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通用9篇)
慢性病防控管理方案怎么寫?看下吧。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 “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性?。┮殉蔀槲:θ藗兘】档臍⑹?,它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病變隱匿、并發癥多、致殘性高,嚴重危害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成為社會沉重的負擔。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_-20_年)》,預防慢性病的長期危害,防止嚴重的并發癥,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二五”規劃中“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作為改善民生、推進醫改的重要內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盡快遏制慢性病高發態勢”作為開展慢性病管理的指導思想。以我院就診的慢病患者為服務對象,以控制慢病危險因素為干預重點,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患者管理為主要手段,通過“醫聯體”活動開展為載體,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加強慢病管理意識,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走進家庭,促進預防、干預、治療的有機結合。
二、目標
慢性病管理的最終目標不是治愈疾?。ㄒ驗楹芏嗦约膊∈菬o法治愈的),而是努力將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健康功能維持在一個滿意的狀態,獨立生活,回歸社會;同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減少疾病危險因素,減少用藥,控制醫療保健成本,節約社會衛生資源。為我院贏得更好的社會效益,發揮醫院公益性。
三、組織領導
成立20_年“慢性病管理”實施領導小組
組 長:章云霞
副組長:施圣暉 陳思仙
成 員: 楊 輝 芮麗麗 彭德清
領導小組下設安全月活動指揮辦公室,設在護理部,主任由施圣暉 陳思仙兼任,副主任由彭德清擔任,負責“慢性病管理”的相關活動,辦公室成員由各護理單元護士長組成。
五、活動內容和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7月10日—7月20日
1、召開全院護理人員會議,宣布《宣城市人民醫院20_年“慢性病管理”實施方案》,各護理單元高度重視,積極申報開展。
2、醫院網站及宣傳欄宣傳《宣城市人民醫院20_年“慢性病管理”實施方案》。
3、各科室認真學習并領會實施方案。
(二)試點科室評選階段:7月21日—7月31日
影響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常見慢性病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根據科室申報表,首先考慮在有以上相關疾病的科室中進行選擇,初步計劃選擇兩個科室進行試點。
(三)實施階段:8月1日—9月30日
1、試點科室制定本科室開展慢性病管理的實施方案。由護士長牽頭,在科主任的領導下,醫護合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2、建立慢性病患者檔案。從8月1日始,納入慢病管理的患者入院時均建立電子檔案,便于住院期間實施慢病管理措施和出院后隨訪追蹤管理。
3、按時隨訪,并填寫隨訪記錄表。慢性病病程長,并發癥多,而且需要長期服藥,所以隨訪是慢性病管理中的重點,隨訪方式可選擇門診、家庭、電話,了解患者癥狀及生活方式改變,測量其體重、血壓、血糖,評定日常自理生活能力等,了解患者服藥情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具體處理。
4、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培訓。慢性病患者出院后,更多的服務是在基層醫院和社區診所?;鶎俞t療衛生機構負責相關慢性病防控措施的執行與落實。試點科室要為基層衛生機構開展慢性病診療、康復服務提供技術指導;制定慢性病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傳播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并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合理膳食、適量活動、控煙限酒,培育健康人群。
5、試點科室及時對本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慢病管理相關知識培訓,逐步實現慢性病的規范化診治和康復。嚴格遵照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診療技術規范和指南,完善專業化培訓制度,注重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在提供規范化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同時,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咨詢指導和科普宣傳。
6、慢性病管理試點科室,注重開展社區調查隨訪,明確本病主要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應用適宜技術,發展適合我院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長效管理模式。
(四)總結推廣階段:10月1日—12月30日
1、總結階段:試點科室在10月20日前完成慢性病管理工作總結,召開全體護士長會議,進行經驗交流。
2、推廣階段:將試點科室好的經驗、做法匯總,鼓勵有慢性病的護理單元均逐步開展慢性病管理,并加強與各部門及兄弟醫院的合作。加強科研,促進合作和交流,開發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具,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和利用,推廣慢性病預防、早診早治早康和規范治療等適宜技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方案實施。在開展慢性病管理的過程中,領導要起推進的積極作用,切實解決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大力加強醫護人員動員,努力形成醫院與社區防治工作合力。
(二)履行部門職責,落實綜合措施。加強部門間協調溝通,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有效監督的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慢性病管理重大問題,落實各項管理措施。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2
20__年是我中心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化管理再上新臺階的開頭年,任重道遠,慢性病防治重心在社區,社區預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以“防治結合,預防為主”,根據慢性病防治要求,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制定今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落實管理工作制度,將慢病管理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加大社區醫務人員慢病防治知識培訓;
