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應用論文
提升學生在學習、實踐和創新等方面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協調統一是我國中長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信息技術教育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環節。《信息技術》課程與我國現行的其他課程相比算是一門比較“年輕”的課程,是一門基礎性、綜合性、發展性和技術性的操作應用型課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應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應用全文如下: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形式有極大的區別。其教學理念是“先學后教”,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因其學科的特殊性,課堂教學很有必要進行“翻轉”以提高教學效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翻轉課堂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局限于常規課堂的學習,很難有所突破。近年來被國外眾多學校所接受的新教學理念――翻轉課堂,逐漸成為國內教改的新浪潮,但由于我國實施較晚,導致在教學實施中存在較多的局限。本文將針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做以下探討。
一、翻轉課堂的局限性與優勢分析
1.局限性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生在課堂爭論和自主探索方面的能力還尚有不足,所以翻轉課堂難以滿足具有較強系統性、推理性的課程需求。特別是講授知識邏輯性較強的內容時,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反而不如傳統教學課堂。但針對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等便于任務驅動的課程,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師需組織有效的課內外學習,構建全面的知識學習系統,讓學生更有信心學習信息技術課,更深入的挖掘自身潛能。
2.優勢
翻轉課堂是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很好地幫助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方面。
(1)能滿足學科因材施教的需求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基礎不扎實,教學活動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但實踐教學證明,只要教師能提供給學生更充足的學習資源,這種現象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2)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能有效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由于翻轉課堂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將課堂學習交到學生手中,所以學生可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學習的進度和時間,這對鍛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極為重要。
(3)有助于學生培養協作、創新能力
該教學模式中鼓勵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可培養學生創新及探究的能力,并且該教學模式能加強學生間和師生間的分享交流,從而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溝通交流和協作能力。
二、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問題導引與任務驅動并舉
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設計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即采取問題導引的方式講解理論知識點,重點呈現課程所主講的知識點,讓學生以遞進性、層次性的問題理解關鍵概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知識點布置可供學生實踐操作的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促進其突破各個知識點。例如,在教學《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人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筆者通常是在學生觀看教學資源后,布置設計呈現四季變化效果的圖片任務。比如,春季向秋、冬、夏三季的變化:
首先春變秋,通過微課觀看春變秋任務,掌握基礎概念“色調”,并模仿教程制作圖片,學會如何調整圖片色調;其次春變冬,同樣以微課形式觀看,理解“飽和度”的概念,并掌握ACDSee在處理圖片特殊視覺效果時如何調整飽和度,學會怎樣減少圖片綠色,和怎樣用“濾鏡”功能美化整張圖片,從而實現春變冬的效果;最后是春變夏,借助之前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自主嘗試制作刺眼的太陽光和樹木更綠的效果,并觀看夏景制作微課,制作荷花滿塘的效果。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可對復制的荷花圖片進行旋轉、裁剪等操作,把握圖像合成的基本操作方法。其實,在這一教學環節中,筆者所實施的便是“任務驅動,問題引導”原則,通過某個變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
2.授課要點與教學資源互補
教師將課程的關鍵知識點和典型案例錄制成教學需要的微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步驟掌握課堂講解的知識點,并在觀看過程中熟悉操作步驟,完成教學實踐性任務。翻轉課堂要求教師減少課堂講授時間,但又要在不減少基礎知識講解的前提下,提供給學生更多探究的時間和機會,以便學生增強課堂中的交互性、協作性,以便在相互質疑探討中實現知識內化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時,筆者除提供給學生微視頻即操作的支持外,還對重要環節提出了要點提示。
比如,在春變夏任務時提出要點:旋轉圖片的方法,在軟件ACDSee中打開圖片,選擇工具欄中的旋轉圖標,確認已設置適當的旋轉角度;裁剪圖片的方法,打開圖片選擇工具欄中裁剪圖標,裁剪設置適當的裁剪區域;合成圖片的方法,在工具欄中選擇合成圖標,確認好合成區域后以剪貼板形式將圖片復制到其他圖片中。通過要點提示,搭設好學生的學習支架,滿足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幾乎不用微視頻僅按照要點就能解決問題,從而優化學習。
三、翻轉課堂的教學總結
教學實踐證明,有效合理的翻轉課堂可優化學生的課堂學習,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要認清翻轉課堂的優勢和局限性,結合教學實際探索出更適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翻轉課堂,積極推進其教育改革,促進信息技術教育持續的向前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