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論文 > 工商管理 > 管理理論 >

    關于管理理論論文的范文的錦集

    時間: 詩琪1201 分享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關于管理理論的一些論文范文,歡迎閱讀瀏覽,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渝經濟區天然氣產業鏈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破解思路

      作者:朱廣財 張小南 鄭 劬 姚世斌出處:論文網時間:2012-11-14

      摘 要:天然氣產業是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產業之一。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低碳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天然氣產業鏈將會成為未來 10 年內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闡述了成渝經濟區天然氣產業鏈發展現狀,總結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成渝經濟區; 天然氣產業鏈; 協調發展; 技術創新。

      對區域經濟而言,如何根據自身發展環境和條件,形成基于資源優勢的上中下游協調發展的產業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成渝經濟區是我國最早進行天然氣勘察、開發和消費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渝經濟區的天然氣產業鏈已初步邁向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這也是成渝經濟區由天然氣資源優勢區域轉變為天然氣產業優勢區域的必然途徑。

      但是,從區域內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現狀來看,成渝經濟區尚未充分利用區域資源稟賦優勢帶動天然氣相關產業的發展。本文從區域內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成渝經濟區內天然氣產業鏈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成渝經濟區內天然氣產業鏈發展的現狀。

      天然氣產業鏈是指以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為基礎和依托的產業群。在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構成中,資源占據主體核心地位。天然氣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基于天然氣資源稟賦形成的一個由點、線、面、網組成的多層次、多側面、多領域的網絡結構,它要求在與社會生產力布局的聯系上,應按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則,合理分工,協調發展。從整體上來看,成渝經濟區的天然氣產業鏈初具雛形,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氣產業發展的資源基礎。

      成渝經濟區域內天然氣資源豐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氣基礎儲量為 6763. 11 億立方米,重慶市天然氣基礎儲量為 1921. 02 億立方米,整個成渝經濟區的天然氣基礎儲量之和位居全國首位。隨著對區域內天然氣地質認識的深化以及勘察技術的提高,天然氣資源總量還會有所增加。

      2011 年區域內天然氣開采量達 263. 48 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生產總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氣產業市場培育。

      在成渝經濟區的能源生產結構中,天然氣占26. 64% ( 按當值量計算) ; 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占 15. 53% ( 按當值量計算) ,遠遠高于全國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氣的利用領域涉及到了城鎮燃氣、化工原料、工業燃料、CNG 汽車等各方面。天然氣管網設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蓋到經濟區內的各大城市,市場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情況。

      成渝經濟區內除有產能巨大的上游企業以及為天然氣開采配套的油氣裝備制造企業外,還擁有數量眾多的天然氣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分布在經濟區內靠近天然氣產地的城市,其產量位居全國榜首; 天然氣汽車在成渝經濟區內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車行業的推廣成效顯著,CNG 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潔能源汽車產業中嶄露頭角; 天然氣加氣站成套加氣/檢測設備已經完成國產化,并批量出口到國外。在成渝經濟區的夾江、峨眉、沙灣及眉山一帶,已形成以天然氣為工業燃料的頗具競爭優勢的建陶產業集群。

      二、天然氣產業鏈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十二五”期間,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低碳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工業結構轉型和快速城市化對能源產業產生了更大的需求,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對能源產業組織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都給天然氣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盡管面臨著如此難得的機遇,但是,要發展成渝經濟區區域內天然氣產業鏈就必須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成渝經濟區區域內天然氣產業鏈發展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 一) 產業鏈延伸不足,產業結構欠合理。

      天然氣產業鏈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天然氣主要用于燃料、燃氣的生產和作為化工原料。天然氣產業結構的布局偏重于上游產業,天然氣化工主要集中在生產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產品上,產品雷同,附加值低,經濟附加值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業沒有達到相應數量與規模。除此之外,天然氣產業鏈發展的“網狀結構”不明顯,削弱了其可以帶來的競爭優勢。天然氣產業集群對區域發展的拉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

      ( 二) 政府職能與市場機制之間存在矛盾。

      天然氣資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氣生產企業的壟斷特性,決定了天然氣產業鏈的布局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調控和協調。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這方面的職能落后于快速發展的經濟需要,以致天然氣產業集群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具體表現為: 一方面,天然氣生產企業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對資源的定價過低; 另一方面,閑置的民間資本難以跨過保護門檻。這不僅不利于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 三) 技術創新能力低,產業升級緩慢。