3、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健康體檢等多種形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早診率和早治率;
4、加強隨訪管理,提高管理率,使規范管理率大于等于80%;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管理人群血壓血糖控制率,使控制率大于等于50%,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6、做好各種活動記錄和歸檔情況,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高危人群干預慢性病篩查。
二、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網格化管理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機制。
(一)、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
1、檢出:利用建檔、體檢、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診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圧、糖尿病患者;
2、登記:將檢出的患者建管理卡錄入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系統化管理;
3、隨訪管理和轉診:對檢出的患者詳細搜集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按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登記。對高血壓和糖尿病采用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糖尿病防治基層使用規范》中規定情形時及時轉診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中心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技術支持。
(二)、健康指導和干預:
1、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予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血壓、血糖;
2、在社區定期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在社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
三、督導與考核:
1、各團隊高血壓、糖尿病管理率和建檔合格率;
2、各團隊高血壓、糖尿病規范管理率;
3、各團隊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率;
4、社區醫務人員對慢性病管理規范和相關知識掌握程度;
5、社區人群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6、工作制度和實施情況;
7、各種活動的記錄和歸檔情況。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3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我院綜合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20__年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登記,針對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長分管此項工作,醫教科具體負責實施,責任落實到人。
2、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初篩工作,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3、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4、創建無煙醫院,無煙病房,按照我院控煙工作制度及獎懲方案執行,醫院后勤工作人員及病區設置控煙督導員,對進入我院公共場所的人員進行控煙宣傳,對吸煙人員進行勸導,各科室
建立控煙督導登記本,有記錄可查。
5、對我院健康食堂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職工進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訓,對職工發放控鹽、控油壺,每年舉行全院職工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竟賽,有記錄可查。
二、疾病監測工作目標
對心腦血管事件及腫瘤病人進行登記,對死亡病人進行死因監測并登記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對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血壓、對達到診斷標準高血壓病人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相應管理。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檢出:利用患者就診、健康體檢、門診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并上報金山社區疾婦站。
3、體檢中心每月上報體檢單位及體檢總人數,對達到高血壓、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進行詳細登記并上報金山疾婦站進行管理。
4、對社區進行慢性病知識講座,參加市疾控中心的慢性宣教,對基層醫護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每年對醫院職工進行慢性病知識培訓。
5、不定期邀請上級醫院專家對我院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四、對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群眾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用“精神衛生日”“高血壓日”“世界糖尿病人日”等宣傳日,宣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和防治理念,引導社會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注,提高人群慢病防治知識知曉率,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促使人們改良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消除或減輕相關危險因素,降低慢病的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
4、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欄,每1季度更換1次內容,在導診臺發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單。
