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為什么被禁原因
2022年10月28日起正式施行。電子煙被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即全市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及部分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禁止吸煙(包括電子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子煙為什么被禁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子煙為什么被禁原因
因為關于電子煙的國標還沒有正式上線,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體健康,所以國家關停了網上銷售電子煙的渠道。
國內電子煙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電子煙企業,為提高產品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煙口味和煙油顏色,對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現階段我國針對電子煙的監管重點在于保護未成年人。
廣大青少年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知曉、購買、接觸到電子煙,而且電子煙在互聯網上的廣告,宣傳的都是時尚、年輕等概念,對青少年的危害比較大。因此國家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全面落實通告的要求,下架網上的電子煙產品,關閉電子煙銷售網站和客戶端,撤回互聯網的電子煙廣告,有效地維護未成年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電子煙為什么被禁原因大解析
第一、會損害人體免疫
相關研究對電子煙和普通香煙使用人群身體當中的免疫細胞做了簡單的對比,在對比當中發現電子煙里面有三百五十多個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而一般的香煙則只有五十多種,這樣一來,使用電子煙戒煙針對人體免疫的危害反而比普通的香煙高很多倍。
第二、導致心血管病癥
在電子煙里面所使用的煙液是一種溶膠,這種溶膠會讓人的血小板增加,也會讓血管出現微血栓情況,所以,使用電子煙會讓心血管病癥和心臟病出現的幾率更大,甚至比傳統的煙還要大一些。
第三、導致癌癥
在電子煙的氣溶膠里面有會導致癌癥問題出現的很多有害的醛類物質,其中包含有甲醛、乙醛等等多種,而這些醛類物質所引發的癌癥包含有肺癌之類的非常恐怖的癌癥。
第四、導致肺病
它所導致的肺病并不是比較常見的肺病,而是一些可能會導致患者性命受到威脅的病癥,比方說比賽向的支氣管炎之類的,這種病癥是一種比較少見而且會致命的病癥,當然,它也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病癥,一旦患上以后會讓人的肺因此慢慢衰竭。
電子煙被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
電子煙問世以來,迅速在全球流行。數據顯示,各國電子煙使用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尤其青少年人群的電子煙使用率增長更為明顯。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受到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使用電子煙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
電子煙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具有很強的成癮性,并可對胎兒和兒童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造成長期不良后果,導致學習障礙和焦慮癥。電子煙煙液中可檢出甲醛、乙醛、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物、煙草特有亞硝胺等有害物質。電子煙釋放物(即二手氣溶膠)是一種新的空氣污染源,同樣可檢出甲醛、乙醛、金屬、尼古丁、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并具有細胞毒性。
去年11月,國務院明確電子煙屬于“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我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有關卷煙的規定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控制電子煙釋放物對公共場所衛生的影響,保障公眾健康,消除和減少電子煙的危害,本市決定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
《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生效后,大陸地區首部省級人大頒布的控煙地方法規。2017年3月1日《條例》修訂后生效實施,實現室內全面禁煙,世界衛生組織授予上海市人民政府“世界無煙日獎”。如今,《條例》再次修訂,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為進一步打造社會共治的無煙城市完善法律支撐保障。
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介紹,今年是《條例》實施12周年,公共場所控煙狀況不斷改善,法定禁煙場所違規吸煙發生率進一步降低至12.1%;市民對《條例》的知曉率為88.1%,對室內全面禁煙的支持率達98.7%;本市成人吸煙率已實現“七連降”,并連續11年呈下降趨勢至19.4%,自2010年上海控煙立法以來已下降了7.5個百分點,提前達到“健康中國2030”目標任務。未來,本市將繼續完善控煙宣傳與監督執法“六個一”特色管理模式,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保護公眾健康,打造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