      天然氣產業內部創新能力比較低,產業升級緩慢,集群效應低。其主要原因是當前產業集群模式欠合理。在當前的模式下,產業集群還沒有充分成長起來,高科技人才的支撐力度不足,創新體系不完善,從而影響了整個產業的升級與進一步發展。

      三、破解思路和對策。

      針對成渝經濟區天然氣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結合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狀況,本文提出如下對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氣產業鏈。

      成渝經濟區內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和完善的管網設施是培育發展天然氣產業鏈的基礎,成渝經濟區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氣生產、城市燃氣、天然氣化工、CNG 汽車制造等在內的天然氣產業鏈。隨著對天然氣利用的不斷深化,如在城市工業園區、旅游集中服務區、生態園區、大型商業設施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必將推動燃氣發電機、燃氣鍋爐、吸收式制冷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帶動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設行業、運營管理行業也將隨著分布能源的發展獲得迅速發展,從而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奠定一定的技術基礎。依托現在的產業基礎,適當延伸深化天然氣產業鏈,將會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產生更大的拉動作用,如圖1 所示。

      ( 二) 根據區域內產業實際情況優化產業布局。

      在成渝經濟區內,與天然氣相關的產業已經嶄露頭角。重慶市的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成都、南充、德陽、區域內資源地分別在天然氣加氣站成套加氣/檢測設備制造方面、油氣機械裝備制造方面、能源裝備研發與生產方面以及天然氣化工產業方面有一定的規模和優勢。在此基礎上,可加強經濟區內各個行政區域天然氣相關產業的規劃,優化天然氣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 見表 1) ,提高天然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以促進天然氣產業集群的發展。

      ( 三) 完善政府職能,為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條件。

      應該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職能。地方政府既不能過度干預天然氣產業發展,又不能太過放松,要與市場機制協同促進天然氣產業集群發展。

      成渝經濟區內天然氣產業集群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政府應該更多地促進各企業進行合作,尤其是要協調資源開發企業與資源使用企業之間的關系,使產業集群快速成長起來。政府還要制定相關政策,扶持相關中小企業,尤其是處于天然氣產業鏈下游的企業,以達到延伸產業鏈的目的。在產業集群逐步成熟穩定后,政府部門可適當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進產業鏈內部的創新,以保持整個天然氣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 四) 積極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提升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升級。

      企業是產業集群的創新主體。由于成渝經濟區天然氣產業鏈內的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互動機制不健全,而且企業本身也缺乏高素質人才,因此企業科研力量嚴重不足。加上產業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個產業鏈缺乏發展后勁。利用區域內的科研力量優勢,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是天然氣產業鏈創新最有效的途徑,同時也能為整個天然氣產業鏈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孫慧,李偉,楊義,莊濤。 2010 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動向及“十二五”展望[J]。 國際石油經濟,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國 CNG 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趨勢與策略[J]。 國際石油經濟,2009( 10) : 44 -46.

      [3] 陳磊。 陜西省油氣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綜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麗,魏敦崧。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應用[J]。 煤氣與電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黃曉川,王瑞和,張訓峰,王軍和。 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 鉆采工藝,2011( 11) : 98 -100.

      [6] 楊杰,葉小榕。 財政支出構成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mdash;&mdash;&mdash;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西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 6) .

      [7] 何東,宋寶莉。 企業生態責任行為創造顧客價值回歸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 哲社版) ,2010( 2) .

      [8] 柯健。 我國區域能源合作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博弈分析[J]。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0( 1) .

      [9] 于斌斌,鮑熹懿。 地方政府與集群企業創新行為的進化博弈分析[J]。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0( 1) .

