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危害有哪些怎么預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雖然兒童才是麻疹的高發人群,但是成人也會患病的哦。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麻疹的危害和預防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麻疹的危害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之一。麻疹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可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傳播,人群普遍易感。我國過去民間一直有“孩子出過疹和痘,才算解了閻王扣”的俗語,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
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最多,6個月至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成人也可發病。6個月以下的小兒從母體獲得免疫力可暫不受傳染,但如果母傳抗體消失過早,嬰兒也可發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發病者極少。
麻疹病毒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播,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者是交談時,口腔、鼻腔或喉部的唾液或黏液會感染其他人,也可以通過間接接觸的方式傳播。
感染麻疹之后,有將近兩周的潛伏期,會出現發熱,體溫達39~40℃,并伴有流涕、噴嚏、咳嗽、流淚、畏光,眼結膜炎等癥狀。發熱三四天后會出現紅色斑丘狀皮疹,從耳后、頭面部,向全身擴散。皮疹出齊后,依出疹順序逐漸隱退,色變暗,有色素沉著及糠皮樣脫屑,持續5-6天后逐漸消退。疹退同時體溫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麻疹的危害有哪些?麻疹的整個病程大約十天,對人體產生嚴重危害的,主要是麻疹后產生的并發癥。麻疹常見的并發癥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腦炎,其中以肺炎常見。并發癥是引起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兒童健康。
據悉,麻疹是全球死亡病例較多的疾病之一,目前全球麻疹死亡人數已從2000年的75萬人年下降到2007年的19.7萬人年,死亡人數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歸功于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其他項目組織。
麻疹的預防方法
(一)管理傳染源:隔離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發癥者延長至10天。接觸者檢疫3周,曾接受被動免疫者檢疫4周。
(二) 切斷傳播途徑:病房通風,易感者流行期盡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
(三)增強人群免疫力
1、主動免疫:我國計劃免疫定于8月齡初種,7歲時復種。應急接種時,最好在麻疹流行季節前1個月。接種12日后產生抗體。
2、被動免疫:年幼、體弱患病的易感兒接觸麻疹后,可采用被動免疫。接觸病人后5日內注射可有保護作用。6日后注射后可減輕癥狀。有效期3~8周。常用的制劑是丙種球蛋白。
麻疹的護理方法
隔離觀察:應密切觀察①體溫、脈搏、呼吸及神志狀態;②皮疹的變化,入出疹過程不順利,提示有可能發生并發癥,需報告醫師及時處理;③觀察有無脫水;④并發癥表現:入出現體溫過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呼吸困難、咳嗽、發紺、躁動不安等,均提示可能出并發癥。
休息:絕對臥床休息病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通風,室溫不可過高,以18~20oC為宜,相對濕度50~60%。室內光線不宜光強,可遮以有色窗簾,以防強光對病人眼睛的刺激。
飲食:應給以營養豐富、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逝、半流食,并注意補充水分,可給予果汁、先蘆根水等,少量、多次喂食,攝入過少者給予靜脈輸液,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期應逐漸增加食量。
發熱的護理:應注意麻疹的特點,在前驅期尤其是出疹期,入體溫不超過39oC可不予處理,因體溫太低影響發疹。入體溫過高,可用微溫濕毛巾敷于前額或用溫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或可服用小劑量退熱劑,是體溫略降為宜。
猜你感興趣:
麻疹的危害有哪些怎么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