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了投檔線卻沒有被錄取是怎么回事
很多考生以為自己的高考分數過了投檔線就萬事大吉了,但是現實中很多考生會發現自己的分數是超過了投檔線的,但是最后卻沒有被錄取,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過了投檔線卻沒有被錄取是怎么回事,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高考相關內容推薦↓↓↓
高考過了投檔線卻沒有被錄取是怎么回事
在這里,需要和廣大高考生和家長說的是,調檔線不等同于實際錄取的分數線。在高考錄取的時候,各高校對所投的考生檔案進行審錄,完成錄取后,所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才是該校在的實錄線。
高考生沒有被錄取一般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考生身體條件受限,2、不符合學校相關要求,3、不服從專業調劑
過了投檔線一定會被錄取嗎
上了投檔線就一定會被錄取么?答案是否定的。
一、錄取擇優
以本科提前批為例,按照我省規定,該批次按學校確定的投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在川招生計劃的120%以內)從高分到低分向學校投檔(其中,軍隊院校按照院校招生計劃數110%投檔)。只要投檔比例超過100%,必然就存在擇優空間。
二、體檢受限要退檔
還是以提前批的軍隊院校為例,今年是軍校招生新版體檢標準實行的第一年。大家一定要仔細了解標準的具體內容,特別是要讀懂新標準中10多項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并對照《標準》,根據自身條件填報專業。例如:對于身高185CM以上的男性考生,不可以報考裝甲、水面艦艇、潛艇、潛水專業;嗅覺遲鈍的考生,不可以報考防化、醫療、油料專業。
三、投檔線不等于實錄線
要提醒大家,除了投檔線外,考生和家長還應了解實錄線的概念。院校對省錄取場所投的考生檔案進行審錄、全面擇優并完成錄取后,所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就是該校的院校實錄線。
例如前述提前批A院校,按照《招生章程》中公布的相關規則,在投檔考生中擇優錄取的100人中,分數最低的考生投檔分數為591分,那么591分就是A院校今年在我省的院校實錄線。如僅上了該校投檔線590分的考生,自然未能錄取。
投檔線和錄取分數線有什么區別
錄取線一般會高于或等于投檔線。但是考生被投檔到某所高校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能被錄取——即錄取線有可能高于投檔線。
如提前批次的順序志愿模式,投檔比例高達120%,即使所有考生都服從調劑但仍然會有考生被退檔,此時被退檔的多數是低分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而被錄取的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績即可該校的實際錄取線。
平行志愿的批次,由于投檔比例通常控制在105%以下,且服從調劑的考生基本都能被錄取(須排除單科成績、身體受限等因素),如果人人都能被錄取,則投檔線與錄取線相同;如果有考生被退檔,則被錄取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績為錄取線。
高考過了投檔線卻沒有被錄取是怎么回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