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案例論文怎么寫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應用型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MPAcc就是順應這種需求應運而生的會計專業碩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mpacc案例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mpacc案例論文篇一
MPAcc應用型人才培養案例教學研究
[提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應用型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MPAcc就是順應這種需求應運而生的會計專業碩士。本文從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入手,結合具體教學實踐闡述案例教學的過程和體會,結合現行MPAcc案例庫存在的瑕疵提出相應的調整建議。
關鍵詞:MPAcc;CFO;案例教學;應用型
本文系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項目:會計學(主持人劉中華,2017年5月結項)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6月7日
一、MPAcc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MPAcc(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會計專業碩士,是經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一種專業學位,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系統掌握現代會計理論與實務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備會計工具領導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MPAcc的特點是應用型、高層次、高素質,與學術性學位相比,更側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更突出會計職業實務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結合,以期通過兩年制的學習,學生會有更好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由于MPAcc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教學有別于學術性碩士。從目前各高校MPAcc的培養方向來看各不相同,其中CFO、CPA是兩個主要方向。本文以CFO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直譯為首席財務官,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是極為重要的高管崗位之一,甚至與CEO比肩,他既領導財務部門,又以一種真正的伙伴關系與CEO一起決策,參與企業經營全過程,制訂公司戰略,由幕后的理財專家走到前臺成為決策者(1995《財富》)。為此,CFO應樹立價值創造理念,將價值增值與財富增值融為一體,以財務信息為依據,提供價值預測報告,全過程參與公司價值創造的制定、全方位參與公司價值管理能力的培育。在我國,多少存在對CFO的誤解,以下職位被認為就是CFO,如總會計師、財務主管、首席財務執行官、財務總監、未設總會計師的財務部門負責人等。實質上,通過上述對CFO崗位職責的分析來看,只有總會計師才能稱之為CFO,只負責財務工作,為高層決策提供財務數據而不參與決策的財務主管、財務總監等只是公司的中層職務,不能稱之為CFO。因此,作為高校MPAcc的CFO方向來看,將學生培養成為不拘泥于會計思維,擁有和運用大局觀理財,具備系統思維能力、戰略規劃能力、領導能力、創造能力、人力資源開發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結合“實戰”。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模擬出實戰的氛圍和情境?答案就是案例教學。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先解決具體的財務問題,包括報表編制、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比較,再解決管理問題,企業在這種財務狀況下,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及本行業的發展周期,在諸如合并、分立、重組、出讓等重大問題上應如何決策?決策方案確定后應提供具體的前景評估和預測。
二、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與體會
按照全國MPAcc教職委對于“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參考性教學大綱來看,完成該門課程要實現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夠運用這些理論方法解決集團公司復雜財務問題以及財務會計前沿熱點問題。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合并報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持有其他主體權益的相關會計準則及應用、企業合并及合并報表、合并財務報表中公司內部交易的處理等。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課時大部分傾斜在公司間投資、企業合并和合并報表的編制這三部分。下面以前兩部分為例做闡述。
(一)公司間投資
1、公司間投資的分類。公司間投資,按對被投資單位影響程度不同可分為四種:一是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二是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三是對被投資單位實施重大影響;四是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第一種投資是對子公司投資,屬于企業合并范疇;第二種投資按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有了更新、更詳細的規范,將一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參與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定義為合營安排,合營安排又可分為共同經營與合營企業,由于相關會計處理不同,區分這兩種合營安排很重要。在授課時,這部分是重點內容;第三種投資屬于對聯營企業投資,介紹好權益法的核算原理即可;第四種投資由于投資方持股比例偏小,對被投資單位并未觸及重大影響,所以按照投資方的意圖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金融資產或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因此,歸根到底,公司間投資是以強調共同控制的合營安排為主。
2、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及體會。合營安排這部分在課堂教學時給出的案例是“廣州亞運城項目”。2010年廣州召開亞運會,為保證此次賽事既順利又節儉,亞運城項目的規劃是在大會召開期間滿足運動員、官員及媒體住宿需要,會后作為商業地產向社會公開發售。項目建設從2007年11月開始,由雅居樂、碧桂園、富力、世茂及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提供各方合作協議,以此判斷該合作事項是否為合營安排并要求確定合營安排的類型。另外,還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投資方共同向被投資方投資且持股比例相同,是否就能確定為建立在共同控制基礎上的合營安排?二是合營安排在會計處理上是否都通過“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核算?
