 欧美成aⅴ人高清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美国式禁忌芭芭拉|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黄色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91免费福利视频|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www.henhenai| 巨胸动漫美女被爆羞羞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电影网|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网址| 里番无修旧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