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化管理論文
信息化管理的理論研究,將會使建設工程項目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工程信息化管理論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工程信息化管理論文篇一
建設工程信息化管理探討
摘要:建設工程信息管理是現代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簡要探討建設工程信息管理的意義,針對國內建設工程信息管理的普遍現狀,分析制約信息管理發展的因素,解決制約信息管理發展因素的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項目管理;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2-pppp-0c
在我國,項目管理系統的引進、應用與發展歷時二十年左右,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項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往往是最薄弱的環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其在建設工程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展,建設工程已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管理的水平影響著整個項目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
1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1.1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含義
信息指的是用口頭的方式、書面的方式或電子的方式傳輸(傳達、傳遞)的知識、新聞,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報。聲音、文字、數字和圖像等都是信息表達的形式。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傳輸合理的組織和控制。項目的信息管理是通過對各個系統、各項工作和各種數據的管理,使項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獲取、存儲、存檔、處理和交流。
建設工程信息包括在建設項目立項、調研、可行性研究、評估、決策、計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到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活動中產生的信息,以及其他與項目建設有關的信息,它包括:項目的組織類信息、管理類信息、經濟類信息、技術類信息和法規類信息。
1.2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任務
1)負責編制信息管理手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信息管理手冊的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并檢查和督促其執行;
2)負責協調和組織項目管理班子中各個工作部門的信息處理工作;
3)負責信息處理工作平臺的建立和運行維護;
4)與其他工作部門協同組織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錄入、審核、加工、傳輸、發布)和形成各種反映項目進展和項目目標控制的報表和報告;
5)負責工程檔案管理等。
1.3 建設工程信息的特點
1) 內容構成的繁雜性。一項工程建設項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門、多專業、跨地區的綜合成果。
2)信息來源的廣泛性。從工程項目的提出、調研、可行性研究、評估、決策、計劃、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涉及到諸如涉及設計、監理、施工、設備、物資、運營等各個單位或部門,在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溝通管理和綜合管理等方面。
3)信息形成的階段性。大致可分為前期準備階段、工程設計階段、工程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和使用維護階段5個階段。
4)產生時間的延續性。隨著整個工程的進展而逐漸產生,并一直延續到工程竣工驗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維護階段。
5)信息類型和載體的多樣性。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竣工驗收、運行管理等多個階段均可能產生聲、像、圖、文、數據等不同類型的信息,這些信息以紙質材料、照片、膠片、磁帶等形式存在。
6)信息使用的頻繁性。建設工程各階段產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各個參與方、各個管理方面產生的信息都具有關聯性。
7)信息管理的規范性。必須以現行的有關建筑工程施工資料管理的規范、標準、強制性條文為基礎,結合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以及建設部門對工程技術資料的具體要求而開展。
1.4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處理的方法
由于建設工程項目大量數據處理的需要,在當今的時代應使信息處理由傳統的方式向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方向發展,以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價值,以及信息對項目目標控制的作用。其核心的手段就是建立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
1)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由一系列硬件和軟件構成:數據處理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繪圖儀等)、數據通訊網絡(包括形成網絡的有關硬件設備和相應的軟件)、軟件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和服務于信息處理的應用軟件)等。
2)基于互聯網的項目信息門戶(PIP):項目信息門戶即在對項目實施全過程中項目參與各方產生的信息和知識進行集中式管理的基礎上,為項目的參與各方在互聯網平臺上提供一個獲取個性化項目信息的單一入口,從而為項目的參與各方提供一個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協同工作的環境。它的核心功能是在互動式的文檔管理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促進項目參與各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促進項目參與各方的協同工作,從而達到為項目建設增值的目的。
1.5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工程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和信息資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類似項目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許多有價值的組織信息、管理信息、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法規信息將有助于項目決策期多種可能方案的選擇,有利于項目實施期的項目目標控制,也有利于項目建成后的運行。
通過信息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開發和應用能實現:
1)信息存儲數字化和存儲相對集中,有利于項目信息的檢索和查詢,有利于數據和文件版本的統一,并有利于項目的文檔管理;
2)信息處理和變換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并可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
3)信息傳輸的數字化和電子化,可提高數據傳輸的抗干擾能力,使數據傳輸不受距離限制并可提高數據傳輸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4)信息獲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項目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同工作。
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達到為項目建設增值的目的。
2 我國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現狀與分析
1)信息化硬件條件如計算機硬件、網絡設備、通訊工具等等已經基本具備,但利用不完全,僅利用計算機的單機操作和點對點的信息網絡傳輸,使用效率較低。其原因是沒有建立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建立基于互聯
網的項目信息門戶。
2)建設工程項目的信息量大而雜,存在大量的錯誤信息,而有用信息得不到及時傳遞和應用。業主與承包商的數據不連續、不集中,施工、監理、項目部數據獨立,存在“信息孤島”各部門的信息傳送成本較高。其成因是由于建設工程參與單位眾多、工序復雜、動態性強、資料檔案繁多,時間跨度大,以及沒有建立項目信息門戶。
3)很多的工程項目沒有建立信息管理體系,信息管理由其它職能部門代管,責權不明,信息化管理與控制體系缺失這樣一個狀態;很多的工程項目沒有建立穩定的信息數據庫或建立的信息數據庫編碼不規范,造成信息易丟失,使用不便利。其成因分析是由于對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出于對投資或者成本的考慮,而忽略了信息管理機制的建立。
4)以紙張作為信息的載體進行存儲和傳輸,紙張消耗量大,資源浪費嚴重。其原因分析是傳統的信息處理模式沒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及時更新。
5)具備計算機應用能力、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能力和擁有專業工程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比較缺失,建設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其原因分析是長期以來我國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相互脫鉤,分開進行,缺乏對復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訓,人才過于單一化。
3 解決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落后的辦法探討
1)歷經二十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中國工程建設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既與國際接軌,又符合中國國情的工程建設管理體系。但另一方面,應用信息化技術對工程項目進行主動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不能保障項目建設的規范推進和項目過程中資料的有效收集與分析。工程項目的運營維護和科學化管理與國外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大對信息化管理的理論研究,加強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的實踐工作,形成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信息管理系統。
2)深化對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落實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工作,使其達到為項目建設增值的目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要建立信息管理體系,建立專門的信息管理機構,要有專業化的人才從事其工作,工作到崗,責任到人。
3)建設工程項目要建立基于網絡的信息處理平臺(如圖1所示),使建設工程信息存儲數字化和存儲相對集中,有利于項目信息的檢索和查詢,有利于數據和文件版本的統一,并有利于項目的文檔管理;使信息處理和變換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并可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使信息傳輸數字化和電子化,提高數據傳輸的抗干擾能力,使數據傳輸不受距離限制并可提高數據傳輸的保真度和保密性;使信息獲取便捷、使信息透明度提高、使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項目參與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同工作。
4)加強人才的培養,國家要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人才進行工程專業技術、項目管理知識、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技術等綜合能力的培訓,使其能適應現代化的項目管理工作。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入發展,政府促進信息化建設戰略不斷地推進,我們廣大的工程建設領域的從業人員協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必將會使信息化技術為建設工程項目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永福.建設法規[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 丁士昭.建設工程信息化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 田素蘭,周劍.試談安全管理中的決策問題[J].建筑安全,2002(11):31-32.?
[4] 董勇.建筑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3.?
[5] 劉伊生. 建筑項目管理[M]. 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6] 全國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培訓教材編寫委員會.施工項目信息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工程信息化管理論文
工程信息化管理論文
上一篇:工程信息管理論文
下一篇:工程造價管理論文的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