案例的討論很熱烈,不少學生短時間就得出結論,該事項不屬于建立在共同控制基礎上的合營安排,理由是共同控制屬于多個投資方按合營協議共同控制被投資方,被投資稱為合營企業,而本案例中并未就亞運城項目由諸多合作的房地產商成立一家單獨的主體來承建,因此不是共同控制,既非共同控制就與合營安排無關。這樣就提出了在理論教學時要闡釋清楚的問題,即合營安排是否只有一種形式,就是合營企業?類似亞運城這樣幾家投資方共同經營的項目如符合共同控制的條件,是否可確定為合營安排?
后面兩個問題是該案例的延伸,也是理解合營安排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一是提到共同控制自然很好接受其必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參與方的集體控制,但集體控制并非確定合營安排的唯一條件,合營安排=集體控制+一致同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強調每個參與方的共同決定權和一票否決權。因此,若該案例參與各方持股比例均為20%,且協議規定對相關活動只要60%表決權資本通過即可,那么任意三方的結合均可決定相關活動,而其他兩方并無一票否決權,所以該安排并非合營安排;二是由于合營安排中的共同經營一般不成立單獨主體,要求各共同經營參與方確認其與共同經營利益份額相關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因此不需要通過“長期股權投資”核算。 (二)企業合并。合并是企業在成長發展中擴張的途徑,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喬治?期蒂格勒說:“沒有一家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兼并(合并)而成長起來的。”在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實力和規模迅速提升,不少企業依靠自主創新、技術升級、高質量的產品和完備的售后服務在行業中占據領先位置,這些企業為節約成本、減少競爭、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規模效益的目的有強烈的并購意圖。這些年,諸如聯想并購IBM的PC業務、阿里并購優視、蒙牛并購雅士利、平安并購上海家化等業務比比皆是,從并購范圍來看,不僅發生在國內,走出去的海外并購業務也不勝枚舉。
這部分課堂引用的案例是聯想海外并購的兩個實例:一是2005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這在當年被中國人津津樂道,緣為中國企業終于走出去實現了對外國企業的業務并購。而在美國市場,則被認為它將實現眾多中國企業的夢想,使聯想最終破繭成蝶,蛻變成一家真正的跨國公司;二是2014年聯想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后來的事實證明,由于多種原因導致2005年對IBM個人電腦業務的并購成功,所以2014年的并購被業界謹慎看好。在案例描述中,將兩次并購的基本內容,如并購目的、并購成本、并購具體要素、并購業務后對企業的影響等都做了介紹,以此解決企業合并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
1、企業合并強調的含義之一是所合并的企業必須構成業務,而業務是指企業內部某些生產經營活動或資產、負債的組合,該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處理過程和產出能力,能夠獨立計算其成本費用或所產生的收入,一般不構成一個企業,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如企業的分公司、獨立的生產車間,只要符合上述要求的均可確定為業務。因此對照來看,無論IBM個人電腦業務還是摩托羅拉移動業務,都符合對業務的要求。
2、合并類型的劃分,不同合并類型的確定直接影響了之后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企業合并按參與的企業在合并前后是否同受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終控制可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聯想的并購案例來看,無論其對IBM個人電腦業務合并還是對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合并,由于雙方在合并前后并無共同的最終控制方,所以這兩項合并都可以劃分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3、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由于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包括權益結合法和購買法,針對上述合并類型確定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所以采用購買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具體處理過程略。
