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品加工技術論文
畜產品加工學是一門理工農相結合、多種學科交叉的應用型學科,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畜產品加工技術論文,僅供參考!
畜產品加工技術論文篇一
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初探
摘要:通過對網絡教學建設內涵的理解,結合畜產品加工學的課程特色,探討了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的思路與內容。包括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高校畜產品加工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畜產品加工學;網絡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2-0144-0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高校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借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現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畜產品加工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課之一,具有涵蓋知識量大、范圍廣、綜合應用性強等特點。將網絡教學運用于畜產品加工學中,對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畜產品加工學的課程特色
1.多種學科交叉,綜合性學科。畜產品加工學是一門理工農相結合、多種學科交叉的應用型學科,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的知識基礎是建立在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等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上的實踐綜合性課程[1]。主要介紹了畜產品(肉品、乳品、蛋品及毛皮等)原料組成與化學性質、功能特性與加工工藝及質量控制等方面內容,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畜產品加工原理,生產工藝流程、產品質量管理及控制手段,能夠使用常用的儀器設備,了解工廠設計、車間布局等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因此學好畜產品加工學尤為重要。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畜產品加工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教學。因此,加大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在原有的畜產品加工實驗中,主要包括了各類畜產食品制作的工藝性內容,如西式火腿、烤雞、牛肉干的制作等;還有對原料的新鮮度檢查、品質評定、理化性質檢驗等方面的內容,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能力的培養[3]。除了開展綜合性實驗外,為了進一步深化和鞏固學生對畜產品加工生產過程及生產設備的認識,學院還會與地方大型畜產品加工企業相聯合,共同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安排學生實習,并完成畢業設計。從而使實踐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相呼應,將產學研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得到鍛煉,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4]。
二、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的目的
畜產品加工學研究范圍廣、信息量大、實踐性強。因此,在課程建設中需要不斷的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化資源,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1.課程內容的完整性與系統性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與傳統單一的網絡課件相比,網絡課程是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評價體系等整合在一個統一的系統之中,它并不是單獨顯示某一章節的課件內容,而是系統的、一體化的展現出畜產品加工學的基本骨架以及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5]??梢宰寣W生全面的了解課程重點、難點和教學進程。從而有組織、有目的的學習畜產品加工學龐大的知識量,提升網絡課程質量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個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網絡課程建設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特點和學習動機自由地選擇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習主動性[5]。而教師的角色從教學的主導者變為顧問和教練,如討論交流、在線答疑、組卷測試等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和指導,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6]。
3.豐富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習興趣。為了充分體現網絡課程的特征,獲得良好的呈現效果,使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互相補充與完善,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使傳統與現代化教學媒體互相滲透,發揮整體功能,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7],在內容表現方面,應盡量采用文字說明、背景資料支持、圖文并茂的課件、重點難點內容動畫表現以及視頻播放相結合方式。如在學習胴體的分割和肌肉組織特性時,就可以通過圖片和動畫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學錄像和視頻的使用,使學生充分了解不同原料從屠宰到加工的生產全過程,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又使知識點的表達更生動有趣,引起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激發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也是提高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重點
根據畜產品加工學的課程特色和網絡課程建設目的,將重點放在合理的課程設計和豐富的資料整理兩個方面。
1.在整個畜產品加工課程設計方面,除了要有必備的課程基本資料(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課件、教學視頻、課程習題、教學參考書等)外,還應該包含討論、案例分析、章節測試、提問交流等師生互動環節。如學生看完一部分相對完整、獨立的課件、視頻、圖片內容后,歸納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議題,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問題,發表見解,使學生自覺地、獨立地發揮想象;并且結合視頻內容,以生產中的具體問題作為案例,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根據各小組參與程度和結果的不同給出一定的評分,用成績督促小組成員的合作積極性;課后對課程的重點、難點內容安排網上習題,布置作業,網上批改的方式來鞏固課堂理論知識,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
