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勝任力理論下的中小學校長素質結構研究初探論文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尚未完全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充分滿足人民大眾的教育需求。中小學校作為承擔基礎教育任務的主體,其辦學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而中小學校的辦學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校長的能力和素質。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勝任力理論下的中小學校長素質結構研究初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勝任力理論下的中小學校長素質結構研究初探全文如下:
摘要: 中小學校長素質是中小學校長成功履行校長職責所必需的能力,本文在文獻回顧、問卷調查、文本分析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勝任力模型構建出優秀中小學校長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政治能力,領導典范,人際交往需求,情緒管理,崗位知識,教學領導能力,概念思考,組織能力,邊界管理意識,責任心,合作精神十二個方面。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學校長素質結構。
關鍵詞: 中小學校長 勝任力模型 素質結構
勝任力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傳入中國,最初主要是在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內研究和應用。自2000年以后,我國教育專家對教師、校長和大學輔導員等特定人群的勝任力特征研究。
1 勝任力的研究背景
1973 年,麥克利蘭在他的《測量勝任力而非智力》文章中首次提出勝任力概念。他強調影響工作績效的個人條件和行為特征能為提高組織效率和促進個人事業成功做出實質性的貢獻。這種直接影響工作績效的個人條件和潛在的行為特征稱為勝任力。①目前,對于勝任力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從不同層面提出了不同的說法。總的來看,勝任力的含義包括四個方面:勝任力強調工作情境中個人的知識、技能、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質、動機、價值等特征;勝任力與個人工作績效密切相關;勝任力與個人能力水平和行為表現相聯系:勝任力能區分個人的優秀表現和一般表現。綜上所述,勝任力的概念更強調了工作背景和績效,強調了個人的自我概念和特征等心理特征因素,而且能夠直接區分出卓越和一般工作者。筆者認為勝任力就是指一個人的能力素質。素質又叫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與成就一般的人區別開來的深層特征。
2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研究的背景和現狀
2.1 國外研究狀況
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學者將勝任力理論研究引入教育領域。到70年代末,美國中學校長協會成立了校長勝任力特征指標體系,并用它來指導校長選拔和管理工作。之后,勝任力理論研究傳到了英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校長勝任力特征就成為英、美等發達國家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美國研究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特征有,分析各種復雜問題、判斷、組織、決斷、領導、承受壓力的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及時了解他人各種需要和所關切的問題、廣泛的興趣、注意自我修養、具有較成熟的教育思想,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觀點。②澳大利亞校長中心認為校長作為其領導能力包括教育領導力、監督、績效評估、個人意識、溝通、壓力管理、個人管理、培養他人、影響力、沖突管理、團隊建設、清晰的系統思維、戰略思考和規劃、建立組織文化、資源管理、項目管理、全球視角、領導視角、環境和行業觀點、公共關系等。③
2.2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以往的校長素質研究側重于整理西方學者研究的現有資料或者進行相關理念探討,關注不同主體對校長的“應然素質”的理念探討,而對其“實然素質”研究甚少。隨著勝任力理論的出現,標志著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進入了一個以能力為研究基礎的時代,給國內學者研究校長能力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
3 中小學校長勝任力素質模型的建構
要想為提升中小學校長素質給出自己的策略,那么首先要了解作為一個中小學校長應具備哪些素質。
這個模型總體上包括兩層次:水上冰山部分(知識和技能),這是對勝任者素質的基本要求,相當于是職位的硬件素質,但它不能把優秀者和一般者區分別開來;水下冰山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等的勝任力,可統稱為鑒別性勝任力,是區分績效優異者與績效一般者的關鍵因素,是崗位職務要求的軟性素質,而且是潛在的、持久的個人特征,帶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4 結論與實踐啟示
中小學校長要變為優秀的領導者,這些勝任力將為校長實踐增添價值。本文在文獻回顧,模型建構的基礎上,得出以下結論:
4.1 戰略管理的勝任力
作為戰略性領導者,需要各種有效技能和知識來改善組織結構,改組管理鏈條。中小學校長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花費大量時間在各職能領域,如教學管理、教務、學生工作、對外事務,而不僅僅限于常規的行政管理活動。校長需要全面的技能知識,尤其是要清晰地了解本校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未來學生入學準確的預測,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
4.2 變革管理勝任力
中小學校長對內應是一個優秀的學者,對外應該是一個出色的社交家,他應該對學校和緊密與學校緊密相連的社會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這就要求他將自己看作值得信賴的領導者,使他人接受領導的目標、任務、計劃和政策,以身作則,最終使學校各個職能部門的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4.3 人際關系勝任力
中小學校長應采取不同方法與老師迅速實現交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招聘和保留專業知識的優秀老師顯得更加重要,很多學校應該優秀老師的跳槽而擔心影響學校的生源。鑒于此,中小學校長應該是知識管理的擁護者,進而要求校長做到:
(1)對教學實踐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夠指導和幫助本校教師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策略;
(2)掌握有效的行政管理知識和技能,善于調動行政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努力在學校內營造出一種團結互助的和諧氛圍.使得教師間形成相互學習的良性關系。中小學校長的工作中包含較多的情緒勞動,要求其具有較高的情緒管理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