      虛擬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探析

      作者:許 蓉出處:論文網時間:2012-11-14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為了適應國際競爭環境,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發揮自身最大優勢,借助外部資源進行快速高效生產,虛擬生產模式已經越來越廣泛的被運用到企業中。該文詳細分析了虛擬生產企業的內涵和基本特征,闡述了核心競爭力的定義及其主要特點,提出了構建虛擬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在虛擬企業成員之間建立健全暢通的信息渠道,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監理機制,加大違約懲罰力度;提高產品的售后服務質量,用售后服務促進產品銷售;以人為本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規章制度,構建創新型的虛擬企業文化,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建立健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制,運用法律手段保護企業權益。

      關鍵詞:虛擬生產;核心競爭力;生產企業;企業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內部組織和管理理念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虛擬經營作為一種應對全球市場瞬息變化的全新現代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成為企業有效整合內外資源并借助外部力量實現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以共贏為目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取生存和發展空間的虛擬生產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然而,虛擬生產模式在使企業發揮最大效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培育并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虛擬生產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虛擬生產企業的內涵。

      虛擬生產(OEM),又稱為外包加工,是指企業集中優勢資源專攻最具核心競爭力優勢,且附加值高的產品研發、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并將制造的具體任務委托給其它相關企業代為實現。這是現代企業簡化機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模式。具體的做法是:企業弱化其產品的直接生產制造功能,按照產品的生產要求,在已具備相應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企業中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利用其中生產信譽好、工藝先進、產品質量過硬而且有良好合作意愿的企業,把具體生產過程用外包加工等辦法轉移到這些企業中來完成,自己則留下最具競爭優勢、最能獲得利潤的研發、品牌維護和銷售等關鍵環節。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基于生產工藝的復雜性和分工的精細化,再加上生產成本和各項管理費用的居高不下,許多企業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自身核心競爭能力,采用虛擬生產模式,菲爾&middot;耐克公司就是虛擬生產經營的成功實踐者。耐克公司集中自身優勢資源,專攻附加值最高的設計和營銷環節。企業職工來往于世界各地,把按照客戶需求設計好的樣品和圖紙交給生產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實行產品外包加工,最后再驗收產品,貼上耐克的商標在世界范圍內銷售。由于公司采取了虛擬化經營,避免很多的生產管理環節,使企業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新產品的設計與市場銷售,耐克公司采用虛擬生產模式,發展成為全球最著名的體育產品企業之一。虛擬生產企業在形式上強強組合,注重發揮各個合作企業的生產專長,利用各合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使各合作企業效益最大化。虛擬生產模式有效降低了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還極大降低了企業在廠房、設備、工藝等方面的投資,有效降低了單位產品成本;虛擬生產是由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各個合作伙伴發揮各自優勢,研發生產制造出最佳產品,并提供最佳售后服務。虛擬生產企業在設計與制造端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設計制造出最新的產品。虛擬生產企業模式能最大發揮企業自身潛力,可同時參與多項虛擬連鎖生產。

      二、虛擬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又稱為核心能力、特有競爭力、組織競爭力和企業特殊能力。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于 1990 年首先提出了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組織中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簡單來理解,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各種有形資源、人力資源、組織投入產出活動綜合作用的產物,主要體現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與提供有效售后服務的能力。技術創新、非核心技術創新和非技術類創新是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許多優秀的企業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擁有核心競爭力。擁有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贏得競爭乃至超越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

      虛擬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個虛擬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的開發獨特產品、發明獨特技術或提供獨特服務的能力。它的主要特點是:一是創造價值。任何一個虛擬生產企業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具備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就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斷地創造更多的價值。二是不可復制。虛擬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潛移默化到每一個生產、研發、銷售等環節。同行業中其他企業不可能再復制或模仿。這種不可復制性是基于虛擬企業自身獨特的技術、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產生的,具有稀缺性。三是創造吸引力。如果虛擬企業在自由組合的世界里沒有合作伙伴,它的整個生產就無法正常開展。只有虛擬企業形成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不斷吸引更多、更好的合作企業,共同實現贏利。因此,對于任何一個虛擬生產企業來說,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其獲取持續競爭優勢、吸引合作企業的基礎和動力。

      三、構建虛擬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1. 實現信息交流與共享。

      信息社會為我們帶來了強大的信息工具,比如電子商務和管理信息系統。合理利用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及時了解用戶需求并進行日常的溝通和管理,以強化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及企業之間的動態合作。如果在虛擬生產企業中,只有市場營銷等少數部門“對用戶開放”,這種被動式經營會造成產品不能適銷對路;只有外協外購部門“對分包方開放”的集中采購方式,會造成研發和質量部門對外協外購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的管理失控。因此,虛擬生產企業之間必須建立健全暢通的信息渠道,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共享。

