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節日休假時間是怎么安排
4月份有什么休假的節日呢?具體的時間是怎么安排的?我國的節假日除了每周固定的雙休日這外,還包括了全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4月節日休假時間是怎么安排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4月節日休假時間的安排
2018年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四。
2018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節)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4月節日休假高速免不免費
清明節是四大高速免費的法定節假日(春節、清明、勞動節和國慶)之一,2018年清明節高速免費。
2018年清明節假期高速免費時間為2018年4月5日0點——2018年4月7日24點。具體免費時段請以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發布的最終方案為準。
免費時間以出口為準
免費時間怎么算:按照《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免收通行費的時間以車輛駛離高速公路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普通公路則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換言之,收費期間上高速公路,免費期間下高速公路,不會被收費。反過來,免費期間上高速,收費期間下高速,就要收費。
免費時段前不要違停等待
交警部門預計在免費時段之前,已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符合免費通行條件的客車,會有相當一部分停進服務區或收費站出口,以等待免費時刻之后再出站,這勢必造成服務區或收費站出口車滿為患,極有可能蔓延至高速公路主線,形成堵點,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4月清明節的節日由來
清明節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又稱為踏青節、祭祖節等等,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在我國民間,清明節與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農歷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一起,并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唐朝之后,寒食節逐漸式微,于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并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如今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獻上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而除了掃墓祭祖之外,因為清明時節正是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乃因利乘便,往往在掃墓之余,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
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游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蕩秋千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等。
猜你喜歡:
4月節日休假時間是怎么安排





上一篇:41年工齡的年休假有多少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