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歷史網>歷史百科>歷史百科知識>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

    時間: 藍俊22 分享

      古代的人們是怎么看時間,計時的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于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晚上7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9時稱為二更;11時稱為三更,俗語“三更半夜”或說“子夜”指的就是這個時辰;次日凌晨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附表。

      天色紀時 地支紀時 現化紀時

      夜半 子 23-1點

      雞鳴 丑 1-3點

      平旦 寅 3-5點

      日出 卯 5-7點

      食時 辰 7-9點

      隅中 巳 9-11點

      日中 午 11-13點

      日昳 未 13-15點

      晡時 申 15-17點

      日入 酉 17-19點

      黃昏 戌 19-21點

      人定 亥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可教往來客人于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群英會蔣干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夜間時辰: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五  更: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  鼓: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五  夜: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現代時間:19-21點 21-23點  23-1點  1-3點 3-5點

      古代計時器

      日晷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后來則指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現在,我們到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地旅游參觀時,還可以看到日晷的身影。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于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作為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圭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作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作圭。圭表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以定節令,定回歸年或陽歷年。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所測定的回歸年數值的準確度斗居世界第一。通過進一步研究計算,古代漢族學者還掌握了二十四節氣的圭表日影長度。這樣,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歷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歷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漢書》《元史》中都對圭表的形制、構造、材質做了詳盡的記述。

      漏刻

      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一旦遇到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鐘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詩曰:“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也寫有“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佳句。在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中國古代從周代起,官方就已經開始懂得用漏刻來計時了,為此朝廷還專門設有計時的專職機構。秦朝時就設有“太子率更令”,專門負責管理漏刻,然后為皇家報時服務。西漢時,漏刻甚至上升為一種天文計時儀器,由太史待詔掌管。東漢時,朝廷設有“郎官”一職,也是負責管理漏刻的。

      香篆鐘

      這種古代計時器鮮為人知。據宋代學者薛季宣著書記載,香篆鐘是一種于12世紀中葉在中國流行的古代計時器。《狄仁杰斷案傳奇》中,也記述了唐代宮廷內用香篆鐘計時的情形:香篆鐘為梅花形黃銅盤子,盤內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繚繞一圈盤香,焚熏后,根據盤香的燒沒程度來計時,時人謂之“五孕祥云”。

      大明殿燈漏

      1276年,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了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器。因其造型似宮燈,又放置于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為大明殿燈漏。

      沙漏

      因漏刻冬天水易結冰,所以明代時發明了“五輪沙漏”,用流沙驅動漏刻。同時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所著《宋學士文集》中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并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

    古代的人們是怎么看時間,計時的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于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晚上7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9時稱為二更;11時稱為三更,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古代人是怎么用火的
      古代人是怎么用火的

      火的發明,對于人類有著重大的意義,你知道古代人怎么是用火的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是怎么用火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

    • 古代人如何煉鐵
      古代人如何煉鐵

      古時候人們都是怎樣煉鐵的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如何煉鐵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人如何煉鐵 中國古代的人們煉鐵的方法是

    • 古代人如何練字
      古代人如何練字

      在古代,人們是如何練字的?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如何練字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人如何練字 古今學書練字,臨摹字帖是唯一

    • 古代人如何看時間
      古代人如何看時間

      古時一般是白天用日晷晚上用漏來知道時間,百姓人家就只能看日出,月升來估計大致時間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人如何看時間相關知識

    231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chinesevideo普通话对白|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视频| 欧美大陆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free性满足hd极品|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老张和老李互相换女|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俄罗斯极品美女毛片免费播放| GOGOGO高清免费看韩国|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色黄网站成年女人色毛片| 彩虹男gar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