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367.7萬輛,比上年增長152.5%,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希望大家喜歡!
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
1、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較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我國在該領域里的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不高,其中電控系統的缺失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制約尤為明顯。同時,一些關鍵的電池、電控系統、傳動模塊、變速器乃至空調等汽車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國產零件的水平難以滿足相應的要求。此外,動力耦合技術、電機驅動技術等方面也同樣落后于國際領先水平。
2、配套設施建設滯后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依托于產業內部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對于產業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伴隨其銷售量的擴大,社會性的基礎性配套設施建設亟待加強。截至2021年,我國充電樁增量為93.6萬臺,同比增長193%。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34萬臺,同比增長89.9%,月均增量約2.83萬臺;隨車配建充電樁增量達到59.7萬臺,同比暴漲323.9%。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5%。可見,2021年充電基礎設施數量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樁車增量比為1:3.7,充電基礎設施基本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另外,充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2021年充電總電量達111.5億kWh,同比增長58%。但仍要繼續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相關建設。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前景
新能源汽車是在傳統能源資源日益緊張、生態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得到世界汽車行業共同關注的嶄新行業。盡管各個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舊建設愿景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根本目標都在于發揮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減少環境資源所承受的實際壓力、同時推動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建設遠景明確為“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這也與我國在世界新一輪工業布局中所提出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目標相互契合。
從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未來發展來看,公交車電動化是一個總的趨勢,這也是利用公共交通、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舉措。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大量投放到公共交通領域,那么智能駕駛技術的推進也必將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哪個牌子好
1、比亞迪
比亞迪是中國的本土品牌,在國內有9大生產基地,總面積接近700萬平方米。在新能源領域當中,動力優勢是比較明顯的。其中以唐DM為例,發動機馬力達到586,百公里加速只需4.3秒。這樣的表現,基本可以和30萬級別的超跑媲美了。
不過,比亞迪的品牌影響力在新能源領域當中還是比較弱的。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品牌當中的定位比較低端,大部分車型在十幾二十萬左右,主要受眾也是中下階級。
2、特斯拉
特斯拉是美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其品牌的知名度就不言而喻了。在該領域當中,還沒有幾家電動汽車的品牌知名度能做到像特斯拉這種程度的。其次特斯拉的bms技術是比較出眾的,這主要表現在續航和電池的使用壽命上。
特斯拉物理按鍵的取消,通過中控虛擬按鍵去操控的設計,雖然賦予車主滿滿的科技感,但這樣一來也受到不少車友的詬病。比較明顯的就是降低了行車的安全性,比方說在駕駛的過程中,需要調整某樣東西的時候,車主就不得不在車機屏幕中戳來戳去。
3、小鵬
小鵬同樣是國產的電動汽車品牌,和其他汽車品牌相比,小鵬就顯得有些許年輕了。目前,小鵬汽車主要在肇慶和鄭州生產,但研發地卻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以及美國硅谷、圣地亞哥等城市。其中續航達到707公里的P7車型,是小鵬目前比較主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