三、現有MPACC案例庫評價及建議
2013年5月正式啟動的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簡稱“案例中心”),為提高我國專業學位教學質量,滿足專業學位案例教學需求,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已初步建成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三個專業學位案例庫,有效地支撐了我國相關專業學位課程案例教學。在肯定其成果的同時,下面也就筆者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拙見。
(一)庫中案例大而全,使其適用性略打折扣,建議提高案例的多樣性。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每一章所涉及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對案例的要求亦各不相同。相對而言,涉及合并財務報表部分由于知識點很多,在具體合并時又要考慮針對哪些業務編制抵消分錄或調整分錄、合并日的合并報表如何編制、合并日后連續合并報表又如何編制等問題,就需要大而全的案例,以便從頭到尾解決合并報表中的重難點問題。但有的并不需要大而全的案例,如在公司間投資部分,首先要確定投資方對被投資方的投資究竟是權益性投資還是債權性投資時,設計案例要求很簡單,切中要害即可。如甲公司向乙公司投資N元,占乙公司表決權股本份額的35%,雙方同時約定在未來的兩個_時間,甲再向乙分別贖回10%、25%的權益,贖回價格確定為M元(M>N),甲公司辦理了符合法律規定的出資手續。此案例形式上屬于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權益性投資,并且由于持股比例達到重大影響的水平,應按權益法進行后續核算。但通過以下兩方面信息分析確定甲對乙的投資實質上屬于債權性投資:一是回收投資的時間固定;二是回收投資的金額也是可確定的,并且收回金額大于最初出資額的部分實質上就是甲公司向乙公司要求的資金成本,所以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就不能采用權益法進行后續核算。案例雖小,但對解決具體問題非常有效。
(二)合并報表的案例欠缺合并后的追蹤續評。現案例庫中的大多數涉及合并報表的案例,往往先提供案例說明書,包括案例概述,案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含理論、行業和制度背景為基礎的案例討論準備、案例分析要點等,然后提供案例分析報告,將說明書中要解決的問題按一定的思路和準則規定提出解決方案,并解釋方案選擇的動因和理由。
這種形式從表面上來看比較完整,既提出了問題,也分析并解決了問題,但筆者認為這樣做有一定的局限性。通過兩年學習培養的會計專業碩士是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高素質、應用型的會計專門人才,在企業是居于管理崗位的專業人士。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對企業合并業務懂得如何編制合并報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合并日報表及合并日后報表所提供的數據,連續評價該項合并業務的利弊得失,為本企業今后轉型升級或行業整合提供學習借鑒。作為案例的企業不會因此次并購業務而導致其經營活動戛然而止,還會持續經營下去,所以通過后續的追蹤,反饋合并后的續后效應,對于全面評估并購績效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數據不充分,尤其是非上市公司體現更明顯。對于交易、事項的會計處理程序是一個完整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過程,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行性和相關性。從案例庫中現有關于企業合并和合并財務報表的案例來看,存在“冷暖不均”的問題。如果案例所涉及的投資方和被投資方均為上市公司,則數據提供一般清晰、完整,整個合并過程通透流暢,對于學生全面理解和分析某一合并事項助益良多。但若其中有一方為非上市公司,則客觀上存在報表不公開的局限性,相關數據模糊、不完整,合并報表的編制只能做比成樣。因此,今后案例中心是否可嘗試與稅務、工商、物價、國資委等部門合作,從多渠道獲取企業會計信息以保證相關案例數據的完整性。
主要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講解.2015.1.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201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2015.3.
[3]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會計實務.2015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2015.4.
