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的由來是什么
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是在大寒節氣最冷。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大寒節氣的由來,供大家閱讀參考。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
羊肉蘿卜粥
原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蘿卜1個,蔥白、精鹽各少許。
制法:
1、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蘿卜洗凈,切成兩大塊。
2、將羊肉和蘿卜入鍋,加清水同燉,除去膻味,待羊肉將熟時,取出蘿卜不要。
3、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羊肉鍋里,加進蔥白煮成稀粥。加鹽調味。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助元陽、補精血、益虛勞之功效。
韭菜粥
原料:韭菜30—60克,粳米100克,精鹽少許。
制法:
1、取新鮮韭菜,去雜洗凈,切細待用。
2、粳米淘洗干凈,入鍋,加適量清水煮粥。
3、待粥沸時,加入韭菜和鹽,同煮成稀粥。早、晚餐溫熱服用。
功效:此粥具有溫補腎陽,固精止遺、健脾暖胃、行氣散血之功效。適用于腎陽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陽痿遺精、慢性腹瀉、腹中冷痛、小便頻數、婦女白帶多、月經痛等癥。
注意:
1、韭菜煮熟、宜新鮮為佳,現煮現吃,隔夜粥不要吃。
2、陰虛內熱,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龍眼紅糖粥
原料:龍眼肉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法:
1、將龍眼肉用溫水浸泡片刻。
2、粳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置旺火上煮至沸,加入龍眼肉、紅糖,文火微沸至米爛、湯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此粥具有大補氣血、開胃益脾、養氣安神、補虛療損之功效。適用于心脾虛損、頭昏失眠、貧血健忘、心慌氣短、神經衰弱等癥,為人們冬令進補佳品。
注意:痰濕中滿及外感高熱者,不宜食用。
肉桂紅糖粥
原料:肉桂2—3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
制法:
1、將肉桂洗凈,入鍋加水煎汁,去渣待用。
2、將粳米淘洗干凈,加適量水煮粥。
3、待粥煮沸后,調入肉桂汁和紅糖,同煮為稀粥。分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補元陽、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脈之功效。適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四肢發涼,脾陽不振,尿頻、遺尿,食少泄瀉等癥。
注意:此粥屬大辛大熱之粥,故凡陰虛火旺和陽證出血者禁用,孕婦忌用。
1、呼吸道疾病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大寒時節,預示著一年當中最冷時期的到來。華北地區的長期干燥寒冷,缺乏降雪,導致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發。中醫專家提醒,大寒時節左右,謹防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干冷天氣下易發呼吸道疾病,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保持飲食清淡。
2、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說起來該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療不及時,就容易誘發多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據報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達36%。故在寒冬季節,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耐寒鍛煉,調理好飲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臉,熱水洗腳,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力,防止感冒發生。
3、胃病
隆冬季節,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機體抗病力及適應性也隨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舊病復發,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并發癥。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飲食宜選溫軟、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 ,戒除煙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胃腸血液循環,減少胃病發病機會。
4、瘙癢
老年人皮膚退行性萎縮,皮脂腺機能減退,遇寒冷干燥氣候極易產生皮膚瘙癢,該癥往往夜間加重,常使人難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節應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選用養血益氣、潤膚止癢的中藥治療,如黑芝麻、六味地黃丸及枸杞地黃丸等。
5、中風
據資料報道,約70%中風患者多在冬季發病,故被專家稱為“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為什么冬季好發生中風呢?這是因為冬季氣溫低,人體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生。中風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節要切實做好中風的預防工作。防中風首先要做好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原發病的治療,其次是注意及時發現先兆癥狀,如突發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遇此癥狀應速送醫院診療。
6、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這是因為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縮,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節要加強戶外體育鍛煉,重視防寒保暖,室溫最好控制在15 ℃~18℃,以防寒邪侵襲,誘發新病。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藥物。
大寒節氣的由來是什么相關文章:
★ 大寒節氣的來歷
★ 大寒節氣的由來
★ 大寒的由來及習俗
上一篇:大寒習俗尾牙宴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