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
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
由于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很多相關聯的管理制度、還有與之相關的軟件開發產業也隨之不斷升級,對于企業日常的運營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篇一
《 基于asp的人事工資管理系統 》
摘要
人事工資 管理系統是 企業 內部用以管理人事檔案和工資等信息的實用性軟件。用它代替企業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節省了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使企業人事管理和工資管理系統化、 科學 化、規范化和自動化。是 現代 企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本系統采用ASP 語言和Access數據庫開發而成,包括職工管理、檔案管理、考勤管理、工資管理等模塊,并將工資 計算 與考勤、獎懲相關聯,生成較合理的薪酬管理體制,以產生有效的激勵機制。同時系統設置了一些必要的輔助功能,比如對員工 合同到期提醒和生日提醒等功能,有助于鞏固企業與員工的 心理契約,促進員工積極向上,向公司靠攏。系統能夠實現數據的錄入、插入、刪除、查詢、 統計、更新等功能,能滿足企業職工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ASP;Access;數據庫;人事;工資
引言
1.1 系統開發背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 發展 和整個 社會 的進步, 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微型計算機的大范圍普及,使計算機的 應用 逐漸由科學計算、實時控制等方面向非數值處理的各個領域中滲透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微型計算機為處理核心,以數據庫管理系統為開發 環境的管理系統在辦公室自動化以及商業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1.2 系統 研究 意義
人事工資管理是企業內部很重要的一個管理事項,其管理方式和工具對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但一直以來大多數企業內部人事和工資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傳統的手工操作,這種人工管理的方式效率低,保密性差,而且很難滿足及時記錄、隨時查詢的需要,為信息的管理者帶來諸多不便。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控制和數據處理,不僅從整體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而且具有存儲量大,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這些更是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用計算機支持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務,能夠使人事管理自動化和科學化,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工資管理更是一項瑣碎、復雜而又十分細致的工作,如果實行手工操作,會浪費工作人員很多時間和精力,且失誤在所難免,而使用計算機進行工資計算和發放,不僅能夠保證工資核算準確無誤,而且能對相關信息進行統計,使工資與考勤、獎懲等事項合理掛鉤,使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更加科學有效。總之,為了很好的實現數據的錄入、插入、刪除、查詢、統計、更新等功能,以達到使企業人事工資信息管理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的目的,建立人事工資管理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1.3 系統研究 方法
根據系統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對管理員工信息和管理員工薪資的具體需求,我利用ASP和Access數據庫,結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軟件工程開發方法,在經過深入地 學習 之后,開發了此人事工資管理系統。以下將具體介紹整個開發過程中所涉及的 問題 及解決方法。
2 系統需求 分析
2.1可行性分析
2.1.1可行性分析
本系統使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作為開發工具。ASP采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方法---把程序和數據封裝起來作為一個對象,并為每個對象賦予相應的屬性,在ASP腳本中可以方便地引用系統組件和ASP內置組件,還能夠通過第三方組件來擴充功能;而且用ASP編寫的頁面非常小巧;靈活;實用無需編譯;可以方便的進行人機交互。同時又可以用非常簡單的語句實現對數據庫的操作。由于ASP程序的短小精干,對于繁忙的 網絡 系統不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系統采用Access作為后臺數據庫開發工具。Access作為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數據庫管理軟件,其圖形化界面使數據庫管理更加簡潔、靈活,同時又具有豐富的編程接口以及強大的報表功能,能夠為我們從事程序開發提供了很多方便。
2.1.2 經濟 可行性隨著 科學 技術的 發展 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計算 機的價格也已經越來越能被很多人所接受。不管是
在企業 還是家庭, 計算機的使用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所以從用戶 經濟 方面考慮,本系統的開發不會有很大的困難和風險。且系統本身成本較低,不需要很多的開發費用和以后的維護費用。
