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于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政策一覽
2022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政策你了解多少?長期以來,個人養老金面臨的一大難題是稅收優惠不夠。那么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22關于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政策一覽,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政策
9月27日,國常會會議內容提到,“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有人發出疑問:領養老金還要交稅嗎?事實上,領取基本養老金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此次國常會上送出的政策禮包,針對的是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
為何要參加個人養老金
為什么要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宣傳提綱提出,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我國努力構建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從整體上看,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截至2021年底,參加人數達到10.3億人,積累基金6萬多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截至2021年底,參加企業(職業)年金的職工7200多萬人,積累基金近4.5萬億元,補充養老作用初步顯現。
第三支柱為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此前沒有全國統一的制度性安排,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短板。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后能夠再多一份收入,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養老金怎么領取
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領取
宣傳提綱提出,領取個人養老金有多種方式。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等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并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
參加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一是領取條件與領取基本養老金掛鉤,可以切實保障實現補充養老功能。二是領取方式多樣化,方便個人選擇。三是將個人養老金待遇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有利于參加人三個支柱養老權益的整合和服務,并為調整完善養老保險政策提供支撐。
個人養老金結合實際分步實施、選擇部分城市試行1年后,再逐步推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個人養老金涉及部門多,需要通過選擇部分城市先行,檢驗具體操作流程并完善,再逐步推廣至全國。
個人養老金和社保區別
1、資金來源不同
目前我們交的社會養老金是我們個人和單位共同來交的,只是所分擔的比例不一樣。而個人養老金完全是由我們個人存的,并且,是自愿的,你想存多少都可以,只不過是每年不能超過12000元的上限。
2、資金去向不一樣
社保的資金一部分要進入統籌賬戶的,也就是我們說的“現收現付”,我們現在交的養老金進入統籌賬戶以后,還沒退休之前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而現在領取養老金的那部分退休人員,就領取了這些統籌賬戶里的錢。
但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錢,無論我們存多少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沒到退休年齡領不了,別人也用不了你賬戶里的錢,完全是我們自己的。就算我們人沒了,也可以由家屬完全繼承的。所以,你無論是換工作也好,到其它城市也好,因為不涉及到統籌賬戶,也就沒有遷移的麻煩。
3、強制性不同
社保是強制性的,每個人都需要交,單位和個人各出一部分,而個人養老金是自愿參與,它的繳費由全部個人承擔,每年繳納的上限為12000元。
個人養老金的好處是比較多的,它可以用于投資,有稅收優惠,而且個人養老金采取賬戶封閉管理,一般不允許提前支取,便于資金管理。