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腐牛津年度詞匯釋義
2024年腦腐牛津年度詞匯大家是什么意思嗎?腦腐牛津詞匯大家使用過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腦腐牛津年度詞匯釋義(一覽),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年腦腐牛津年度詞匯釋義(一覽)
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發布的消息,這次年度詞匯的評選經過37000人的投票。牛津語言團隊的專家首先挑選出了6個詞匯,反映了過去一年塑造社會情緒和對話的關鍵詞。經過兩周的公眾投票和廣泛討論,專家團隊結合公眾意見、投票結果和語言數據,最終將“腦腐”評為2024年的年度詞匯。
“腦腐”被定義為“指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狀態可能出現的惡化,尤其被認為是由于過度接觸被視為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內容(如今多指網絡內容)引起的。此外,這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可能導致這種惡化的內容本身。”語言專家發現,“腦腐”在今年因描述過度消費低質量社交媒體內容的影響而獲得了新關注,使用頻率在2023年至2024年間增長了230%。
“腦腐”這一詞匯最早可追溯到1854年,在亨利·梭羅的著作《瓦爾登湖》中首次出現。當時,梭羅記錄了自己在自然環境中過簡樸生活的經歷,并在結論中批評社會傾向于貶低復雜或多義的想法,而偏好簡單的內容,認為這表明了人類精神與智力努力的普遍衰退。他寫道:“當英國致力于治愈馬鈴薯病時,難道沒人試圖治愈更廣泛且更致命的‘腦腐’嗎?”
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過去的12個月里,“腦腐”獲得了全新的意義。“腦腐”既描述了現象的起因,也描述了其后果:一方面指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上的低質量內容,另一方面也指消費這些內容可能對個人或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
腦腐牛津詞匯信息之困
手機App應該為你的生活目標服務。比如微信、支付寶用來生活社交,得到App用來提升自我,游戲App用來獲得快樂。確定目標之后,你可以給自己的App來一次斷舍離,用“投入產出比”來決定他們的去留,比如那些浪費了你很多時間,但其實用處不大的App,以及那些不光費時間,還打擾你生活App,就可以丟掉。
腦腐牛津詞匯關系建立
在關系建立方面,在網絡上建立關系的成本很低,你可以輕易和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建立聯系,陌生人之間的交流也可以不考慮太多因素,怎么開心怎么來——如果你在網絡社交中過于放松、輕率,在現實社交中,你可能難以把握建立關系時的度,也會忽視一些與陌生人建立聯系時必備的社交禮儀。
腦腐牛津詞匯自我表露
在自我表露方面,你在網絡社交時可以只選擇采用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觀點,也可以采取語音和視頻,但是在線下社交,你的一切動作、表情、聲音狀態都在對方面前暴露無遺,線下的自我表露會比在網絡社交上深,而且無意識流露出來的信息更豐富。長期使用網絡社交的年輕人對于使用非語言層面的信息來表露自己這方面缺乏練習,能力降低。
腦腐牛津詞匯信息安全問題
隨著網絡普及,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愈加嚴重。頻繁發生的信息泄露事件以及網絡黑客攻擊使用戶賬號、密碼及銀行卡信息面臨風險。這不僅危害個人財產,也可能對企業造成商業機密泄露等負面影響。此外,各種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例如虛假購物網站和網絡釣魚,讓許多人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