2.1.3 操作可行性
由于本系統 管理的對象比較單一,都是企業員工,且每個數據庫 內容 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設計的過程不是特別復雜,因此,比較適合于采用數據庫管理。且因為本系統所耗費的資源非常小,企業一般使用的微機無論在軟件上還是硬件上都可以滿足運行要求。
2.2 系統目標
一個基于 網絡 的人事工資管理系統,能在網絡 環境下實現數據的錄入、插入、刪除、查詢、 統計、更新等功能。將工資管理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與人事管理相 聯系,同時關聯員工的考勤和獎懲等管理,來生成每個員工的基本工資、津貼、實際發放工資等等,能夠實現人事信息和工資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
2.3 系統功能需求 分析
人事工資管理系統是為服務于企業內部人事和工資信息的管理而開發,主要用于企業使用電腦掌握和記錄員工檔案、快速計算和記錄工資發放、全面統計員工考勤和獎懲、培訓等事項,要求系統界面美觀大方,數據的修改和刪除簡單方便,數據具有可靠性和穩定性。具體應達到以下目的:
(1)科學管理員工檔案,優化分類,全面反映員工情況。
(2)管理考勤信息,保證 工作秩序。
(3)記錄薪資發放信息,保證有效的激勵機制。
(4)管理員工獎懲信息,促進員工積極向上。
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篇二
《 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報告 》
摘 要:工資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當今企業的發展,人員數量增加,企業的工資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復雜,本文通過一個公司實例,來說明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過程,實現工資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
關鍵詞:工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分析;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C9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5-0337-02
工資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涉及面廣,時間性強,與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進行工資發放工作,不僅能保證工資核算準確無誤,快速輸出,而且還可以通過銀行代發工資,利用工資數據庫對有關工資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統計,服務于財務部門其他方面的核算及賬務處理。下面以河北科加電子有限公司為例來說明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一、總體規劃說明書
系統規劃是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明確系統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發展方向、系統規模和開發計劃。做好系統規劃是信息系統建設成功的關鍵之一,它比具體項目的開發更為重要。
1、系統背景
河北科加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主要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器件,如彩電,組合音響等零部件。目前,該公司擁有計算機數約200臺,內部網絡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其主要功能有信息發布、宣傳專欄、員工通訊錄、軟件下載和公共信息查詢。網絡平臺采用C/S(客戶端/服務器)形式,數據實行集中化管理和維護,來降低企業的維護成本。
公司內部網絡是面向公司內各部門和全體員工的,所以對系統人機界面要求不高,只要操作簡單,方便員工使用即可。在硬件接口方面,由于該系統要與各部門聯網,如人事部,財務部,各車間科室等,所以各部門的計算機要串行連接。軟件接口方面,操作系統要求 Windows平臺,如:Windows98/Me、Windows NT/2000/XP;數據庫開發工具要求:SQL Server 2000 、PB 8.0、ORACLE 8.0 ;文檔數據環境:Microsoft Word 2000、Execl2000等。與系統相關的外部接口主要有:銀行賬號、公基金賬號、養老保險賬號、失業保險賬號等。
現有系統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某個職工的某扣款項目,上月有發生額,而本月沒有發生額,若本月開始時不清零,月末計算工資時,將會發生扣款多扣現象,造成錯誤。這體現了系統功能的不完善,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數據處理能力低。在錄入大量工資項目記錄的過程中,由于格式的不統一,系統只能在手工操作下逐條錄入信息,無法批量處理,導致了效率的低下。
(2)缺乏與其他系統間可擴展的接口以及規范化的數據傳輸格式,限制了其他工具和系統對工資數據進行共享(如銀行代發工資業務中與銀行的數據交換)。
(3)系統數據的操作權限以及保密機制過于簡單,系統安全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通過以上分析,新系統的設計應該盡量克服以上缺陷,使現有系統得到改進。
2、系統的可行性分析
在總體規劃的后期,要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可以從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和社會可行性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證。這對于保證資源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項目一旦開始以后能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
