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
時間:
任萍1由 分享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讀”有兩種概念:一是有聲“朗讀”;二是無聲“默讀”。通過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以閱讀訓練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吸收語言材料、獲取信息,更多更好地學習英語。下面淺談一下初中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的幾種方法。一、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1. 多讀多背,培養語言感悟能力朗讀和背誦是有效的語音語調的實踐活動,也是語言輸入、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從易到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生初學伊始,就要求他們準確背誦其中的對話、段落,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從而培養其敏銳的語感。學生有了敏銳的語感,就自然為自主閱讀開啟了一扇方便之門。2. 技能訓練,培養良好的閱讀策略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訓練速讀、細讀、心讀、朗讀、猜詞、推敲、讀前預測和讀后反思等技能。首先,要改變細嚼慢咽的閱讀習慣,不要逐字逐句地翻譯。其次,要盡量控制閱讀時的回視現象。第三,應注意培養學生以意群為組塊的視幅,減少定量次數,縮短定量時間。第四,要注意培養在閱讀中的短時記憶能力,擴大閱讀量,增強長時記憶。最后,閱讀時應盡量少查詞典,要養成利用上下文猜測、判斷詞義的習慣。對難易程度不同的文章要做到:“一般內容快速讀,重點內容反復讀,疑難問題仔細讀,前后聯系對比讀。”
二、精心布置
1. 精選材料,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策略培養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現實的閱讀問題。如果僅依靠教科書,閱讀輸入量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首先,選材要廣泛。材料可以來自英文報紙、雜志、歌曲,也可以是新聞報道、科普文章、寓言、民間故事等,教師要從這些材料中精選出符合學生口味的、跟生活緊密相聯系的、適合學生水平的文章。其次,體裁要多樣化。要有描述、議論、應用等文體,要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文體的素材。廣泛閱讀,鼓勵學生多讀具有時代氣息的英文讀物,比如《學生雙語報》、《二十一世紀報》、《學英語》等。這是學生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理解能力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閱讀前,閱讀材料精心篩選非常重要,文章的難度、篇幅、題材必須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易到難。對布置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過,并精心編派學生要回答的問題。同時,把經常出現在文章中的學過的詞或者詞組指出來,要求學生掌握,達到增加詞匯的目的。所選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貼近學生口味的文章,如介紹一些明星和時尚潮流的文章,如劉翔、趙宏博等體育明星。第二,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章,或對學生成長有意的文章,如“End for plastic bags”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是保證成功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前提,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多樣性的材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學生自由組合,每3--5人一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討論,或者由組長主持,帶領同學們進行閱讀。
三、課堂檢測
1.了解主要信息
由于傳統的Duty Report 時間久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話可說。這時,我要求同學們將上一星期所讀報紙中有趣的東西上臺來說給大家聽,主要將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一些重要數據說出來,然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提問?;蛘邔⑽恼轮兴鶎W過的短語詞組以及其他語法知識指出來,這樣既復習了原來的知識,又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
2.學會處理生詞的能力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遇到一些生詞,我叫他們利用構詞法的知識或者上下文的線索進行推測,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利用派生詞、合成詞法來猜詞。比如,“enjoy”后加后綴“-able”就成了形容詞“enjoyable”,“unimportant”中“un-”的意思是“not”,“housework”就是“house”與“work”兩詞構成的合成詞,這樣就不難猜出詞義了。實在不認識的單詞就跳過去。第二天在課堂上展示誰學的單詞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種有機會讓他們“閃亮登場”的做法,使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3.?培養把握詞義的能力
正確理解詞義的能力是閱讀中的重要能力。凡考查這方面能力的試題都要求學生能根據句子或段落意思的分析,全面平衡意義、語法、邏輯等方面來推測理解詞義。許多學生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對詞義正確理解的障礙,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訓練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
(1)根據上下文的對比關系。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往往通過某種對比、轉折等關系可以確定一個詞的意思。如:Her voice was usually soft and sweet, but now it is hoarse. 從 soft和sweet可確定hoarse是“嘶啞的”意思。 (2)根據表述中的同義關系。有時,常通過同義關系重現某一生詞的含義。如: If you are fond of stories, you will, if you are like me, read them quickly, you will “swallow” them. swallow含有read quickly的含義。
4.模仿
我要求學生堅持先學習后模仿的原則,對報紙上短小優秀的文章進行模仿。如有一篇“A happy family”,學生讀完后很快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我要求他們模仿這篇文章口頭Describe your family,可以借用文章中的原句,結果同學們踴躍上臺,甚至于有些同學只改了一下文章中的名字,將原文復述出來,我覺得這也非常好,只要學生能開口說,目的就達到了。四、 搭建平臺,提供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舞臺我經常開展一些活動,利用班會課時間讓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如英語故事會、英語晚會、英語朗誦比賽、英語小品表演等。這些活動很具挑戰性,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很有幫助。學生必須事先進行廣泛的閱讀、篩選或準備一些內容健康、幽默、生動、短小、有趣的故事,然后才能表演。這些活動既展示了學習的成果,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后,學生在各種閱讀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喜愛的閱讀題材和文章,有了較強的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并能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探索解決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教師的定期指導可以及時地發現問題,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還認為,經過大量的閱讀,他們擴大了詞匯量,熟悉了句篇結構和語篇結構,英語寫作水平也有了提高。他們還說已經開始制定閱讀學習計劃,甚至有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有規律的閱讀習慣。