2.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收集和整理與畜產品加工學相關的知識素材,收集動物品種、飼養管理、原料生產、產品加工、機械設備有關專業圖片,將傳統的文字多媒體課件進一步充實完善,增加豐富多彩,使課件內容更加清晰、精美、生動并富有吸引力,啟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與此同時,收集肉、乳品加工有關專業視頻,如動物屠宰工藝,胴體檢疫、分割加工,主要肉、乳制品的加工技術等,方便學生上網觀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四、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效果
我學院畜產品加工學課程,通過教學團隊多年的努力和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效果不斷的提升,為社會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教師水平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師資力量雄厚,尤其是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傳、幫、帶作風。該課程的主講教師,自擔任該課程的講授及實驗教學工作以來,積累了大量的授課經驗,參與了相關教材編寫。同時利用許多進修學習的機會收集了該課程的相關教學資料,在備課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平臺開辟了畜產品加工學網絡課程,為學生們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和資源,開放式教學不僅方便本專業學生提升專業水平,也為許多非食品專業學生擴充知識面,不斷充實自己提供了機會。在教學過程中,畜產品加工學教師團隊根據課程特色,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尤其是在實訓課內容的安排上,既安排驗證課堂基本理論的一些常用簡易實驗,如肉類新鮮度測定、原料乳新鮮度檢測與摻假試驗等;還安排了與實際生產緊密相連的一些基本工藝實驗,如肉類腌制、干制、烤制工藝,消毒乳加工、乳的分離、酸乳和乳粉加工技術等。實訓結束之后,要求學生認真撰寫實驗報告、課程實習總結,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各自的結果進行系統分析,對存在的問題加以討論。除此之外,還為學生安排了深入企業的見習機會,讓學生們直觀的了解畜產品加工的生產過程,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高了今后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畜產品加工學的網絡課程雖已通過試運行,教學效果初見成效。但在網絡建設過程中依然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師對網絡課程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殊不知這是高等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加強對高校教師以及學生有關網絡課程建設的培訓,讓師生共同參與教學工作,在同一個學習的平臺上交互式學習,及時解決學生們遇到的問題,增加互動性是勢在必行,也是不斷的提高畜產品加工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培養更多專業人才中的改革重點。
參考文獻:
[1]王兆丹,唐華麗,韓林,汪開拓,肖國生.畜產品加工工藝學教學改革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5):231-232.
[2]汪張貴,閆利萍.本科院校畜產品加工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2,(3):152-156.
[3]安森亞,王斌,李云芳,魏建春,孫向陽,李和平.畜產品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創新刊),2012,(4):70-73.
[4]孫健,徐幸蓮,周光宏.“畜產品加工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實踐與成效[J].中國大學教學,2009,(5):45-46.
[5]舒暉.網絡課程建設內涵、影響因素及其意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2):7-8.
[6]胡妍.大學語文網絡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1(1):81-83.
[7]秦華珍,甄翠明,潘家英,冼寒梅,軍文蔥,韋乃球,鄧家剛,易蔚.《中藥學》網絡課程建設體會[A].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基礎理論分會第二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
基金項目:新疆農業大學課程建設項目。
作者簡介:巴吐爾・阿不力克木(1968―),男,維吾爾族,副教授,主要從事畜產品加工教學科研。
畜產品加工技術論文篇二
關于阿榮旗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摘 要】近年來,阿榮旗委、政府立足于耕地470萬畝,農業人口23萬人這一農業旗的基本旗情,全力扶持農畜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把農業現代化擺在了工業化、城鎮化的首位強力推進。但由于受地域差異和經濟總量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畜產品加工業仍存在規模小、加工轉化率低等多種問題,本文針對阿榮旗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談點膚淺的看法。
【關鍵詞】農畜產品;加工業;產業化;合同農業;訂單農業
近年來,阿榮旗委、政府立足于耕地470萬畝,農業人口23萬人這一農業旗的基本旗情,把農業現代化擺在了工業化、城鎮化的首位強力推進。
一、阿榮旗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截至目前,全旗現有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20家。其中,糧油加工企業4家、乳品加工企業3家、淀粉加工企業3家、肉類加工企業8家、飼料加工企業2家。經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兩級分別認定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傎Y產8100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626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78900萬元,增加值110832萬元,利潤總額4637萬元,上繳稅金682萬元。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0%。通過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農牧業生產的迅速發展。
目前,全旗共有3家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中榮食品公司,總投資1.2億元,年屠宰加工肉牛8萬頭,肉羊30萬只,到“十二五”末期,達到年屠宰加工肉牛15萬頭,肉羊50萬只;科羽禽業公司,總投資2.25億元,年加工肉雞5000萬只,建設4000萬只肉雞孵化場、20萬噸飼料加工和30萬套種雞繁育基地;奈倫淀粉公司;設計加工能力30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0萬元,增加值5800萬元,帶動農戶9130戶。
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全力扶持農畜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強力推進機制。各鄉鎮、各部門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圍繞本地產業發展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明確產業發展重點,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農畜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為了切實做好農牧業產業化項目發展扶持工作,阿榮旗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阿榮旗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阿榮旗加快推進肉牛肉雞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阿榮旗加快推進中草藥沙果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政策,切實促進原料生產基地迅速發展,基地規?;?、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程度不斷提高,有力保障了農畜產品加工業的持續發展。三是堅持多措并舉,推動農牧業產業化又好又快發展。