由于對工資管理系統這一類的企業財務系統進行開發已有一定的時期,有很多成功的實例,技術基礎也已經非常雄厚,因而技術上的準備應該不成問題,即該系統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新系統的建設投入,包括要添置一些硬件、軟件設備,還要招聘一些高級系統分析員。但是新系統可以減少人力,同時提高處理效率,降低錯誤率,這樣就降低了成本,使業務流程得到優化。所以該系統開發具有經濟可行性。
該系統的性質是軟件開發,對象是公司內部工資管理,因此在法律上是可行的;由于現在許多企事業單位都在著力構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適應時代信息化發展的要求,該工資系統的開發會更體現其使用價值和優勢,具有社會可行性。
綜上所述,本系統的開發立項是可行的。
3、系統建設步驟
3.1 組織現狀分析
了解組織現狀,明確組織的職責以及組織機構內的各種關系,是系統開發的前提,它幫助我們確定系統開發的目標。這一過程要通過實地考察搜集資料,需要3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
3.2 系統調查分析
這一過程要對企業現行系統進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各部門和公司整體的影響,根據系統存在的缺陷,對新系統提出目標和任務,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盡量消除其局限性。并且對新系統的構建從經濟、技術和社會三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證實系統開發是確實可行的。這一環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3.3 原系統改進意見的提出
通過對原系統的調查,已得出原系統的缺陷,針對系統所存在的問題,要提出改進的意見,也就是新系統的要求,即新系統開發的發展方向。這一過程在一周內就可以完成。
3.4 系統設計
這一階段要在對原系統結構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新系統結構,包括邏輯模塊設計和功能模塊設計,表示方法要用ER圖,業務流程圖,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該過程是設計報告的主體,必須詳細的說明,所以花費的時間也較長,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3.5 系統方案的實施
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是實現系統設計階段提出的物理模型,完成一個可以實際運行的信息系統,交付用戶使用。這一階段與前幾個階段相比,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時間上安排兩個月來實現。
3.6 系統的檢測
測試階段是把該系統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用一些測試手段來檢測系統功能能否實現,進一步判斷系統目標是否能達到。這一過程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
二、工資管理系統分析報告
1、系統將要實現的功能如下圖所示。
圖1 工資系統功能模塊圖
2、系統數據庫說明
新系統設計很多數據處理過程,因為工資的匯總核算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所以有效的數據庫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好的數據結構不僅能對系統功能提供支持,還可以使系統在現有條件下,具有處理速度快、占用存儲空間少、系統開銷和費用低等特點。
本系統在開發時選用了穩定性較強的Windows XP中文專業版和Visual Basic6.0作為開發語言,同時選用了Access數據庫,由于這些軟件產品都是Microsoft公司的產品,因此彼此之間的兼容性較好,開發出的應用系統穩定性較高。Visual Basic 6.0具有可視化的開發環境,可以快速完成系統的開發,內部集成的數據庫訪問通道,使得可以輕松方便的對數據庫管理。
三、系統試運行及監測報告
在MIS開發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措施保證軟件質量,但是實際開發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差錯,系統中通常可能隱藏著錯誤和缺陷,如果將沒有通過周密測試的系統投入運行,將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因此系統測試是MIS開發過程中為保證軟件質量必須進行的工作。軟件測試的目標應該是以盡可能少的代價和時間找出軟件系統中潛在的錯誤和缺陷。
經過試運行,得出以下結論:該系統流程符合企業內部工資管理的要求,界面友好,既面向開發人員,又面向用戶,系統輸入信息方便(好多信息,系統自動生成),用戶使用起來簡單,方便。但是由于時間有限,資料有限,有些地方還設計的不夠詳細,還需要更好地完善。
參考文獻:
[1]、鄺孔武,鄺志云.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二版)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6
[2]、薩師煊,王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3]、羅朝勝.Visual Basic 6.0程序設計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1
[4]、李玉東.Visual Basic 6.0中文版控件大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2
[5]、盧毅.Visual Basic 6.0數據庫設計實例導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9
有關有關員工工資管理系統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