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為什么要賞牡丹花
二十四節氣谷雨到啦,有些地方谷雨有賞牡丹花的習俗。那么,谷雨為什么要賞牡丹花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谷雨時節為什么要賞牡丹花_谷雨賞牡丹花的由來傳說,歡迎大家閱讀。
↓↓↓點擊獲取"谷雨節氣"相關內容↓↓↓
谷雨時節為什么要賞牡丹花
“國色天香絕世姿,開逢谷雨得春遲。”谷雨前后,正值牡丹花盛開,姹紫嫣紅, 爭奇斗妍,因此牡丹花也叫谷雨花,它是花卉中唯一一種以節氣命名的花。民間流傳著“谷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的說法,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
谷雨賞牡丹花的由來傳說一:
說是在隆冬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武則天飲酒作詩,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于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燒死牡丹。誰知道牡丹枝干雖被燒焦,到第二年春,反而開得更盛。人們對牡丹更有偏愛,贊之為“勁骨剛身”、“焦骨牡丹”。牡丹在洛陽栽培的歷史已經超過了1500年。宋代歐陽修曾把中國各地的牡丹加以對比,得出了牡丹“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的結論。自此,“洛陽牡丹甲天下”一說便流傳下來了。
谷雨賞牡丹花的由來傳說一:
相傳,唐代高宗年間,黃河決堤,軍民溺死無數。有一個水性極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著一只大木箱游水將年邁的母親送上城墻后,又游來游去從洪水中救出十幾位鄉親。這時谷雨已是精疲力盡,突然,他看見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時沉時浮,緋紅的花朵象一張少女的臉,綠色的葉兒在水面上擺動,好象在擺手呼救。于是谷雨費盡千辛萬苦將牡丹花救了起來。救了牡丹后谷雨將其交給身旁—個老漢。這老漢叫趙老大,是個栽花能手。趙老大接過牡丹答應將其栽在他的牡丹園中好好照顧。
兩年過去了。這年春天,谷雨的母親得了重病。臥床不起。谷雨心中著急,四處求醫,房中能賣的東西都換湯藥吃了,病情仍不見好轉。這天,谷雨向趙老大借了二兩銀子,正要去給母親抓藥,一位少女飄然而進草房。這女子象畫上的仙女一樣美,微笑著說:“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點頭。少女說:“我叫丹風,家住東村。俺世代行醫,為百姓治病。聽說大娘身體欠安,特來送藥。”說著,展開手中紅巾,將一服草藥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頓時一陣清香。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銀子遞過去。丹風說:“貧民百姓醫病,俺不收銀錢。”說著走到床前俯身望著大娘,甜甜地說;“大娘,我去給你煎藥,吃下這服藥你的病就能見效!”說也怪,大娘服藥后,頓時有了精神,渾身輕松,病去了大半。一連三天,丹風姑娘都來給大娘送藥。
不久,谷雨母親的身體競比病前還要硬朗,臉上的皺紋少了,頭上的白發黑了,覺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氣。她見谷雨和丹風十分親近。別提有多高興心里想,我若有這樣一個兒媳婦該多好啊!誰知自從谷雨母親病好之后,丹風姑娘卻再也沒有來過,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每天天不亮,娘倆個就往大門口往東張望卻一直不見她來。于是他們只好自己前往東村打聽,卻找不到她。回去的路上,經過了趙老大的百花園,忽然聽到園中有女子嬉笑的聲音,只見丹風和另外幾個女子在月光下戲耍。谷雨急忙叫她的名字,卻發現園子里一個人都沒有。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叢中,看眼前一株紅牡丹搖來擺去,這才發現原來丹風是一株牡丹花。從此以后,谷雨經常去百花園,幫助趙老大管理牡丹。也由此谷雨和牡丹結下了不解之緣。
谷雨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它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谷雨節氣,“時雨將降”。所謂時雨,有著兩層含義:一是指應時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飄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雨水也急了。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群芳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天文學規定,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這一般都落在每年的4月19-21日。到這時節,田中的農作物特別需要雨水的滋潤,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中國古代的農業是“靠天吃飯”,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長,而這時雨越來越多,百谷豐收有望,“雨生百谷”,故名谷雨。
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并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由于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谷子雨,以慰勞圣功,這就是現在的“谷雨”節氣。
谷雨時節為什么要賞牡丹花相關文章:
★ 谷雨時節開什么花
★ 谷雨節氣的習俗
谷雨時節為什么要賞牡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