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方法指導 > 離騷的教學設計

    離騷的教學設計

    時間: 慧珍791 分享

    離騷的教學設計

      離騷除了是一首歌之外,它還是一篇著名的文言文。下面就有學習啦小編來講解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騷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離騷》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

      2、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懷。

      3、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和創作手法: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標

      1、培養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鑒賞《離騷》的優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鑒賞詩歌的比興藝術手法,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對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節奏地誦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誦讀、講講背背,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過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對作品的理解。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屈原的《離騷》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離騷》在詩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辭”體。

      3、聽教學錄音,疏通生字詞,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毛澤東在《沁園春 雪》中感嘆古代帝王們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我們知道,"風"是指《詩經》中的《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詩經》《楚辭》分別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古代帝王們需補充一點"風騷",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注重自身的文學修養。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離騷》,以求在文學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題

      1、簡介“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西漢前期,上戰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淵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汲取民間文學特別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新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展,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離騷》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上個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宗國內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外交錯的復雜斗爭。據《史記 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王甚任之。”還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情緒。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題表現了詩人為實現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離”——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選于其中的20-32節。

      三、誦讀課文

      1、放錄音:

      第一遍,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奏。

      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

      第三遍,讓學生大聲朗讀。

      2、指名學生朗讀,指正生字的讀音及句子的節奏。

      3、教師總結騷體詩的誦讀節奏:

      騷體詩一般是三四個節拍,隨文切分。如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 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把握詩的節奏

      騷體詩的節奏要復雜一些,但仍有規律可循,這就是每個詩句都可以分成兩半,中間用虛詞連接,前一半占兩拍,后一半看起來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長音或停頓,其實也是兩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虛詞 X X(空拍或加語尾助詞),一般一句是三四個節拍。

      下面試從課文中舉幾個例子,虛詞皆加括號。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離騷》本來是用楚地曲調吟誦的,音樂性很強,誦讀時首先要劃分好節奏。誦讀時,上分句末字“兮”,猶如現之“啊”,讀音要稍長,押韻的字要重讀,反復練習,直至口熟。

      4、請同學們集體讀一遍課文,要讀出語氣。

      體味詩的情感和語氣

      朗讀時還要把握每一節的主旨,一節一節地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感情。

      例如:第一部分第1節主要是說他因進諫而遭貶黜,接著就說到朝中小人如何誣蔑他,而君王卻執迷不悟,由此他想到當時政治上的壞風氣:投機取巧,不顧公理,造謠中傷,產生了孤獨感。但他決不同流合污,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終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結論,這種精神是極為感人的。

      第二部分說既黜之后,該怎么辦?反省自己,是否沒有看清道路,返回去呢?承著反省的思想,檢查自己的進退、制衣,肯定了自己的美好品質及政治主張“茍余情其信芳”,“唯昭質其猶未虧”,信念更加堅定,為了尋求理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剛正不阿,一身正氣,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堅持真理,獻身理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情感無不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光明自由幸福而斗爭。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四、整體把握課文

      1、要求學生借助課下的注解,疏通課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詞及常用字、詞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把握課文結構,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一、思路?!峨x騷》集中反映了屈原的愛國思想感情,表達了舉賢授能、修明法度以統一中國的進步政治思想,以及獻身祖國的愛國感情,體現了決不茍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輝峻潔的偉大人格。全詩共93節,課文節選的是第20節至第32節,共13節,52句。課文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7節)自述遭貶原因,表示決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這就是司馬遷所稱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節)表現詩人保持美好品質的愿望。這六節從反省、檢查自己的行為,反省明志,以退為進、斗志彌堅,更表現出詩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二、重、難點解決過程 ( 學習1-7節 )

      1、要求學生集體朗讀這一部分。

      2、提問:第一節中,詩人“太息”“掩涕”,為什么?這一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詩人是因為“哀民生之多艱”,即同情人民生活艱難。這兩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謇朝誶夕替 ”兩句啟下。

      3、提問: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羈鞿兮”,卻為什么“謇朝誶而夕替”?有哪三個原因?

