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論文免費范文(2)
職業教育的論文免費范文篇2
論高職高專醫護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應對舉措
一、醫護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的醫學院校的英語課程設置遵循由通用到專門的過程。通用是指基礎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學生在完成這些基礎英語后,進入或者過度到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ESP)階段[1]。在專業用途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認識護理專業英語的重要性,掌握護理英語專業的詞匯,能夠閱讀護理英語的專業文獻,具備護理英語聽說讀寫等技能,同時也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為以后更多的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是在這一關鍵的專業英語教學階段,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以下筆者就幾個重要突出的問題做出分析。
1.教材選用不合理
專業用途英語是基礎英語的基礎上開始的。目前,我國的基礎英語教材的設計和使用比較成熟,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大量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與之形成比對的是,由于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直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形成對于不同醫學醫護專業,不同醫學層級的學生編寫的專業英語教材。我國醫學專業英語仍然處于無系統的無序狀態,各個醫學院基本都是根據自身特點和教學情況提出自己的教材,沒有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醫學英語教材可以在全國推廣使用[2]。
2.教學方法陳舊落伍
當今醫護英語教學還是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記憶為輔。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仍熱是教學方法的主要實現手段。 對于多媒體教學,現在醫護英語教學中并沒有被廣泛推廣使用,或者用的不夠豐富。
3.相對匱乏的師資隊伍
另一方面,教師隊伍師資力量也相對較弱。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時代,對于醫護人員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這就導致了近年來醫護專業成為熱門專業,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青睞。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專業英語教師工作量變大,教師匱乏的現象。
4.課程設置跟不上時代要求
在探討教材選用時,筆者已經闡述了我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偏向啞巴英語的閱讀教學,而很少突出聽力和口語,這一現象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更加普遍和突出。通過筆者對于醫護高職高專的調查發現,教師在進行教學課程設置中大多突出的是通過閱讀理解,來分析相對應的語法現象和翻譯。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確實掌握了一些專業詞匯,但是也往往有著極大的負面作用。
另一方面,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人類的初級語言是一種有聲語言,是從口語開始的。可見,口語在語言交際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3]。特別是隨著中國醫學不斷融入世界醫學大家庭,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你有機會接觸到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國外的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就要求我國的醫護人員具有較高的跨文化交流水平[4],但是現有的課程中,是無法實現對于醫護專業學生跨文化水平提高的目標的。
二、改進醫護專業英語教學的應對舉措
1.加強現有教材建設
必須對現有教材進行全面的更新,以確保教材內容適應當代醫學醫護發展的要求。教材必須突出時代性,專業知識和實用性三者的統一。對于陳舊的內容要大膽的舍去,增加反應當代醫學發展的最高水平的醫學知識。同時教材內容也應該“接地氣”,畢竟學生畢業后要在實踐過程中和病患接觸,一些日常的實用性醫護外語應該被選入教材中。
2.教學方法改革
筆者在上述文章中已經刪除了醫護工作強調的是和病患的雙向溝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習實際英語應用的能力。不能一味的強調老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多的情景模擬方式應該被引入和介紹,比如課堂上醫護角色的扮演來達到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目的,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或者個人演講等方式鼓勵學生開口說話。
3.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
專業英語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所以對于教師隊伍的培訓要高度引起我們的重視。 英語教師一方面要有相關的醫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要有精通的英語水平。
4.課程設置要跟上時代要求
我們應該按照: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應該被積極推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考慮今后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的程度越來越高,在課程設置上也盡可能突出一些跨文化的課程。
結論
本文作者重要圍繞醫護高職高專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研究出發點,當今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教材落伍,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隊伍匱乏,教學方法陳舊等弊端。筆者針對這些弊端進而探討了與之相對應的策略,這些策略為以后醫護專業英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