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大學論文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新的經濟發展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趨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低碳經濟大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低碳經濟大學論文范文一: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
具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表明: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人類必須要探尋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至從上個世紀末以來,發展低碳經濟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也作出了很多努力。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有必要對該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界定
何謂低碳經濟呢?目前學術界并無統一的概念界定。付加鋒、莊貴陽、高慶先(2010)在《低碳經濟的概念辨識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認為:“低碳經濟是指碳生產力和人文發展均達到一定水平的一種經濟形態,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環境友好的突出特點,旨在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發展社會經濟的全球共同愿景。”陳詩一(2012)在《中國各地區低碳經濟轉型進程評估》中指出:“低碳經濟為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一種既考慮發展又考慮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綜合上述概念界定,筆者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影響下,所實施的一種低污染、低能耗的一種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
二、促進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具體策略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卻在各方面始終積極作出不斷的努力。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樹立低碳理念
發展低碳經濟首先必須要樹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的樹立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首要條件。筆者認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無法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有效的對低碳理念進行宣傳,讓人民群眾了解更多的低碳知識,最終樹立低碳理念。唯有人民群眾普遍樹立低碳理念之后,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會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會有更多的成長空間。建立低碳理念之后,我們還需要引導廣大的人民群眾建立正確的低碳生活方式,諸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節電、節氣,要積極的購買低碳產品等。各地在建筑設計方面也應該積極提倡進行節能建設,通過安裝節能控制裝備等方式實施建筑節能等。
2.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所以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取得預期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的產業結構并不合理,不適于發展低碳經濟。我國要想發展低碳經濟,讓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持續下去,必須要盡快調整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可以說,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根本出路。筆者認為,對于當前的中國而言,必須要積極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業,應大力發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產業。在具體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當中,應積極鼓勵人們投資低碳產業,對于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應積極引入節能和污染處理設備,盡可能的降低傳統工作生產方式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3.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擁有一個科學的經濟增長方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所實施的經濟增長方式都是粗放型、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對于我國的現代化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積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背景下,我國必須要盡快轉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以科技含量的提高有效帶動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在無數次的實踐中均得以有效的證明。在未來,我國應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并將科學技術有效的運用于生產當中,以科技帶動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4.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必須要盡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以及政策。例如,盡快與世界接軌,制定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碳排放制度。對于那些超出碳排放標準的企業必須要予以嚴厲的處罰,而對于那些嚴格控制碳排放的企業也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除此之外,對于那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產業的企業,國家在稅收政策方面也需要予以一定的照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其實施免稅或減稅政策。通過相關制度及政策的不斷完善,相信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之路在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為了不斷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必須要在很多方面繼續作出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措施積極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豐富相關的理論研究,給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以更多有益的啟示。
低碳經濟大學論文范文二:林業發展低碳經濟論文
1制約黑龍江省林業發展的因素
1.1林業產業發展制度缺失
林業作為具有生物質能源的獨特性與能源替代的突出作用已被世界各國所認可,并成為開發新能源的戰略選擇。但是,我國地方政府并未充分認識到低碳化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黑龍江省在這方面也有欠缺,其在推進林業發展方面雖有部分政策、法律、制度支持,但遠不能達到產業快速發展的目的。
1.2林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發展失衡
如前所述,黑龍江省的林業自然資源是相當豐富的,長期以來都存在著資源利用率低、超限額采伐與破壞森林資源等突出問題。低碳化林業經濟構建是在人們對森林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分析、認識基礎上進行的。當前,黑龍江省對林業資源低碳化建設研究開展的不充分,人們對低碳并不了解甚至心存疑慮,低碳化林業產業開發明顯不足。
1.3林業產業經濟發展緩慢黑
龍江省林業產業經濟面臨的最大發展阻礙就是資金的匱乏。林業的低碳化建設需要地方政府長期投入,在片面追求GDP增速的時下,發展低碳化林業經濟很難讓地方政府看到立竿見影的經濟回報,因此,造成因資金不足而使林業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1.4林業科技發展滯后
低碳視角下,林業產業發展需要技術創新的支撐,尤其是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木病蟲防治、環保化學品的使用、生態產業鏈的建設等等方面,沒有創新的技術應用是很難實現低碳化林業產業發展的。但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研究需要地方政府資金投入與支持。黑龍江省作為林大省,對林業科技的發展還應加大支持力度[4]。
2低碳經濟視角下黑龍江林業發展模式構建
2.1低碳化林業產業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圍繞低碳經濟需求展開,依托技術創新、能源開發、產業轉型三大趨勢,探索低碳化林業發展之路。一是立足黑龍江省實際,積極調研,政府牽頭,制定林業產業低碳化發展規劃,引導低碳林業經濟;二是實現森林分類經營策略,在注重現有森林質量基礎上,全力推進造林工程,實行產業化經營;三是進行技術創新,在推進低碳化林業經濟的同時,加快生物質能源的研發與推廣,充分利用新能源優勢。
2.2森林碳匯貿易發展模式
眾所周知,森林是大自然中當之無愧的“碳源”,森林憑借其獨特的生存方式發揮著生物固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變暖的趨勢,發揮著其環境保護的優勢。碳匯貿易就是建立在森林碳匯功能之上的。所謂森林碳匯貿易發展模式強調的是通過投資造林以消減二氧化碳排放過多,這種模式的需求主體多為發達國家。縱觀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現狀,可以說黑龍江省具有充足的森林碳匯容量,缺少的只是走出去的魄力與勇氣。黑龍江省可以通過發展人工種植碳匯林的方式,增加碳匯儲備,尋求合適的時機打開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大門,實現碳匯林資源向經濟效益的轉化。碳匯貿易的建設不僅能夠有效吸收、合理轉化森林建設資金,而且在建設過程中能學習、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林業技術,可謂一舉多得。
2.3綠色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互聯網時代為綠色林下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從低碳經濟視角看,黑龍江省可以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鼓勵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包括藥物種植在內的高附加值產品。例如,可以推廣具有廣闊銷售前景與較高營養價值的黑木耳林下種植,形成種植、網上銷售、物流運輸為一體的產業鏈,創新傳統林業發展思路,為黑龍江省林業發展帶來新契機。此外,應重視旅游業飛速發展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綠色林下經濟可以從打造黑龍江省林區旅游品牌入手,精心規劃旅游路線,形成特色旅游產業,實現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林下發展模式[5]。
3結論
上述三種模式的構建都必須以黑龍江省政府的主導與支持、社會各行業與公眾的大力參與為前提。低碳經濟視角下,林業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在改變傳統思維的基礎上,推進全民生態思維導向,對低碳化林業發展模式的建設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的潛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格局。
低碳經濟大學論文相關文章:
1.低碳經濟論文范文
3.低碳生活政治論文
5.低碳建筑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