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教育論文發表范文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出現,網絡安全教育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網絡安全教育論文發表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網絡安全教育論文發表范文篇1
淺論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問題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作為新的傳播媒介,已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時,給大學生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意義重大。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安全;網絡安全教育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底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ヂ摼W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特別是對走在信息時代前沿的大學生。大學生作為受網絡影響很深的龐大群體,上網已經成為他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他們獲取知識、了解時事、查詢信息、交流感情和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來豐富信息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對自身網絡安全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的大學生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已經引起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對加強高校的網絡陣地建設和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現狀
據調查,77.64%的高校都開展了網絡安全教育,積極進行正面宣傳,拓寬教育視野,擴大受眾面,增強宣傳力度,起到一定的引導教育作用。但在具體實踐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效果并不十分樂觀。調查中,有57%的學生表示通過自學獲得網絡知識,26%的學生表示通過同學獲得網絡知識,而僅有17%的學生是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對“網絡安全教育”感到“滿意”的只占16.7%,近50%的認為“不滿意,一般”。在回答“你認為如何提高高校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這一問題,32.54%的同學認為應“培養高校網絡道德教育隊伍”,20.44%的同學表示應“創新網絡安全教育方法”,33.64%的同學認為應“重視高校網絡安全心理教育”,13.38%的同學認為應“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實時了解學生動態。”
二、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高校目前的網絡安全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網絡安全教育內容僵化、方法陳舊、教育隊伍匱乏、教育流于形式。
1.網絡安全教育內容僵化。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垃圾不斷增加,國外許多高校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開設了相關課程。目前,國內各高校雖然也已開設網絡課程,但是授課內容主要還是信息化技術層面的相關知識,更側重于技術理論知識,而對于網絡安全和有關法規的內容涉足不多,并未開設有針對性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學校網絡安全教育的不足,使校園網絡安全隱患不斷增加,因此各高校應將網絡安全問題融入到教育系統中,將課程教學與日常宣傳有效結合在一起,為網絡安全構筑一道堅實的屏障。
2.網絡安全教育方法陳舊。
我國高校的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基本上還是以傳統方法為主:采用“兩課”、講座、談話等形式,表現形式單一,不僅師生之間缺乏雙向討論與交流,還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根據調查,大學生在選修網絡安全課程、聽網絡安全相關講座、參加網絡安全學生活動、閱讀網絡安全書籍等方面的參與程度基本在“偶爾”和“從來沒有”之間。大學生的實際參與情況低于參與意愿,收效甚微。因此,我們要創新網絡安全教育方法,實現網絡安全教育形式與手段的多樣化與趣味化。
3.網絡安全教育隊伍匱乏。
在傳統安全教育中,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教育優勢。但是網絡安全教育中教育者的地位并非如此。網絡的飛速發展對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們熟悉網絡、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對于網絡安全教育者來說不利的是,相當多的教育者對于網絡知識的掌握水平及其運用網絡技術的經驗遠遠遜于教育的對象――大學生,這種網絡使用能力的嚴重不對稱情況進一步加大了網絡安全教育的難度,明顯限制了網絡安全教育效果的發揮。因而,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隊伍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來說,他們應該不僅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敬業精神,還具備網絡技術、網絡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網絡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4.