      明確:小人投機(“眾女”“謠諑”);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對待這種不公平的待遇?(用詩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態度?表現了他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現了屈原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理想和愛國熱情,以及修身潔行的高尚節操和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做了無情的揭露和斥責。

      六、小結: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貶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業:

      背誦課文第一部分

      補充注釋

      ①民生:游國恩《離騷纂義》:“民生即人生。”人生是泛指,應包括屈原自己。

     ?、诤剖帲涸稳菟竺?,引申為放縱自恣,反復無常,不知深思熟慮。

     ?、勖裥模喝诵?。楚辭中“民”多指“人”,此處的意思是“別人心情”,也即是詩人屈原的心情。

      ④糅:這里指性質相反的兩個事物揉合在一起。

      (2)必須掌握的實詞及其在現代漢語中的運用。

      ①替:廢棄。(王朝興替)

     ?、谏辏荷瓿狻⑸晔?,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奂礿í:忌妒。(嫉賢妒能)

     ?、茕踜è:突然,忽然。(溘然長逝)

     ?、莶蝗海鹤繝柌蝗?。

      ⑥方圓:方枘圓鑿,也說圓鑿方枘。

      ⑦相安:相處,相容。(相安無事)

      ⑧尤yóu:罪過,過失。(以儆效尤);責難,怨恨(怨天尤人)

      ⑨岌岌jí:山勢高聳的樣子。(岌岌可危)

      ⑩陸離:修長的樣子,也形容色彩繁雜的樣子。(光怪陸離)

      ⑾昭zhāo:明白(明潔),(以己昏昏,豈能使人昭昭)

      ⑿游目:放眼遠眺。(游目騁懷)

      ⒀彌彰:更加明顯。(欲蓋彌彰)

     ?、覒蚦héng:挫敗。(懲惡揚善)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

      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過程:

      一、檢查第一部分的背誦

      二、 第二部分(8-13節)表現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賢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節操,抒發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表現追求美德,即使體解也不變的高尚德操。

      分析:1、第八節,以行路為喻,反省自己是否沒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遠返回原路。

      順著這條思路,檢查自己的進退、制衣、佩飾。檢查的結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質其猶未虧”,衣飾“芳菲菲其彌章”,意志、信仰“余獨好修以為常。”反省明志,斗志彌堅。所以應該明白,所謂反省檢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帶有假設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種自我反省,反省的是當初不該輕易出仕,且無法行其道,正是有了這種自己反省,才更堅信自己的追求是無悔的,才更堅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這六節以退為進,更表現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愛國情懷。

      所以說前七節述懷明志是“進”,后六節反省自身,也是“進”,是以退為進,是一種內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進”,因而也就更顯堅定無悔。

      在對詩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繼續深入,鑒賞詩中蘊涵的人格美,達到沿情尋志的目的。在此,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屈原‘入則與王圖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有這樣的才華,不被楚懷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為什么選擇汨羅江作為他的歸宿?”關鍵在于詩人的清高、忠心、執著決定了這樣一個歸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頭,他不違背為臣的原則,執著的信念,使他對理想不言放棄。在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他選擇了汨羅江。

      3、應注意的詞語和讀音:

      “相”:xiang,觀察,選擇。“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個普通的人稱代詞, 誰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為皇帝自稱的專用詞。“步”:使……步行。“皋”:gāo,水邊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寫作“本”,“離尤”:“離”同“罹”,遭受;尤,過失;

      離尤:獲罪,遭受指責。“初服”:意含雙關,字面意為:從前所穿的衣服,實際指原來 的志向,志趣,夙志。“進”:指從政,“退”指辭官致仕。“信”:副詞,確實。“高”“長”: 動詞,加高,加長。“佩之陸離”:陸離,單純詞,修長貌。“之”:定語后置的標志,即“陸離之佩”。“澤”:污濁。“章”:通“彰”。“懲”:挫敗。

      4、《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杰作,想象瑰麗、奇特,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

      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移情”技法的運用,后六節最為明顯。也就是說在這里實現了“我”與“物”的同化,作者對那些美好事物“蘭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陸離之佩”繽紛的“繁飾”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觀的欣賞上而是把自己的愛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內心就活動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過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們就可以體會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說此時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經變成了那一個個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三、小結:忠怨之情是長詩《離騷》的一條主線,而從全詩結構上看,則可以分為兩大層次,即從開篇到“豈余心之可懲”,可以視為詩篇的前半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寫詩人矢志報國,高潔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現了抒情主人公與楚國黑暗現實的沖突;從女媭的責難至篇末,則主要寫詩人遭到迫害以后,繼續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動起來的內心沖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擇。從藝術手法來說,前半部分雖然也有藝術夸張,并運用了許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詩人現實生活的經歷,是實寫;而后半部分,則主要把熾烈的感情化為超現實的想像,表現了詩人的心路歷程,表現了一個苦悶的靈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虛寫。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1.充分體會積極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

