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消費稅開征詳情是什么
電子煙消費稅開征啦!快來看看電子煙消費稅具體稅率,電子煙消費稅開征詳情是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子煙消費稅開征詳情是什么,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電子煙消費稅開征詳情是什么?
自2021年11月,電子煙被正式納入煙草監管體系后,一年時間里,國家相繼出臺《電子煙管理辦法》《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國標),以規范電子煙的監督與管理。之后,對電子煙參照卷煙行業納入消費稅征管范圍的論證,也在業內引起多方關注。
本著完善消費稅制度,促進稅制公平統一的目的,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以下簡稱“33號公告”),對電子煙消費稅政策進行了明確,并規定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對市場而言,33號公告的對外發布,標志著電子煙計征消費稅塵埃落定。公告明確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適用從價定率方法確定適用稅率,對生產(進口)、批發環節的納稅人分別適用36%、11%的稅率。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33號公告的規定,納稅人從事生產、批發電子煙業務的,按生產、批發電子煙的銷售額作為計稅價格。其中,電子煙生產環節納稅人采用代銷方式銷售電子煙的,以經銷商(代理商)銷售給電子煙批發企業的銷售額(含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電子煙生產環節納稅人的計稅價格。
對于具體計算方案,假設某電子煙消費稅納稅人屬于2022年12月生產持有商標的電子煙產品并銷售給電子煙批發企業,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100萬元,那么該納稅人2023年1月應申報繳納電子煙消費稅為36萬元(100萬元×36%)。
同理,如果該納稅人委托經銷商(代理商)銷售同一電子煙產品,經銷商(代理商)銷售給電子煙批發企業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110萬元,則該納稅人2023年1月應申報繳納電子煙消費稅為39.6萬元(110萬元×36%)。
目前電子煙生產環節消費稅納稅人,主要是指取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并取得或經許可使用他人電子煙產品注冊商標(以下簡稱“持有商標”)的企業。
其中,通過代加工方式生產電子煙的,由持有商標的企業申報繳納消費稅。只從事代加工電子煙產品業務的企業不屬于電子煙消費稅納稅人。電子煙批發環節消費稅納稅人是指取得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并經營電子煙批發業務的企業。
隨著電子煙消費稅的實施,納稅人在核算銷售額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解釋,按照33號公告的規定,電子煙生產環節納稅人從事電子煙代加工業務的,應當分開核算持有商標電子煙的銷售額和代加工電子煙的銷售額;未分開核算的,一并繳納消費稅。
舉例來看,假如某電子煙生產企業持有電子煙商標A生產電子煙產品。2022年12月,該納稅人生產銷售A電子煙給電子煙批發企業,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100萬元。同時,當月該納稅人(不持有電子煙商標B)從事電子煙代加工業務,生產銷售B電子煙給B電子煙生產企業(持有電子煙商標B),不含增值稅銷售額為50萬元。
該納稅人分開核算A電子煙和B電子煙銷售額,則該納稅人2023年1月應申報繳納電子煙消費稅為36萬元(100萬元×36%)。
需要說明的是,B電子煙生產企業將B電子煙銷售給電子煙批發企業時,自行申報繳納消費稅。如果該納稅人沒有分開核算A電子煙和B電子煙銷售額,則該納稅人2023年1月應申報繳納電子煙消費稅為54萬元〔(100萬元+50萬元)×36%〕。
一位稅務人士對此解釋,從上述案例結果,分開核算納稅人需要繳納的消費稅金額要少一點,因此對納稅人來說,實踐中需要一一甄別。“如果從事電子煙生產、批發業務的納稅人不能準確掌握納稅信息,可以咨詢主管稅務機關,以了解消費稅稅種認定情況。”該稅務人士建議。
此外,考慮到電子煙為新增消費稅子目,按照33號公告規定,自2022年11月(稅款所屬期)起,從事電子煙生產、批發業務的納稅人,在申報繳納消費稅時,應按照調整后的《應稅消費品名稱、稅率和計量單位對照表》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消費稅與附加稅費申報表整合有關事項的公告》要求,填報《消費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
電子煙的危害
電子煙會讓身體會出現致癌以及損傷氣道黏膜。
電子煙是通過電子加熱液體尼古丁,從而使液體尼古丁揮發到身體里面出現吸煙的效果,但是尼古丁加熱之后還是會有一定的物質對身體產生危害的,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身體會出現致癌等風險,尤其是要是身體本身就有肺部相關的疾病的人,要是經常抽電子煙,會出現身體的肺功能下降的危險并且還有可能引發支氣管哮喘發作。
大家都是覺得電子煙比常規的香煙對人的肺部感染或者是致癌率好一些,但是這樣也并不意味著電子煙對人的身體是沒有危害的,要是青少年頻繁的使用電子煙,對氣道也是產生影響的,損傷氣道黏膜。
為了身體健康的成長,還是要少抽煙,不僅僅是少抽香煙,電子煙同樣也需要少抽,平時多鍛煉、注意休息。
公共場所對電子煙說“不”
已通過《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簡稱《條例》)修正案,并于2022年10月28日起正式施行。電子煙被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即全市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及部分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禁止吸煙(包括電子煙)。
電子煙問世以來,迅速在全球流行。一個原本設計用來戒煙的“替代品”,卻通過“健康”“炫酷”“無害”等概念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以它“偽善”的面目把無數年輕人拉近危險的漩渦。電子煙真的可以幫助戒煙嗎?電子煙產生的二手煙真的沒有危害?電子煙比傳統卷煙危害小?今天跟著小青果一起來扒一扒電子煙隱藏的那些坑。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盧進昌主任醫師介紹,電子煙的原理是通過電子加熱,將液態狀“煙油”蒸發,制成煙霧被吸入體內。電子煙一樣含有尼古丁,同樣會讓人上癮,而且煙液中香料的安全性也不得而知。研究數據表示,電子煙同樣存在二手煙危害,因為吸電子煙時人們吸入的還是尼古丁,呼出的二手煙的氣溶膠里還是有尼古丁的成分,而且還可以檢測出甲醛、乙醛和亞硝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甚至有的時候它的含量比傳統卷煙的二手煙還要高。
吸煙的危害不僅僅只會傷害到肺,許多研究證實,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內科羅溶副主任醫師介紹,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可以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血小板功能異常、血液流變異常等,導致血管收縮功能障礙、血小板聚集等引起動脈硬化、粥樣斑塊形成,最終導致冠心病。據統計,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較后者高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