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9篇(3)
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9篇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篇6】
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備受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醫院順利完工并交付使用。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科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火神山醫院是首個接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詮釋“中國速度”的一座醫院。它的投入使用,將拯救更多人的寶貴生命,有利于盡快遏制疫情,增強我們戰勝疫魔的信心。
火神山醫院“火”在熱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萬千群眾的心。幾百臺大型機械、數千名工人同時作業,施工畫面吸引4000多萬中外網民在線觀看……這場慢直播熱度空前,廣大網友變身“網絡包工頭”“云監工”,密切關注醫院建設過程。他們積極參與,熱切互動,為武漢加油,為同胞打氣,表達著對建設者的致敬和對武漢人民的支持。“武漢加油,中國必勝!”這熱度的背后,是全國人民對火神山醫院施工建設的關注、對武漢同胞的掛念,傳遞的是“無論身處何方,都肩并肩共同抗疫”的勇氣和信心。
火神山醫院“神”在速度。不到10天時間建成醫院,時間緊、任務重、挑戰重重,這是一場與時間競速、與疫魔賽跑的較量,也是一場不容閃失、必須打贏的硬仗。快點,再快點!日夜轟鳴,緊鑼密鼓,不眠不休,在這場與疫魔競速的較量中,每一道工序的時間安排都精確到以小時來計算,每一名建設者都在工地夜以繼日地揮汗如雨。他們的目標、信念只有一個:早日完工,戰勝疫情!1月23日開始建設,24日已有上百臺挖掘機抵達現場;25日正式開工,26日第一間樣板房建成;27日,場地整平、碎石黃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28日,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2月1日,全面展開醫療配套設備安裝,2日交付完工。10天10夜爭分奪秒,火神山醫院在日夜轟鳴的機械聲中拔地而起。這速度的背后,是中國建造技術的創新,是更豐富的抗“疫”經驗,是同舟共濟、堅不可摧的中國力量。
火神山醫院“貴”在溫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火神山的“神速”建成依靠的不僅是樸實善良的勞動者和建設者,還有來自全國的馳援建設和愛心洪流。來自全國各地的4000多車輛在工地上忙進忙出、3000多名建設者從五湖四海匯聚在武漢知音湖畔、社會各界紛紛捐贈建材產品、辦公椅、救護車等物資……全力以赴、全力推進、全力支持,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說著不同方言,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沖刺。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背后,是億萬人的并肩作戰,是眾志成城的英雄中國,傳遞出不懼風吹浪打、緊密團結互助的中國溫度。
火神山醫院創造了中國速度的又一次奇跡,彰顯了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也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希望。我們相信,冰雪終會消融,疫魔總會散去。我們期待,春暖花開之日盡快到來。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篇7】
在寒假初期,從武漢市未知肺炎病毒案例報道,到春運后各地區出現相似病例,再到鐘南山院士與醫護人員們以“最完美的逆行”開始了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事情發生之快,范圍之廣,幾天內多省市相繼發現疑似病例與確診病例,并開啟疫情防控一級響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每天跟進新聞實時動態,了解疫情實況是我們應該學習了解的。
首先,我要為鐘南山院士以及其團隊在得知武漢疫情后第一時間趕往武漢并開展防疫工作點贊。在疫情爆發后第一時間了解、排查與研究,是對工作的負責;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義不容辭地奔赴前線,是對人民的負責;在國家危難之時,兩度主動請纓,與病魔抗爭,是對國家的負責。作為“非典戰神”的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現了一位醫療工作者那面對疾病,哪怕自己也會受到感染時的從容與決心。其次我還要為全國醫療衛生崗位的工作人員們點贊,他們在特殊時期堅守工作崗位,不禁讓我們感到汩汩暖流涌入心間。這個冬天有你們,我們就什么也不怕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黨中央對于此次疫情也第一時間成立防疫工作小組,使得此次防疫攻堅戰能夠打得好,打得漂亮。從上級到基層,從國家到人民,面對這場“戰爭”我們全部嚴陣以待。朋友圈中也經常會出現“不出門,不串門就是為防疫工作貢獻一份力”的帖子也讓我看到了人民群眾對于國家工作,疫控工作的積極配合與全面響應。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在假期期間雖幫不上抗疫前線什么忙,
但我認為管好自己就是幫了最大的忙。利用這段時間學習專業知識于黨政思想內容也是我這幾天一直在做的事情。沒了春節的熱鬧場面,多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對于自我的約束與革新來源于學習與頭腦的武裝。
向前輩學習,向中國共產黨與全國醫療工作者致敬!
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