      2學習比喻、對偶等手法的運用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

      3 、品讀屈原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它既植根于現實,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不愧為我國最早的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典范。課文比較集中地表現屈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懷。主要表現在:追求、謳歌理想,九死未悔,直抒胸臆;發揮想象,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及對偶,把抽象的意識品性、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離騷》是因“憂愁幽思”(司馬遷語)而作。故以抒情為主,但也不乏生動的敘事,展示了一種“心事浩茫連廣宇”的境界,即使單就課文所節選的章節而言,它的意境也是極其開闊而明朗的。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討論題1: 《離騷》雖以抒情為主,也不乏生動的比喻及對偶,從文中找出一二處并談談這些詩句對營造意境的作用。

      應該說,本文所用比喻及對偶較多。

      如:“既替余以蕙鑲兮,又申之以攬茝”,運用了對偶及比喻,通過這組對偶句描述了政敵對他的誹滂、誣陷,不僅揭示了政敵的卑劣,也表現了自己的堅貞;任憑他們“既替”“又申”;作者還將自己的品德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物化為可見的“蕙、茝”這樣香氣四溢的植物,讓讀者了解他的美德,使詩人的形象生動具體,營造了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

      又如“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這些比喻及對偶的詩句,意境多么明凈、馨香,跟現實的黑暗、污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它使我們看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追求。正是這樣的喜愛和追求,使他終生保持了“泥而不滓”的品質,世世代代為人民所景仰。

      本題答案不拘一格,言之成理即可。

      討論題2,有人認為直接抒情的詩句,只有“意”而無“境”,你是怎么認為的?請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應該說這種認為是不夠正確的,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為此態也”等,這些詩句決非有“意”無“境”,因為詩人的情意是在楚國當時的特殊背景下產生出來的,透過它們可以返照出楚國朝政昏暗、群小盤踞要津和人民生活艱難的情狀,同時詩人保持高尚節操,獻身理想的崇高形象凸現紙面,栩栩如生。意境深邃,撼人心魄。

      布置作業

      《離騷》是“楚辭”的代表,讀了課文你能否概括“楚辭”的體裁特點?它與《詩經》在表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討論題3、詩中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命運?

      美政理想(至善至美)與黑暗現實矛盾,獨特個性(純潔無暇的貴族血統與心性,正直,忠正)與社會、歷史沖突(站在整個社會的對立面),在失敗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隱忍,不能迂回,不能無悶。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責,他抗爭,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擊與蔑視,是別人對他的徹底的失望。他一點出不含蓄,一點出不躲閃,一點也不講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由此遭到邪惡的全面攻擊,他與邪惡沒有絲毫的相容余地。他是代表獨特個體而與社會宣戰的最偉大最慘絕人寰的戰士,他的悲劇命運是不可避免的。

      討論題4、詩中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品格?

      明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潔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三、悟理:

      主題性研究課題:文學即人學。學完本文后,你認為在商品經濟的今天,學習屈原的為人處世是智還是愚?

      (參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一個不斷求索的詩人,一個不斷追尋的詩人,一個時時掩面痛哭的詩人,一個對人間邪惡不斷詛咒的詩人,一個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常常吟江畔長歌當哭以淚作詩的詩人。為什么他的詩能夠穿時間的長空走進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地打著我們?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頌揚?為什么他能為成為我們中華文化一個符號,一座不論隔著多么遠的時代依然能讓我們看到的熠熠生輝的精神豐碑?

      四、小結 總結

      《離騷》是一首偉大的抒情長詩,它有著豐富的內容、浪漫的想象、強烈的感情、自成一 格的寫作手法,在思想和藝術上具有相當打的美麗,令無數文人學者傾倒。同時,它讓我們了解了屈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離騷原文賞析: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B183]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圣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7546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啊啊啊好深视频|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视频|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卡一卡2卡三卡4卡在线|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3751色视频| 成人在线第一页| 亚洲ts人妖网站|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免费观看| 日本动漫黄观看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蜜柚视频网在线观看免费版|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啊灬用力啊灬啊灬快灬深|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娇bbb搡bbb擦bbb| 久久激情综合网|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h| 男女拍拍拍免费视频网站|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漂亮女教师被浣肠| 四虎4hutv永久在线影院| 狠狠色综合色区| 图片区网友自拍另类图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晚上看b站直播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