mpacc案例論文篇二
我國高等院校MPAcc招生分數探究
【摘要】近年來,MPAcc在我國發展迅速,報考人數連年增多,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各院校招生分數也不斷升高。本文主要根據招生分數的基本情況,嘗試分析出我國高等院校MPAcc招生分數的影響因素,并根據分析的結果提出建議,不斷完善高校MPAcc教育。
【關鍵詞】 高校,MPAcc,招生分數,影響因素
一、引言
MPAcc是國家基于培養面向會計職業的應用型、高層次、高素質會計專門人才的需要而新設立的一種學位類型。MPAcc的迅速發展,對于調整研究生教育的類型結構,完善我國高層次會計人才的培養體系,建設高素質、應用型的會計人才隊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MPAcc招生分數基本情況
MPAcc作為專業碩士中的熱門,一直備受矚目。其招生分數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面向應屆生招生之后,其分數線不斷升高,更加引起人們的注意。下表是根據2013年各院校公布的招生分數線總結所得。
由表1,我們可以看到MPAcc招生分數不同院校間有一定的差距。部分院校分數在220以上,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7所院校。有71所招生分數集中在180-220之間,占比最大。在150-180之間的院校有28家,也占了不小比重。另外還有兩家院校分數線在150分以下,低于A區國家線。這兩所大學是新疆財經和云南民族大學,都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地理位置差,知名度低。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初步總結,名牌院校的招生分數比較高。如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分數高達230分,而一些不知名大學分數就比較低,如云南民族大學招生分數只有140分,與中國人民大學相差90分。
另外地理位置比較優越的院校招生分數也比較高。位于發達地區的學校,其畢業生就業機會多,就業數量、質量都比較高。而大部分學生在報考研究生是為了獲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因此學校地理位置必然會是其考慮因素。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學校成為他們的首選,報考人數比較多,其招生分數也比較高。
三、結論和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MPAcc招生分數與學校品牌、地理位置顯著相關。
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分數還是衡量一個學校生源優劣的重要方面。各高校為獲得更多優秀的生源可謂使出渾身解數,各出奇招,就連人民大學都在網站主頁貼出美女師姐照片,吸引更多學生報考。閩南師大更是打出“美女+空調”的旗號來宣傳。種種現象足可見高校對生源的重視及高校之間招生大戰的激烈。本科生源尚且如此重要,研究生招生中就更要看重生源質量。因此,結合上文實證分析結果和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我國高校MPAcc要想吸引更多優秀生源,必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樹立學校品牌
現階段各高校MPAcc設立不久,各高校都是自主決定收費標準、學制、課程設置、研究方向等,沒有統一的培養模式。因此,各高校為樹立良好的學校品牌,必須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在其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入手,制定合適的培養模式。
首先,從招生管理模式入手。各高校要加強MPAcc的招生管理,提高生源質量。各高校都應當成立一個專門的MPAcc教學中心,全面負責MPAcc的招生與管理工作。并且應該主動走出去,加強招生宣傳工作,采取各種激勵措施,拓寬招生渠道,加強與相關單位的聯系,招收優秀的在職人員和應屆畢業生。
其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合格MPAcc的關鍵。當前,MPAcc的師資隊伍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學術型研究生的導師,另一種是實際工作單位的資深會計工作者。學術型導師的理論功底比較厚實,科研能力較強,但操作能力比較薄弱。實際工作單位的資深會計工作者則相反,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功底比較薄弱,科研能力較差。各高校可以考慮選擇“雙導師制”,即在校內選擇一名理論基礎功底深厚的專職導師,同時在校外聘任一名實務經驗豐富的校外導師。
第三,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MPAcc教育是為了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會計人才,而社會所需要的也是這種復合型人才。針對這一特點,MPAcc教育課程設置方面要注重實務,堅持通才與專才相結合的原則。同時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四,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MPAcc的目標是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必須是其重點。在選擇實踐教學基地時,在清楚了解備選單位的地理位置、經營規模、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還要考察其經營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以及對于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熱心和重視程度。
(二)注意地理位置的選擇
這里地理位置的選擇,不僅包括校區地理位置的選擇,還包括實踐教學基地地理位置的選擇。有關校區地理位置的選擇,主要是考慮到近年來各大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校區也變得越來越多。在選擇新校區時,高校應該充分考慮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當地政府政策及周圍企業。一般來說,出于發達地區的高校就業率明顯高于落后地區。這是出于學校就業率考慮。另一方面,學生在報考院校時,地理位置也會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時候其重要性甚至超過學校名氣。因此,高校在選擇新校區時,一定要將地理位置考慮在內。
實踐教學基地的選擇,也應考慮地理位置。總的來說,位于發達地區的單位會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而選擇位于發達地區的MPAcc實踐教學基地,可以使學生接觸更多高素質人才,所學習的東西也更多,對學生提升也更大。
參考文獻:
[1]姚王信,黃宏斌,《基于生源差異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以MPAcc為例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2)
[2]徐向真,陳振鳳,劉西國,《 會計專業學位發展現狀及供求矛盾分析》,[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