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論文例文(2)
高等教育管理論文例文
高等教育管理論文例文篇二
淺談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摘 要: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因為我國的經濟在不斷進步,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大。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級職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方式非常重要。如果管理方式不合理,那么就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目前看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且提出了應對措施,希望能對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等職業 教育 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238-01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級職業人才的重任。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學校加強管理,不斷改進和更新,這樣才能達到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組織結構存在嚴重的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本科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現在培養目標上面,本科的培養目標是綜合素質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人才。很多高等職業教育都沒有考慮自身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僅僅只是簡單的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組織結構,同時也沒有構建符合實踐性和開放性需要的新組織結構。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等職業人才,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非常的重要。但是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建立相應的實訓場所,所以也不能建立一個合理組織結構。
2.單一管理與綜合服務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還存在單一管理和綜合服務的問題。嚴格的來說,高等職業教育是根據社會和企業的需要來培養人才的,學校提供設施、設備、環境、方法等,向學生們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高職院校的學生既是接受職業教育服務的對象,同時也是高職教育服務過程的結果。因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大眾化的特點,這需要學校的管理必須由單一管理轉向綜合服務型轉變。
3.管理缺乏一定的特色
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缺乏特色,這是大多數學校都存在的問題。管理的特色必須建立學校定位的基礎上。因為高職培養的是職業人才,所以動手操作能力比理論知識更加重要。一些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來建立有特色的管理體系,甚至只是一味的模仿普通本科的管理方式。
4.管理方式陳舊
長期以來,高等職業學校的管理都是以管理者為重,管理者對學生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無條件服從。管理者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懲罰學生。這種管理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學生的錯誤行為,但是長期下去會造成不好的后果,一部分學生會產生抵觸心理,同時也會使學生失去獨立性和自主性。
5.專業設置不合理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的比重在逐漸的增大,對第三產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而且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了53%,很多農村的勞動力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高職院校設置了很多有關于第三產業的專業,專業的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專業結構非常不合理,因為第一產業比例過低,農業專業非常少。此外,個別專業規模過小,學校不考慮學生的職業需求,隨意設置專業。
二、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的對策
1.將專業技能作為核心需求
在編制教學計劃的時候,需要對社會和企業進行調查,并且實施科學的論證,將學生的就業需求和專業課程的設置聯系起來。根據企業和社會的需要來設置專業結構,確定課程。此外,在管理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要遵循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模式,建立合理的培養準則。在建立國家職業技能這方面,必須要適當的借鑒國外的經驗。
2.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
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是高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學校要大力的建設教師隊伍。首先要鼓勵教師取得雙師資格,比如文科教師可以考工藝師、審計師、律師等,理科教師可以考工程師、建筑師等。另外還要為學校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培訓的內容除了有高職課程方面的知識,還有教師的專業素質。最后,要使教師們參加和高職類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全面的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3.重視實踐和操作
因為高職院校培養的是職業型人才,所以實踐和操作非常重要。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給學生提供操作和實踐的機會,可以和校外的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讓學生進入企業內進行實訓。同時還可以和企業簽訂協議,根據企業的需要來對學生進行培訓,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在學生進行操作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其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適應工作崗位。
4.對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教育和指導
在平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教育和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使他們了解就業政策。除了要將就業指導融入到學生日常教育活動當中,還要耐心的解答學生的疑問。而且學校還可以開設就業指導室,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根據學生的不同職業需求,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建議。最后還要鼓勵學生創業,和企業或者相關機構合作,為學生的創業提供好的條件。
5.合理調整專業結構
高等教育學校在設置專業的時候,要突出特色,滿足市場需要。首先要將社會需求作為導向,根據地方或者行業經濟科技發展的需要來對專業結構進行調整。此外還要重視對專業的社會背景、行業背景的分析,不能夠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相悖。對于一些冷門專業,要通過提供就業優惠、降低學費等方法來使之升溫。另外還要建立校內實訓的場所,投入一部分硬件設備、設施,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以便使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
6.搭架人才供需平臺
為了幫助學校和學生掌握市場信息,相關部門需要搭建人才供需平臺。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當地人才的需求狀況,對人才進行預測,建立網絡、電視、廣播、報紙、信息中介等的綜合信息平臺,保證信息的通暢。同時也需要建立學校、企業、學生三者之間的信息通道,使企業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也能夠了解企業、用人單位的情況,拓寬學生的就業范圍。
參考文獻
[1]高玲.當代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市場化趨勢韻爭論與麓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4):117-118.
[2]張曉芳.淺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12(6):21-23.
看了“高等教育管理論文例文”的人還看:
1.高等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