總之,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精神。只要持之以恒,加強指導,學生便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強實踐,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二、精心布置
1. 精選材料,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策略培養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現實的閱讀問題。如果僅依靠教科書,閱讀輸入量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首先,選材要廣泛。材料可以來自英文報紙、雜志、歌曲,也可以是新聞報道、科普文章、寓言、民間故事等,教師要從這些材料中精選出符合學生口味的、跟生活緊密相聯系的、適合學生水平的文章。其次,體裁要多樣化。要有描述、議論、應用等文體,要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文體的素材。廣泛閱讀,鼓勵學生多讀具有時代氣息的英文讀物,比如《學生雙語報》、《二十一世紀報》、《學英語》等。這是學生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理解能力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閱讀前,閱讀材料精心篩選非常重要,文章的難度、篇幅、題材必須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易到難。對布置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過,并精心編派學生要回答的問題。同時,把經常出現在文章中的學過的詞或者詞組指出來,要求學生掌握,達到增加詞匯的目的。所選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貼近學生口味的文章,如介紹一些明星和時尚潮流的文章,如劉翔、趙宏博等體育明星。第二,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章,或對學生成長有意的文章,如“End for plastic bags”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是保證成功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前提,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多樣性的材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學生自由組合,每3--5人一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討論,或者由組長主持,帶領同學們進行閱讀。
三、課堂檢測
1.了解主要信息
由于傳統的Duty Report 時間久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話可說。這時,我要求同學們將上一星期所讀報紙中有趣的東西上臺來說給大家聽,主要將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一些重要數據說出來,然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提問?;蛘邔⑽恼轮兴鶎W過的短語詞組以及其他語法知識指出來,這樣既復習了原來的知識,又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
2.學會處理生詞的能力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遇到一些生詞,我叫他們利用構詞法的知識或者上下文的線索進行推測,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利用派生詞、合成詞法來猜詞。比如,“enjoy”后加后綴“-able”就成了形容詞“enjoyable”,“unimportant”中“un-”的意思是“not”,“housework”就是“house”與“work”兩詞構成的合成詞,這樣就不難猜出詞義了。實在不認識的單詞就跳過去。第二天在課堂上展示誰學的單詞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種有機會讓他們“閃亮登場”的做法,使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3.?培養把握詞義的能力
正確理解詞義的能力是閱讀中的重要能力。凡考查這方面能力的試題都要求學生能根據句子或段落意思的分析,全面平衡意義、語法、邏輯等方面來推測理解詞義。許多學生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對詞義正確理解的障礙,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訓練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
(1)根據上下文的對比關系。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往往通過某種對比、轉折等關系可以確定一個詞的意思。如:Her voice was usually soft and sweet, but now it is hoarse. 從 soft和sweet可確定hoarse是“嘶啞的”意思。 (2)根據表述中的同義關系。有時,常通過同義關系重現某一生詞的含義。如: If you are fond of stories, you will, if you are like me, read them quickly, you will “swallow” them. swallow含有read quickly的含義。
4.模仿
我要求學生堅持先學習后模仿的原則,對報紙上短小優秀的文章進行模仿。如有一篇“A happy family”,學生讀完后很快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我要求他們模仿這篇文章口頭Describe your family,可以借用文章中的原句,結果同學們踴躍上臺,甚至于有些同學只改了一下文章中的名字,將原文復述出來,我覺得這也非常好,只要學生能開口說,目的就達到了。四、 搭建平臺,提供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舞臺我經常開展一些活動,利用班會課時間讓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如英語故事會、英語晚會、英語朗誦比賽、英語小品表演等。這些活動很具挑戰性,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很有幫助。學生必須事先進行廣泛的閱讀、篩選或準備一些內容健康、幽默、生動、短小、有趣的故事,然后才能表演。這些活動既展示了學習的成果,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后,學生在各種閱讀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喜愛的閱讀題材和文章,有了較強的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并能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探索解決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教師的定期指導可以及時地發現問題,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還認為,經過大量的閱讀,他們擴大了詞匯量,熟悉了句篇結構和語篇結構,英語寫作水平也有了提高。他們還說已經開始制定閱讀學習計劃,甚至有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有規律的閱讀習慣。
總之,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精神。只要持之以恒,加強指導,學生便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強實踐,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