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傳統活動2021
大雪節氣時期天氣會變得更為寒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但具體下不下雪,需要根據具體地區情況而定。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大雪節氣傳統活動,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雪節氣傳統活動
賞玩雪景
大雪時節,人們在冰天雪地里賞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曰:“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后苑進大小雪獅兒,并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并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這段生動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內王室貴戚在大雪天氣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瓊樓玉宇,高瞻遠眺,饒有趣味。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凍住了,人們就盡情地滑冰嬉戲,當然也在岸上欣賞封河風光。
夜作
大雪節氣白天短,夜間長,古時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紛紛開夜工,俗稱“夜作”。手工的紡織業、刺繡業、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餐,因而有了“夜做飯”“夜宵”。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各種小吃攤也紛紛開設夜市,直至五更才結束,生意很興隆。
大雪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大雪節氣的風俗,即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腌制“咸貨”,無論是家禽,還是魚肉,人們用傳統方法加工成香氣襲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大雪腌肉的習俗由來已久,這和鞭炮的來歷一樣,跟年有關。“年”是長著尖角的兇猛怪獸,每到除夕,都會出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將肉食品腌制存放,新鮮蔬菜則用風干的辦法保存起來。
大雪進補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自古就有大雪進補的習俗,這樣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現象得到改善。
大雪節氣的天氣特點
氣溫明顯下降,天氣寒冷。進入大雪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完全的冬季來臨,很多人會覺得很寒冷,其實也就是溫度降低了,隨時都會有下雪的情況,注意保暖,而且可以吃一點熱的食物來保暖。
1、進入大雪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
2、北方大部分地區12月份的平均溫度約在–5℃~–20℃之間,南方的強冷空氣過后,有時也會出現霜凍。
3、陜西南部、江漢西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福建東南部、華南南部沿海、臺灣島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雨,廣東西南部沿海和海南島中北部等地局地有中雨。
4、在南方冬天的氣候要溫和一些,下雨雪的現象也會比較少,氣溫平均在零上二至四度左右,雨量在全年中占有百分之五左右,并且也只是偶爾才會有降雪的情況。
大雪養生適合做什么
1、宜保暖: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宜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宜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4、宜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5、宜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6、宜粥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7、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大雪節氣傳統活動2021相關文章:
大雪節氣傳統活動2021





上一篇:大雪節氣有哪些忌諱
下一篇:大雪節氣應該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