二、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雖然阿榮旗在農畜品加工業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差異和經濟總量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畜產品加工業仍存在規模小、加工轉化率低等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加工轉化率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現有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生產方式處在原料掠奪和原料粗加工狀態,加工轉化率較低。二是缺乏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目前,阿榮旗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企業實力不強,對農牧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十分有限。三是科技基礎薄弱,創新發展的后勁不足。企業缺乏產品自主開發能力,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程度低,加工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四是缺乏基地的有力支撐,產業化帶動面窄,基地與加工企業利益關系不穩定。農畜產品加工業與農牧業原料基地的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企業與農戶之間沒有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未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原料生產規?;藴驶潭鹊?,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缺乏穩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三、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思路與目標
(一)前景分析。當前阿榮旗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發展前景廣闊。一是農牧業發展為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多年的努力,阿榮旗糧食種植面積、種植結構,牲畜頭數、圈舍建設等,已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規?;?、標準化的建設目標并顯示出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為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充足的原料。二是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為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創造了獨特的競爭力。到2015年,農作物播種面積將穩定在470萬畝,種植結構調整為“123355”,即大豆、玉米、水稻、雜糧、白瓜籽、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分別為100、200、30、30、50、50萬畝。糧食產量達到40億斤,牲畜存欄總數達380萬頭(只),乳產量達45萬噸、肉產量達8萬噸。
(二)明確了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思路。一是確定肉類、玉米、大豆、馬鈴薯為農牧業產業化四大重點產業,優先謀劃,優先扶持,優先發展,努力打造成支柱產業;二是確定乳業、白瓜籽、水稻、小雜糧等為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潛力產業,積極扶持基地做大,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努力打造成優勢產業;三是確定柞蠶、沙要、中草藥為特色產業,予以重點發展,全面打造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四是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有機食品園區,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20個產業化項目。
(三)按照全旗總體發展思路,全旗農畜產品加工業產業發展目標是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以四大支柱產業為核心,推行多種產業化發展模式,力爭使十大富民產業全部實現產業化經營,全面提高現代農業建設水平,重點選取肉類、玉米、大豆、馬鈴薯四大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做成東北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產業化品牌,全力打造“東北鵝都”、“東北薯都”、“中國蠶都”、“肉乳故里”、“糧豆之鄉”和“白瓜籽之鄉”,實現建成一批特色基地、壯大一批龍頭企業、發展一批專業組織、創建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支柱產業的“五個一批”目標。
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的建議
(一)加強農畜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按照農畜產品加工業對原料生產的要求和優勢農畜產品區域化布局的要求,加大國家投入力度,加快專業化基地建設,推進產業化進程,調整優化農畜產品區域布局,提高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
(二)大力扶持培育各種類型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帶動力量。一是要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扶持現代農業實現產業化經營,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全旗十大富民產業全部形成產業化經營格局。二是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實現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緊密連接,深挖龍頭企業的發展潛力,為農戶脫貧致富創造條件,實現企業、合作社、農戶“三贏”。三是重點扶持現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對中榮食品公司、科羽禽業、凱蒙中草藥、金昌繭柞蠶深加工等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提升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能力。
(三)推進農畜產品加工企業機制創新。一是堅持因企制宜、多樣并舉,引導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建立和完善以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二是以資產為紐帶,名牌產品為龍頭,組建企業集團,增強競爭實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狠抓企業科技進步和創新。一是鼓勵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增加技術開發的投入,逐步將企業培植成為農畜產品加工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提高農畜產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強對企業員工及基地農牧民的科技培訓工作,大力推廣普及先進實用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畜產品加工技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