5、在轄區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6、在轄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五、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我院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六、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七、督導和考核
我院醫教科負責對各臨床科室進行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科室或到個人,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各村相關科室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4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層,慢性病的基層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層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為此我院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基層年度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上級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報告制度和獎懲辦法,并每月開展自查,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以及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鄉村醫生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鄉村醫生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慢性病病例實行網絡直報,一周內網上卡片錄入及時,審核未通過的個案及時調查核對。同時每月8日按時上交各類慢性病卡片。對本轄區內的慢性病病例,及時做好初訪并錄入。平時注重數據維護,做好死亡補發病及查重工作。
7、掌握轄區人口出生、死亡等基礎資料,每月收集整理并實行網絡直報,對審核未通過的個案及時調查核對。同時每月8日上交上月死亡醫學證明書。
8、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應有隨訪記錄。
二、實施方案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基層高血壓患者報告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保健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報告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保健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至少半年隨訪管理一次,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三、基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保健站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慢性病健康知識宣傳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保健站等發放給基層人群。
2、在轄區各村每季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設立高血壓、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組的三個村每2個月舉辦一次活動。
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
四、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保健站的醫生進行業務培訓,至少半年一次,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保健站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社區慢性病管理考核要求:
利用各種形式宣傳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病健康知識,通過健康教育,使居民血壓知曉率≥70%。
實施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制度,要求首診測壓率≥95%。
對篩查出的高血壓高危人群進行登記與干預,要求登記數不少于門診血壓異常數,干預率≥60%。社區高血壓患者發現率≥12%,對高血壓患者實行分級管理,隨訪頻次根據危險分層確定,做好患者的隨訪記錄,要求管理率≥95%、規范管理率≥80%、血壓知曉率≥70%、服藥率≥60%、血壓控制率≥50%。
對篩查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登記與干預,干預率≥60%。社區糖尿病患者發現率≥20%,對糖尿病患者實行分級管理,隨訪頻次根據危險分層確定,做好患者的隨訪記錄,要求管理率95%,規范管理率80%以上,藥物治療率70%以上,血糖控制率60%以上,心腦血管急性事件死亡率逐年下降。
對醫院監測的腦卒中、腫瘤、冠心病患者進行登記,社區登記數量不少于中心反饋數,登記率100%,每季開展隨訪一次。
對20__年首次診斷的腫瘤患者進行危險因素調查,填寫調查表,要求調查率100%。
積極開通短信提醒平臺,通過短信群發方式提醒患者前來接受隨訪,70歲以上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實施主動性入戶干預,入戶管理率≥90%。
組織責任醫生進行培訓,每半年不少于1次,收集培訓資料,首次培訓進行考核,要求合格率≥90%。
及時收集、整理社區慢病管理季報表,于每季度次月5號上報疾控中心,報表內容真實準確。
3、慢性病監測考核要求:
對本轄區內的慢性病病例,及時做好初訪并錄入。平時注重數據維護,做好死亡補發病及查重工作。漏報率≤5%、報卡及時率≥95%、初訪及時率≥95%。
慢性病發病報卡填寫完整,字跡清晰可認。
對網絡系統提示需隨訪病例及時做好隨訪并錄入。
根據浙江省公共衛生監測方案要求,每3年將開展1次居民慢病監測漏報調查和成人行為危險因素調查,各監測點應配合完成資料收集,質量符合要求。
4、全人群出生、死亡監測考核要求:
要求報告率達100%,報告及時率≥95%。(有接生資格的醫療單位及時上報本院接生的所有出生個案,無資格接生的醫療單位每月僅上報本地戶籍在桐鄉市范圍以外出生的卡片,網上錄入及時,內容填寫完整準確。)
出生、死亡卡片內容填寫完整,字跡清晰可認。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5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區20__年創省級慢病示范區領導辦公室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健康教育;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列為重點,采取指派專人管理,成立“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科室,特制定今年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計劃如下:
20__年度健康教育與慢性病科年度工作計劃表月份123456789月20號全國愛牙日10月8號全國高血壓日、1010號世界精神衛生日1111月14號世界糖尿病日129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4月7號世界衛生日(15--21)號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5月31號世界無煙日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重性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死因監測季度督導、指導開展創建省級慢性病示范區工作宣傳主題備注1:慢性病備注2:健康教育備注:3正常工作開展,收集匯總報表。
一、老年人管理、督導
1、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
2、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1次健康管理,包括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咨詢指導和干預,進行一般體格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等。
3、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議定期復查。對老年居民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高血壓管理、督導
1、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血壓異常者應登記造冊。
2、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每年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面對面隨訪至少4次,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3、每年至少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一般體格檢查和口腔、視力、聽力、運動能力檢查,并進行健康評價和健康指導。
4、管理人群血壓控制情況。
三、糖尿病管理、督導
1、重點對35歲以上人群進行篩查(門診服務、健康體檢等)。
2、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每年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免費空腹血糖檢測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3、每年至少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含足背動脈搏動檢查)和口腔、視力、聽力、運動能力檢查,并進行健康評價和健康指導。
4、管理人群血糖控制情況。
四、重性精神病管理、督導
1、對轄區確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
2、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病情穩定和基本穩定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填寫隨訪記錄表,每年隨訪不少于4次。
3、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健康檢查。在患者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征得監護人與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壓、體重、血常規(含白細胞分類)、轉氨酶、血糖、心電圖。
4、注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各環節規范;每年至少進行1次綜合評價;對恢復期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實施康復訓練;發現復發或加重征兆時,給予相應處理或指導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
五、健康教育
1、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食品安全問題等內容,向轄區居民,尤其是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或節假日開展健康教育咨詢服務,在醒目位置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并定期更新內容。
2、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講授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指導居民糾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3、針對公共衛生問題,配合開展突發事件應對的宣傳教育。
六、死因監測管理、督導
1.轄區內上報死亡人數達標率是否有6‰。
2.轄區內上報死亡及時率是否大于50%。
3.轄區內上報死亡報告完整率是否大于95%。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6
一、工作目標
加大力度推進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組建設,開展由專業機構指導的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建立“醫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慢性病群防群控工作模式。
在20__年底已建成的一個小組基礎上,20__年要進一步擴展參與人群,在社區中建立十個以上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組。
二、工作內容
(一)新建小組,持續推進已建成小組工作
尚未成立自我管理小組的有些中心,今年要實現“0的突破”。已建成的中心,要創新活動形式,使小組處于運轉狀態。
(二)培育健康促進志愿者
以小組組長、指導醫生為主,培育一批社區健康促進志愿者,通過他們的帶動指導作用,組織社區居民參加自我管理活動。
三、工作要求
1、20__年內完成活動的自我管理小組不少于10個,逐年增加;(每個中心成立2個、小拐鄉衛生院成立1個)。
2、每個自我管理小組每年至少舉辦6次活動。(每小組活動人數為1015名患者,年齡3575歲)。
3、社區患者自我管理小組覆蓋率達到30%及以上。(共覆蓋17個社區、要求每個中心患者自我管理小組覆蓋3個社區、小拐鄉衛生
院2個)。
自我管理小組活動覆蓋率=開展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社區數/轄區社區總數×100%。(克區共計56個社區)
4、在參加者中確定組長和副組長各1名,是經過社區醫生培訓。組織患者相互交流和學習疾病自我管理的技巧與技能。
5、每次活動有計劃、有記錄、有圖片、有總結。6、小組活動中要進行問卷調查、個人健康狀況評價。
四、工作安排
(一)20__年3月
參加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組織慢性病管理小組工作培訓。
(二)20__年3-12月
1、各中心制定本中心年度工作計劃。
20__年各季度核心知識點(小組長和指導醫生負責收集相關內容):
第一季度健康自我管理,合理膳食相關知識。第二季度戒煙限酒相關知識第三季度適量運動相關知識第四季度調適心情相關知識2、各中心開展上、下半年工作評估3、舉辦經驗交流會4、組織評估調查
5、開展總結(內容包括:具體做法,取得成效,存在問題和不足,下一步工作建議等。管理中心在20__年11月15前,將全年小組工作總結上報區疾控)。
五、總體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各中心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把建立和完善患者自我管理小組作為重點工作加以推進。