網絡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現有的網絡安全教育更重視網絡安全知識的傳授與掌握,對于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與實踐環節重視不夠,只注重形式而忽視實效性,只是形式上的說教,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而且現有的網絡安全教育內容與社會熱點問題關聯不大,不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需要,難以引起大學生們情感共鳴,教育內容并未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并未深入學生生活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最終不會得到大學生的認可,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三、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對策
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責任。
1.充實網絡安全教育內容。
網絡發展非常迅速,為了迎合大學生在觀念、行為等方面發展的新要求,網絡安全教育也應與時俱進,不斷擴展、完善內容,不斷豐富大學生的網絡安全常識。網絡安全教育內容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自我防范教育。普及網絡安全技術防衛知識,加入防火墻的原理、系統安全的檢查和修補、硬盤的工作原理和保護方法。“在課程中應加入計算機系統的安裝、防護和設置等實踐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對計算機系統、軟件和硬件等方面了解,有效運用硬件和軟件資源提升防護能力”。第二,自我約束教育,通過規范和約束大學生自身的網絡行為,形成網絡道德自律意識。比如教育大學生不在網絡上隨意攻擊謾罵他人、不以非法手段窺探隱私、不抄襲他人學術成果、不隨意下載沒有付費的網絡資源等,合理合法地利用網絡。第三,網絡法律法規教育,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大學生不僅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要運用法律武器自覺維護網絡空間的秩序,對危及網絡安全的行為要勇于抵制,比如遇到網絡詐騙要及時舉報、避免他人受害等。
2.豐富網絡安全教育方法。
在新網絡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復雜化等特征,網絡安全教育表現形式也應多種多樣:第一,改灌輸式教學方式為啟發引導式教學,可采用“討論型”、“案例型”等方式,通過正反兩方面教育,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和法制意識;還可以張貼海報、辦宣傳專欄及舉辦講座等方式及時普及網絡安全的新防范方法。第二,積極謀劃建立高質量、高層次、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響力的高校網絡活動平臺,進一步強化網絡安全教育的溝通互動功能、咨詢選擇功能、預測預防功能和覆蓋滲透功能,建立網上網下互動機制,及時幫助學生解答疑問,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第三,要充分利用網絡媒介,營造良好校園文化、輿論氛圍,大力開展各種校園網絡文化活動,讓大學生在多姿多彩、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中陶冶性情、啟迪智慧、愉悅身心、滿足精神需要。
3.建設網絡安全教育隊伍。
為了順應網絡時代的新挑戰、新要求,更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各高校還應該積極探索隊伍建設的新方稱新途徑,建立一支政治覺悟高、理論水平好、工作能力強、自身修養優、工作效果佳的高水平網絡安全教育隊伍。第一,提高教師的信息處理能力??梢酝ㄟ^網絡技術的培訓,使得不斷掌握網絡技術,了解網絡文化,學習網上教育方法,提高鑒別、獲取信息的能力,發現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針對性地做好工作。第二,強化網絡安全教育隊伍的網絡監管能力。監管并不是為了限制信息交流及學生的行為監控,而是為網絡信息的傳入起到“過濾”的作用。及時收集、分析、監控網絡信息,進行網上網下互動,可以提高網絡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三,培養網絡安全教育隊伍的危機處理能力。對可能產生的網絡輿情做出應急處理,及時、有效、迅速的做出反應。
4.增加網絡安全教育實踐。
為了增加大學生的道德鑒別力、選擇力和自控能力,網絡安全教育除了教授理論,應當更加注重實踐結合的環節,鼓勵大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網絡社會里。開展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安全技能相結合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程,能使大學生知行合一,將安全意識用于網絡技能實踐中,也能在網絡技能的使用中提高安全意識,強化網絡安全教育實踐。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加入有針對性的提升網絡安全技能的相關內容,如怎樣區分盜版軟件,在社交網站上如何避免暴露個人信息等,在針對性極強的實際操作中將技能與意識相結合,提高大學生網絡操作的安全性。第二,使大學生掌握自我保護和處理安全問題的有效辦法。比如教育大學生保護好個人隱私資料,不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不隨意接受來源不明的郵件;傳授識別虛假網站的方法以及賬號被盜后緊急處置的方法等,提高他們對網絡風險的認知及防范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充實網絡安全教育內容、豐富網絡安全教育方法、建設網絡安全教育隊伍、增加網絡安全教育實踐,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增強其安全防護能力,規范其網絡行為,提高其網絡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0,(3).
[2]吳軍.芻議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3]肖亞龍,劉新春.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3,(18).
