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帶薪休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
帶薪年休假作為《勞動法》上規定的法定假期,是每個職工都擁有的,那休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法定帶薪休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法定帶薪休假的天數計算
1、累計算
根據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帶薪年休假。其中,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進一步明確, 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比如北京李先生在甲單位工作了8年,跳到乙單位工作了3年,那么他的累計工作時間就是11年,他在乙單位的年休假天數,就按11年計算。”
2、打折算
(1)對于剛跳槽到新單位的勞動者第一年的年休假天數,《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勞動者新進用人單位,且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當年的年休假的天數,按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后確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這一規定,在保障了勞動者權益的前提下,也兼顧了用人單位的利益。這里的日歷天數,從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計算。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先生在甲單位干滿了8年,是今年8月1日跳到乙單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單位剩余的“日歷天數”為153天。按累計工作時間算,工作已滿10年,年休假天數應為10天。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數應為153÷365×10天=4.2天。由于0.2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數是4天。從在新單位工作的第二年起,李先生在乙單位的休假天數就按第一種累計算了。
(2)單位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了,但是當年的年休假還沒享受到,年休假怎么算?
對此,《辦法》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單位當年已安排年休假的,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扣回。
這里確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法定帶薪休假申請書范文
單位領導:
根據《職工帶薪休假條例》規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滿___年不滿___年,年休假___天的條件,申請從__月__日至__月__日休假 ____天,請予批準。
申請人簽字:
年 月 日
單位領導審查意見:
審查領導簽字:
年 月 日
法定帶薪休假的工齡規定
原則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然而,是不是只要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就享有帶薪年休假呢?就這一問題,應當明確兩點:首先,對于勞務派遣職工,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應當協商安排被派遣職工年休假,而被派遣職工無工作期間可充抵年休假;對于非全日制職工,到目前為止并不享受帶薪年休假待遇。
由于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資格和相應待遇標準都與職工的工齡掛鉤,所以,明確工齡的計算方法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享受帶薪年休假的資格: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
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即有資格享受帶薪年休假。
(二)帶薪年休假待遇標準: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
帶薪年休假的待遇標準按照員工的累積工作時間進行劃分。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此外,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約定的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年休假天數、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于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約定或者規定執行。
法律作出的只是底線性規定,并不排除當事人雙方高于該標準的意思自治。由此可見,案例三中的黃某可以根據合同約定主張享受帶薪年休假15天。
猜你喜歡:
3.帶薪年休假多少天
法定帶薪休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





上一篇:法定帶薪年休假未休的賠償標準
下一篇:法定帶薪休假的規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