      首先要在虛擬生產企業內部加快信息傳遞。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資本、技術、商品等要素在全世界范圍內流動。而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必然會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全球化。現在,虛擬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僅在本國范圍內銷售,還會銷往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這時,虛擬企業必須將來自于各國市場和用戶需求的各種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達給研發、質量管理、售后服務等與之相關的一切職能部門,促使企業內部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時刻以市場和用戶為導向,從而有效避免企業內部由于信息不暢而造成信息滯后的風險。如日本的索尼公司把其核心競爭優勢定為產品設計和全球的銷售能力,通過電子商務系統快速地了解亞洲市場與歐洲市場客戶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分別進行產品設計和銷售。

      其次要在企業盟主與各加盟企業之間加快信息傳遞。因為各加盟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虛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形象,所以虛擬企業必須加強對其的控制與監督。這就要求虛擬企業必須時刻保持與各加盟企業之間暢通無阻的信息通道。例如,一家虛擬企業在接到訂單后,設計出圖紙交由其他生產廠商生產,生產完成后便直接運送到客戶手中,在此過程中如果虛擬企業加強與各生產廠商的信息溝通與交流,那么一旦發生問題便能及時解決,從而有力地維護企業的信譽與品牌。最后是加強虛擬生產各成員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各成員企業必須相互依賴、相互協調,進行長距離、快速、及時的信息交流,真正達到信息共享。才能保證各方既獨立完成自己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又不損害自己的原有優勢。通過縱向的企業間信息共享與橫向的企業內信息傳遞,企業得到高效的連鎖管理,可有效的提高虛擬生產企業的工作效率。

      2. 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監理機制。

      產品質量是虛擬生產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獲勝的根本保證。產品質量的最終形成,既與成員企業的各自生產工藝和保證質量的能力有關,也與各成員企業的生產合作和協調水平有關。由于虛擬企業的特殊組織形式和運作特色,其產品質量受成員企業間的合作及協調能力的影響尤為突出。如何保證各成員企業間的合作質量,成為虛擬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的關鍵。

      第一是要樹立質量合作的管理理念。傳統企業是通過對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每道工序加以嚴格控制,來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而虛擬生產企業之間的合作是暫時的、平等的,他們之間不是領導與被領導、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因此虛擬生產企業只有樹立質量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才能在這種新的生產模式下保證產品質量。新型管理理念就是合作伙伴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以分散、獨立的方式完成自己所承擔的生產質量任務。在實施質量管理時,不再強調統一化、標準化的質量管理模式,而是將各個成員看作是一個質量的產生模塊,每個成員可根據自己的生產需要采取最適合自己模塊工作特點的質量控制方式。

      第二是要建立質量監控小組。在虛擬生產企業中可建立由相關專家和技術骨干組成的質量監控小組,在與外包企業簽訂的合作契約中,明確規定質量監控小組作為虛擬企業內部產品質量最高監管的地位和權限。在產品生產的全過程中,一切問題由質量監控人員負責監督與協調處理。質量監控在虛擬合作企業中的主要任務是,對合作成員進行質量監督和利益協調,同時對虛擬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系統進行創新。不僅要完成對外協件質量控制點跟蹤檢驗、外協件完工檢驗、外購件及原材料的入廠檢驗、裝配過程中的質量跟蹤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

      還要具有與外包企業就出現的不良品及時協調,并做出返修、回用和報廢等處理決定的職能。與此同時,質量監控小組的質量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保證初始產品的質量上,還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推進產品質量的改進和升級,進而加快產品的創新進程。通過質量監控小組的監督,可以把分包方的質量檢驗體系和虛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有機結合起來,推動虛擬企業產品質量的改進和技術創新,使企業內部形成連貫有序的推進鏈,從而促進虛擬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三是要完善合作協議,加大違約懲罰力度。虛擬生產企業各成員之間是契約協作關系,不是上下級權力控制關系。在實踐過程中,新產品生產計劃尚處于不斷成熟與完善中,有很多問題是契約簽訂時并未預想到的,為某些成員企業冒道德風險謀取私利創造了條件。這就需要在成員企業間不斷完善修訂合作協議,并在契約中設置一些條款來預防風險的產生。同時虛擬企業應采用強制性經濟措施,即加重對違約行為的經濟處罰。這樣可使那些甘冒道德風險的外包企業違約成本顯著增加,外包企業在考慮不讓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會自覺自愿的控制好產品生產全過程,真正把好產品質量關。