網絡安全教育論文發表范文篇2
淺談網絡教育中的安全性
摘 要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豐富了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同時網絡教育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問題,這需要引起網絡管理者足夠的重視,及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使網絡教育能夠快速、健康的發展,不斷提高網絡教育的質量,發揮網絡教育的功能。
關鍵詞 網絡教育 安全性 措施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網絡教育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性基礎設施。網絡教育是以Internet作為載體的一種教學模式,為師生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交流的平臺。通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網絡教育的安全性問題也愈加顯著,成了家長和教育機關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網絡教育
網絡教育是指在網絡的環境下,以現代化的教育和學習理念為基礎,給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種充分利用網絡多樣性教育功能和大量網絡教育資源的教學環境,通過傳遞數字化信息,為學習者開展的非面授教育活動。這種教育形式為加快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性意義。相對于以往的遠程教育形式(例如:電視廣播、函授等的教育),這是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是一種充分運用網絡技術和網絡環境開展的教育技術。遠程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具有以下方面的優勢:第一,打破了傳統教育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第二,有助于建立終身學習體系,滿足個人的學習要求,可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第三,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對信息的自主選擇和獲得能力,有效的鍛煉受教育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網絡應用能力;第四、遠程教育還可以完成從以傳教者為中心的灌輸式學習手段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換。
二、網絡教育的安全性分析
雖然計算機網絡教育系統給教育方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網絡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在系統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上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網絡教育中的這些問題也在日趨突出。
大體說來網絡的安全由運行系統的安全、系統信息的安全、信息傳播的安全以及信息內容的安全四部分組成。
運行系統的安全是指保證信息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安全,防止由于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造成的對系統信息的存儲、處理及傳輸的破壞和損失;系統信息的安全是指包含數據加設密碼、安全審計以及計算機病毒防治等在內的安全;信息傳播的安全是控制信息的傳播后果,避免在公開網絡大量傳播信息的失控;信息內容的安全是對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側重保護,避免有意者在我們對系統安全的疏漏的空當下進行竊聽、詐騙等不正當行為。
對計算機網絡教育系統的安全威脅起作用的主要有硬件設備的威脅和軟件設備的威脅。網絡的安全隱患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我們對網絡安全的疏忽上。另外一些高校的網絡教育系統本身就存在著潛在的安全隱患。例如:在日常的網站維護和管理上,師生間會通過各自的賬號進行文件傳輸,但是因為學生的流動性及安全意識較差,當維護和管理的賬號被竊取或泄漏時網站的安全性就很難被保護,與此同時,與該服務器有關的其他網絡系統的安全指數也會降低。計算機病毒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也多樣化,并在網絡中快速蔓延。因為計算機病毒的類別和數量在日益顯著,而計算機的安全防范始終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一旦網絡系統感染上這些病毒就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速度,導致系統的數據和部分文件受損,嚴重的甚至會使服務器系統癱瘓,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三、網絡教育系統安全防范的措施
在現代社會,計算機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要根據互聯網的特性,對計算機網絡教育系統的安全性做出防范措施。
(一)多層防病毒措施
多層防病毒技術是指給每臺PC機安裝對客戶端的防病毒軟件,在服務器上安裝服務器的防病毒軟件,在網絡入口安裝防病毒網關。在建立了多層防病毒措施后要保證自己的PC機不受病毒的感染,以保證所有的教學網絡不受到病毒的侵犯。由于病毒的傳播方式和途徑各異,所以在這些網絡防護層下還要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防病毒系統的配置,讓網絡不存在薄弱之處,不成為病毒入侵的露點。
(二)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能在內外網之間設置網絡的安全規則,降低網絡風險系數。它的作用是給網絡入口的網絡通訊做檢查,依據要求設置安全規則,在保護內網的安全前提下,保證內外網的安全通訊。在網的出口處配置防火墻使內外網進行有效隔離,因此一切來自外網的訪問請求都會經過防火墻的“體檢”,并對內網對外網的訪問請求做出合理的規則,提高了內部網絡的安全性能。
(三)數據加密
數據加密有兩種形式:對稱和非對稱加密。對稱加密是指在對要保護的信息加密時,她的解密符號和加密符號是相同的。而非對稱加密會存在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兩部分,公開的會以非保密的形式向他人公開,但私有密鑰要自己妥善保存。
(四)漏洞檢查技術
在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中難免會在安全性上存在遺漏,所以可以采取在網絡教育的環境下設置漏洞檢查技術,采取定時檢查的措施,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彌補疏漏,提高網絡教育系統的安全性。
總之,在人們對網絡技術的利用和依賴性也越來越大的今天,網絡教育有其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如果不能對系統進行很好的設置和管理,讓黑客鉆了網絡上的漏洞使系統的安全出現了問題,這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一定要重視網絡教育的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石慶民.朱姍虹,計算機網絡教育中的安全性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19(8):234-236
[2]余嶸華.大學物理遠程網中的安全設計[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1):45-47
[3]尚華益,姚國祥,官全龍.基于Blowfish和MD5的混合加密方案[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0,12(1):71-72
[4]姚穎筠淺析網絡計算機的優點及發展意義[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8,1(4):90-91
[5]董潔.網絡教育Web服務安全解決方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9)
[6]苑紅曉,楊靜,董納,常立立.多媒體遠程教育平臺系統的設計方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21)
網絡安全教育論文發表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