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采購策略研究(2)
時間:
賈松林1由 分享
四、電子資源采購的策略
1.制定科學的電子館藏發展政策。電子資源館藏發展政策是圖書館有關選擇、購買、使用電子資源的一系列原則、標準與規定。與印刷型的信息資源相比,電子資源有著不同采購、加工、組織、使用環境和服務方式,制定電子館藏發展政策有助于圖書館構建起科學、合理與實用的電子館藏體系。美國絕大多數大學圖書館都在本館的主頁上發布了“電子館藏發展政策”,而中國還沒有出現, 這足以證明中國圖書館界對館藏發展政策還不夠重視。在“電子館藏發展政策”中,數字資源的選擇標準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標準一般需要考慮:本館用戶的需求、數據庫覆蓋的主題范圍、資源是否重復、方便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中,要重點加強館藏特色文獻數字化建設,一方面避免了館藏中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緩解經費緊張;另一方面保證專業文獻系統的完整性,提高館藏質量。
2.明確分工各部門的任務與職責。根據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成立一個由主管館長和電子資源采購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采購員等人共同參與的采購小組,各自明確職責分工。主管館長負責從總體上把握電子資源采購工作的全面執行情況,組織召開采購小組工作會議,監督和協調各個采購環節的正常運作;參考咨詢部或數字資源部、信息部要承擔調研搜集電子資源的相關信息,了解本校用戶的資源需求意向,組織資源試用并整理試用調查報告,負責安排資源的宣傳培訓,分析和評估資源總體利用情況并撰寫分析報告,提交資源的采購建議書,解答用戶相關咨詢等等;技術或自動化部要協助電子資源的網絡宣傳、鏈接以及相關技術支持,提供設備配置的參數信息,安裝和維護光盤或本地鏡像資源,管理用戶權限,提供電子資源的使用統計數據,解答電子資源使用技術方面的咨詢工作;報刊部要負責紙本文獻與電子資源的查重和比對并提交采選報告,參與電子資源的評估和合同談判,負責光盤資源的分編典藏等工作。
3.建立合理的電子資源評價機制。如何科學評價數據庫資源一直是圖書館界同人致力研究的問題,目前尚無成熟的數據庫評價標準,但業界比較認可和通行的方法有兩種:指標判定法和用戶滿意度調查法。指標判定法一般是通過需求滿足指數、成本效益指數、數據庫學術價值指數和權威指數、系統技術指數、售后服務指數等幾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用戶滿意度調查法是通過訪談、意見征詢、問卷調查等渠道主動獲取讀者對數據庫評價的方法。用戶滿意度調查法在衡量電子資源的大多數定性指標方面,更具客觀性、具體性以及易操作的特點。筆者認為,指標判定法可用作對預購數據庫和已購數據庫的評估標準,而用戶滿意度調查法則可用于對已購數據庫的評價,即對圖書館所購買的新的電子資源,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采訪人員要進一步通過統計數據、調查學生使用資源的情況、隨訪相關的教授專家及學生用戶,了解新數據庫是否符合學校的專業設置和發展方向、是否符合圖書館的館藏要求、用戶的滿意度如何等, 并結合數據庫的價格考核數據庫的成本效益。
4.大力推行資源共建共享和集團采購。共建共享不但可以用較少資金擁有更多的資源,而且可以避免重復采購,促進館際交流,也有利于數據庫的維護和服務。筆者認為,以地區為單位,多個圖書館聯合起來,共同出資購買某個數據庫,或每個圖書館購買一部分,統一放在一個鏡像站點上,大家共同使用,真正做到資源的共建共享,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分買合用或合買共用的采購方式尤其適用于價格昂貴的外文數據庫。集團采購不但價格優惠,也有利于售后服務,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集團內各圖書館之間的宣傳、培訓和使用數據庫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也可促進資源的共建共享。在中國,目前采用集團形式進行電子資源建設的主要是CALIS。目前,CALIS的會員館已聯合采購了幾十個外文數據庫,價格折扣最高達65%以上。另外,圖書館電子資源聯盟(Library Consortia)作為一種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組織形式為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所關注。
5.分析、設計電子資源價格構成和計價模式。一般而言,電子資源的價格組成包括電子資源內容費和訪問費兩部分。在某些定價模式下,購買者并不需要支付電子資源內容費,只需支付電子訪問費,而電子訪問費的計價也有多種計算方式,比如,可以根據電子資源內容費的百分比來計算,也可以根據并發用戶數和機構規模的大?。碏TE:全日制相當,Full-time equivalent)來計算。基于FTE的定價模式是根據機構的潛在用戶數量來確定的一種定價模式。這種定價模式根據機構的規模大小收費,機構規模越大,費用越高。在基于并發用戶數量的定價模式下,圖書館確定同時使用某一電子資源的用戶數,并發用戶數越大,價格也就越高。一般而言,采用基于FTE的定價模式,電子資源提供商對資源一般沒有并發用戶數限制,但對大中型規模的機構來說,以FTE計價則費用會很高。所以,圖書館應根據機構的規模及資源使用強度來確定采用FTE計價還是并發用戶數計價。在機構規模比較大的情況下,以資源使用強度為基準,如果對某一電子資源的用戶使用強度比較高,采取FTE計價比較劃算;如果使用強度較弱,則采取并發用戶數計價。在機構規模比較小的情況下,如果用戶使用強度比較高,采取FTE計價比較劃算;如果用戶使用強度比較弱,FTE計價與并發用戶數計價都可以。
參考文獻:
[1]黃秀金.試論電子資源的規范化采購[J].圖書館論壇,2008,(1).
[2]王曉輝.高校圖書館電子文獻數據庫的采購策略[J].圖書情報知識,2003,(4).
[3]蔡筱青.圖書館聯盟電子資源采購[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