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管理論文樣本(2)
農村經濟管理論文樣本
農村經濟管理論文樣本篇2
論市場經濟下農村經濟管理創新
摘 要: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農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現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何發展好農業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農村經濟作為我國“三農”問題之一,對農業發展的作用不可小覷。
關鍵詞:市場經濟;農村經濟; 轉型; 創新
一、農村經濟管理中的不利因素
(一)農村經濟管理的觀念較為薄弱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焦點問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雖然我國近年來在農村發展方面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也調動了許多的資金來幫助其發展。但由于農村經濟結構復雜,地區差異較大,由于對農村經濟缺乏長遠認識,相應的領導干部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觀念不強,認識不到進行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常常會導致政策和措施實施不到位、資金使用不當等一系列問題。
(二)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涉及到許多與法律相關的內容,比如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方面,每個農民擁有相應面積的土地,但他們的擁有權是有一定年限的,這些內容都需要體現在土地承包的合同當中。而簽訂一個完整的土地承包合同,不僅需要相關的財政審計和監督管理,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撐。但就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來看,由于現有的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管理法治環境不完善,相應的職能不能有效發揮,相應的國家政策也無法施之有道,在出現問題時無法適當地解決,使農民的基本權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三)農村經濟管理的相應體系不完善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深,使我國的市場經濟在不斷得到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相應挑戰。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農村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改變:農民的收入不再只依賴于土地,而是朝著收入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農村經濟收入體系的變化,使得原來單一的利益結構逐漸變得復雜,這就需要相應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進行利益的協調和維護,調節利益糾紛等。但由于農村經濟管理體系的不完善,在問題產生時相應的措施不能行之有效,進而阻礙了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農村經濟管理人才的缺失
無論在哪一個行業,經濟管理都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相應的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管理。當然,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漸增多,更加需要相應的管理人員進行政策和體制上的創新與改革。受歷史因素影響,我國缺乏對農村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高校主要培養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和工業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不少大學生因為專業不對口而不愿意駐扎在農村。
(五)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管理不規范
資金可以說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命脈,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保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關乎著農村經濟體系的運轉,在農村經濟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資金常常由村級領導干部進行保管和發放,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中的諸多因素,使得資金的流向不透明,農民無法了解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在具體的措施中缺乏資金的支撐,使得農村的經濟建設無法進行。
二、如何解決農村經濟管理中的不利因素
(一)加強對農村進行經濟管理的宣傳,轉變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驅,積極的思想對行為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正確的思想觀念更會促進行為的發展。根據現今農村經濟管理觀念較為薄弱的情況,國家可以指派相關人員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對農村進行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另外,要加強領導班子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視,使其在開展農村經濟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注重運用科學方法,創建有助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方法體系,從而落實國家政策,提高辦事效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國家政策,在相關問題上做出正確決策。并以此來調動農民積極性,創造更好的農村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
(二)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健全法律法規
雖然在農村有一系列土地承包合同、財務審計以及監督管理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措施,但始終沒有一個相對健全的法律體系來保證和解決其在實施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漏洞和問題,在出現問題時,沒有與之相關的追究責任的規定;同樣,也沒有相應的獎勵機制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進行鼓勵。所以,政府應當積極出臺在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使之形成一個執行有力、行之有效的經濟管理體系,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效率,從而實現確農村經濟發展的“穩中求進”。
(三)提高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素養,引進專業人員
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大都是由村級干部進行指導并實施的,他們自身的專業素養有限,對當前的經濟狀況無法做出正確的評估,這就需要專業性較強的人員進行專業的分析和指導,促進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進行。當然,僅僅具備專業素養是遠遠不夠的,這些管理人員對市場發展要有全面的洞察力,同時也要學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道理,要時時關心農民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并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農民的現實需求相結合,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加大農村經濟管理投入,保證資金公開透明
相關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需要有資金的保障和支撐,農村經濟更是如此。在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注重招商引資,并不斷吸納社會有用資源,加大資金投入,開發農村資源,扶持農村多元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在資金運行的過程中,還應完善相關機制,加強資金的流動監管,防止滋生腐敗,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利用國家資金投入,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環境,革新農村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也能激發農民對發展農村經濟的熱情。
三、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管理需要樹立相應的經濟管理觀念,在實施過程中要有法律法規和完整的體系支撐。最重要的是,要有資金的保障和專業人員的參與,還有,在農村經濟管理中,不能忽視農民的主體地位,注重農民能力的發展,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只有將這些因素適當地予以結合,才會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從而不斷穩固我國國民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景龍.簡議市場經濟下農村經濟管理創新[J].網友世界, 2014(14).
[2] 張玲祥.新經濟時代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4(01).
[3] 肖子連.略論農村經濟管理的服務作用[J].吉林農業,2012(1).
[4] 林輝煌,吳秋菊.市場經濟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管理創新[J].中國市場,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