(二)加大投入,形成氛圍。
各中心要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加大宣傳力度,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整合資源,部門配合。
各中心要認真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發揮相關部門,尤其是社區等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共同推進。(四)明確重點,加強管理。
各中心要重點指導組員按照個人的健康危險因素制定好個人的行為干預計劃,并加強對個人計劃的過程實施情況評價,讓居民在參與中真正有所收獲、有所提高。并做好小組活動記錄簿的記錄。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7
一、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慢性病防治隊伍的建設
(1)積極參加縣、市組織的慢性病防治業務知識培訓,同時加強我院科室內部學習。
(2)進一步加強我院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計劃全年培訓不少于3次。
二、工作任務及目標要求
(一)慢性病管理工作:
1、我院必須開展慢性病監測工作,做到門診日志有記錄。
2、對在接診過程中出現的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應及時登記、報告,建立心腦血管疾病登記本,每月10日前統計F1信息匯總表,并上報縣疾控中心。
(二)死因監測工作:
我院開展死因網報工作,必須及時向縣疾控中心上報紙質死因報告及電子報告卡,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死因報告登記,堅決杜絕死因卡片的漏報,遲報及填寫不完整,用語不規范等現象,不斷提高報告工作質量,確保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登記和報告工作順利完成,居民死亡原因推斷正確率達95%以上,報告率達100%。
三、以健康教育為先導,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積極主動開展宣傳活動,以宣傳欄(報)、標語、宣傳橫幅、廣播、設立義診咨詢臺等多種形式廣泛的宣傳工作,以促進農村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將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貫穿到日常醫療服務工作之中。
四、強化督導考核,全面推進慢性病工作規范化進行
為了保證各項工作任務按期完成,每周要不定期對各科室進行督導檢查,及時通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工作進度,對慢性病監測管理工作進度緩慢,工作管理不規范,以及死因報告工作中遲報、漏報情況予以通報批評,及時發現問題,指導改進工作,促進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規范的開展。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8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老齡化得加強,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在社區,慢性病的社區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半年來我們的'慢病管理工作如下:
一、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網絡
形成以資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準,雙龍井社區衛生服務站和2個社區居委會為分支,逐步深入的慢病防治網絡體系,使慢病工作長久,持續,順利的開展。
二、慢病干預:
針對不同人群開展慢病相關知識講座,半年共開展了9次健康教育講座,促進居民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開展了1次宣傳活動,使慢病防治知識廣泛普及,為居民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強化健康信息傳播,提高慢病知識知曉率。
三、高血壓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1696份,主動篩查1000余人次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建立高血壓慢病檔案89份,糖尿病慢病26份,面對面訪視173人次,電話訪視4次。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供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予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每月定期下火車站
雙龍井社區為居民測血壓,解答相關疾病問題,進行健康指導,并建立35歲以上門診首診病人測量血壓制度。
五、定期對慢病的工作進行自查
對發現的問題做到及時記錄,及時改正,不斷促進慢病工作。
以上是我站慢病工作的具體情況,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據上級領導和社區內居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更加努力搞好慢病管理工作,使社區內慢病的發病率控制在有效范圍內,更好的為社區居民的健康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精選篇9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本衛生服務,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目前已將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點,指派專人管理,成立慢病組等多種方法。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完成20__年3月31號高血壓1938人,12月31號完成3230人。
2、完成20__年12月糖尿病建檔數538人。
3、安排公共衛生小組輪流下鄉歲以上慢性病篩查體檢等多種方式,早起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4、通過電話指導、入戶訪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基本信息、門診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制度等,加強轄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空置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檔案,轄區服務人口建檔率達35%;
2、建立完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年檢記錄、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糖尿病工作目標
1、新發現病至少建檔高血壓患者
2、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70%;血糖控制率≥65%;
3、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4次高血壓的比例達50%;
4、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