      3. 用售后服務促進產品銷售。

      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傳統的銷售方式遭到嚴重的挑戰,客戶群體已不再單一的滿足以往那種物質性商品或服務,轉而上升為追求產品設備的機能享受和優質售后服務。企業創造利潤不僅僅是依靠規模經營,還需要不斷把握客戶需求以及應對之策。企業之間競爭的不僅僅是產品質量的好壞,還有產品售后服務的優劣。產品售后服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信譽和產品的銷售。從提高產品的銷售量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出發,虛擬生產企業必須加強產品的售后服務質量,積極主動地分析顧客需求,真正解決顧客迫切需要處理的產品問題。

      具體來說,虛擬生產企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傳售后服務的承諾并增強售后服務的敏捷性。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購買產品時更多考慮得是它的質量及售后服務。這也是人們選擇購買品牌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虛擬企業在推廣自己的品牌產品時,可以積極制定和宣傳自己的售后服務承諾。比如,保證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詳細規定免費提供售后服務的年限和質保的零部件;保證售后服務人員到達的時限和服務態度;簽定服務滿意度調查表等等事項。虛擬企業還要在實踐中積極兌現這一服務承諾,絕對不能出現欺騙客戶的現象。在此基礎上,企業產品才能吸引更多客戶的關注與興趣,從而提高產品銷量。

      二是增強售后服務的個性化。不同客戶群體對產品和售后服務有不同的需求,虛擬生產企業應該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對其量身定制不同的產品,以及提供不同的售后服務。如美國的戴爾計算機公司把生產電腦零部件的工作交由供應商完成,自己只負責創立品牌與市場開拓。它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裝配好電腦,五天之內送貨上門,并且還為不同的客戶制定了不同的售后服務計劃。這種個性化的產品和售后服務使得戴爾公司獲得了豐厚的市場利潤。

      三是增強售后服務的多樣化。虛擬生產企業不應該對“售后服務”的理解過于單一化,只把它看作是提供一次優質的服務。而應該不斷增強售后服務的多樣化,即服務渠道的多樣化、服務形式的多樣化等,使優質服務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國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就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售后服務經驗。這個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一無所有的小型焊接材料廠,發展到今天的全球工程機械企業 50 強。他們建立了完善的產品售后服務系統,如及時提供技術講解、演示、培訓和售后等各項服務,還在網上提供常見問題解答等。并以“一切為了客戶、一切問題都是三一”的優質售后服務理念贏得了用戶的信任。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加大售后服務力度、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是虛擬生產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4. 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管理范圍內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傾向,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把企業內部全體成員結合在一起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企業文化是每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和銷售活動中形成的,是現代企業實現高效管理的重要內容。一個企業有無良好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這個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而企業經營能力的高低是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虛擬生產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

      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一個企業正常進行生產,要有勞動者、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和廠房等。在這些生產要素中,人是首要的能動因素,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流程都要依靠人去掌握。雖然虛擬生產企業把具體生產過程轉移給其他合作企業,但是它的產品研發、售后服務等活動也都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可見,人是虛擬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因此,虛擬生產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位員工、信任每一位員工,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設計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其次是積極塑造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整個企業給予的整體性評價和一般認定。如果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的靈魂和核心,那么,企業形象則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雖然外在因素不能直接決定企業的本質,但是可以間接的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良好的企業形象就是一種競爭優勢,可使企業擴大知名度、榮譽感和自信力,成為企業內部的激勵因素。

      其次是建立學習創新型團隊組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彼得&middot;圣吉教授提出,組織只有通過連續性學習,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造,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外部環境,求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在虛擬生產企業中廣泛地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使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合作伙伴都能夠樹立共同的美好愿望、共同學習、共同發展,在虛擬生產企業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在學習中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不斷進行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適應順息萬變的環境要求。再次是制定合理的管理規章制度。管理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文化得以延續和維護的重要保證。在虛擬生產企業的文化建設中,必須圍繞企業目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及時進行制度創新,改進論資排輩的用人制度,使每位員工行為效果的評價均有章可循。

