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字圖書對圖書館員的挑戰及應對(2)
時間:
孟愛霞1由 分享
二、圖書館員應對數字化圖書挑戰的對策
1.轉變服務觀念。觀念轉變是圖書管理人員適應信息技術時代特點的關鍵。首先,要轉變角色觀念,過去圖書管理人員一直擔當信息整理與保管員的角色,隨著圖書數宇化帶來網絡用戶所占比例的增加,任何一個上網者都可能是數字圖書館資源的潛在用戶,只有經過精練、有序、有針對性的信息才能吸引其成為現實用戶(讀者)。為此,圖書管理人員應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及時、廣泛地傳播電子圖書,并承擔起網海導航員的角色,為用戶指引正確的數字圖書檢索方向。其次,要轉變服務觀念,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是圍繞著服務讀者而開展的,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服務讀者的工作從內容到形式都需要創新和發展。與電子技術相伴而生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光盤技術、多媒體、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信息技術構成的現代化圖書館,使以提供文獻為主的服務功能延伸為以向社會提供各類型載體的知識、信息為主的服務功能,使讀者工作從以中介性質為主的被動服務方式轉化為參與性的主動服務方式,使讀者服務的組織形式從集中、單一形式轉化為分散、多元化的形態。因此,舊的坐等上門的被動服務方式已不適應數字圖書的發展要求。圖書管理人員在進行信息服務過程中,應以讀者的信息需求為出發點,更多關注用戶的需求特點,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加工、組織、存貯、鏈接傳送和開發利用,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心理、習慣、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和手段。
2.強化數字化信息素質教育。信息技術時代圖書館對圖書管理人員素質的要求是建立在數字化信息素質基礎之上的,各項職業技能也是如此。圖書管理人員只有具備現代信息技術素質,才能在信息技術時代順利地進行信息處理工作。為使圖書管理人員成為數字化信息技術時代合格工作者,必須對他們進行數字化信息素質教育。數字化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數字化信息意識、數字化信息道德、數字化信息能力、數字化信息覺悟、數字化信息觀念、數字化信息心理等。在此主要論述前三個內容。
(1)數字化信息意識教育。圖書館員數字化信息意識表現為館員對數字化信息的敏銳度,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圖書館員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教育者,要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培養自身在信息活動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并最終形成一種信息主體的精神,形成敏銳的信息意識,對發現和傳遞信息形成一種積極的應對態度,為用戶提供卓越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2)數字化信息道德教育。數字化信息道德是指館員在整個數字化信息活動中具有的道德。其內容主要包括: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正確處理數字化信息創造、數字化信息傳播和數字化信息使用三者之間的關系:恰當使用和合理發展數字化信息技術,不非法攝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傳播偽劣數字化信息等。對圖書管理人員進行數字化信息道德教育,就是要學習、了解數字化信息社會應遵循的法律法規,自覺抵制違法數字化信息行為,隨時以道德準則來規范自身的數字化信息行為,預防在數字化信息收集、加工、傳播過程中發生泄密、犯罪等問題。
(3)數字化信息能力教育。數字化信息能力是指數字化信息知識和技能。隨著圖書館向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應該延展至包括從各種服務和媒體中存取、評價、使用和傳播數字化信息。這就要求圖書管理人員學會對數字化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數字化信息源,掌握數字化信息檢索的技術、方法、途徑:能指導用戶使用各種數字化信息源和數字化信息技術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數字化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評價的程序、方法,使之成為具有科學價值的新信息并傳遞和交流。
3.培養終身學習能力。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據美國工程師協會對108個專業的41萬名大學畢業的工程師的測試統計,現代科技人員知識老化和陳舊的速度是:從大學畢業后,每年有5%的專業知識變得陳舊,也就是說10年左右時間被淘汰的知識將達50%以上,這就意味著學習不再只是一個人在學生時代的天職,而是人一生的需要。終身學習的過程就是進行信息的獲取、理解、轉化并生成新信息,信息素質是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圖書管理人員只有掌握正確的獲取數字化信息、創造數字化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獲取與創造知識的能力,才能使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自由地進行知識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目前我國圖書館專業人員大專以上學歷比重雖占70%以上,但由于知識老化,缺乏高層次數字化信息開發知識、管理知識和計算機知識,外語水平偏低,因而只有通過終身學習獲得敏銳的數字化信息意識和較強的數字化信息能力,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提高業務技能,才能實現自我完善,勝任新時代數字化信息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