      最后是構建創新型虛擬企業文化。相對于傳統經營的企業而言,虛擬企業的經營靈活度較大且可能會時常出現更換合作伙伴的情況,這就使虛擬企業中難以形成有較強凝聚力和創新型的企業文化。這一方面與虛擬企業忽視企業文化建設有關。

      如有的企業只考慮與合作伙伴僅僅是生產經營方面的合作,而認為沒有必要把其納入到統一的創新型文化建設體系中來。另一方面也與虛擬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內涵認識不足有關。因此,虛擬生產企業要想在國內外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構建,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知識創新的意識深入落實到每一個合作企業中,并且虛擬企業還要根據不斷變化的企業內外部環境以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制定出多元化的企業文化,以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5. 保護虛擬生產企業的知識產權。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尊重知識。虛擬生產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都是以尊重知識,保護知識產權為前提的。盡管每個虛擬生產企業在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上,會因具體情況的差別而有不同,但它們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如果虛擬生產企業不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把重要技術泄露出去,那么別的企業很有可能會給本企業帶來致命性打擊。這也就意味著虛擬生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無形當中被削弱,更有甚者被剝奪。比如,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曾與韓國的大宇公司進行虛擬生產模式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由于通用汽車公司不小心將部分重要技術泄露給大宇公司,使得大宇公司短期內飛速發展,不但搶占了韓國市場,而且還在歐洲市場對通用汽車公司形成威脅。所以巧妙保護本企業的知識產權,是虛擬生產合作的前提與關鍵。這就要求虛擬生產企業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及時申報知識產權。虛擬生產企業能夠長期生存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它本身掌握著核心的技術和有知名度的品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在本國已有影響力的品牌商標被他國企業搶先注冊的事情。這就要求虛擬生產企業必須對每一個新產品和新技術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優先進行注冊,從源頭上杜絕其他合作企業惡意侵犯行為的發生。

      二是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優秀的虛擬生產企業要想保護知識產權,必須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的管理制度。對內來說,虛擬企業本身從事的都是研發、品牌維護等高技術含量的工作,所以企業必須對這些研究和開發秘密、產品設計以及產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設立保密等級不同的管理制度,同相關人員簽訂保密合同,從而保證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不會因為內部員工的流動而外漏。對外部合作企業來說,要求虛擬企業在用重要技術資料到外包廠制造產品零部件時,必須做好技術保密,同外包商簽訂保密合同,以防止自己的知識產權成果被其他企業冒用或盜用,從而使虛擬企業喪失自己的市場利潤和生存空間。

      三是要增強企業員工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虛擬企業的員工是保護知識產權的主體,他們對知識產權的認識程度直接決定了對其的保護程度,所以企業必須不斷加強對員工的知識產權培訓。這樣,讓員工深刻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對本企業的重要性。并且虛擬企業還必須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人員,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培訓工作,這樣使整個企業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運用正確的手段充分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虛擬生產企業在和外包商合作時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應該及時尋求法律保護。從現在的發展趨勢看,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制定并完善了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法律,還專門設立了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庭,對優秀企業的知識產權可以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因此,當虛擬生產企業的知識產權遭到侵犯時,要敢于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四、結論。

      虛擬生產企業是經濟全球化時代最具競爭力的經營模式,可集中優勢資源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借助合作伙伴的優勢,實現跨地區、跨單位的聯合。我們在使用這種經營模式快速搶占市場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只有形成虛擬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強外購外協件質量控制,提高售后服務品質,打造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品牌,保護知識產權等途徑,強化企業對關鍵環節的管理與控制,提高自身競爭優勢,培育并構建虛擬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它是一個長期而且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在經營過程中根據國際國內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及時調整、不斷創新、不斷積累,而且也需要企業管理層長期的重視和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虛擬生產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趙春明。 虛擬企業 [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 劉光明。 企業文化 [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 葉永玲。 虛擬經營戰略 [M].上海三聯書店,2004.


    管理理論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公司管理論文范文

    2.基層管理論文范文

    3.行政管理論文完整范文

    4.五種經典時間管理理論

    5.經濟管理學畢業論文

    40673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乱人伦老妇女东北|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散步乳栓项圈尾巴乳环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 欧美性受xxxx|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一级特黄aaa大片|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颤声娇是什么意思|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 免费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视频| 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精品2019|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精品伊人久久久|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香蕉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